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风湿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风湿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评价
【摘要】:研究背景风湿病是一组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大多数风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不同种类的风湿病患者具有某些相同的症状,这一现象提示各种风湿病间可能存在相同的病理机制。已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风湿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风湿病,鉴定出了大量的风湿病相关基因,并且发现不同种类的风湿病存在相同的遗传因素。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风湿病共同遗传因素的研究较少,且多数研究纳入的风湿病种类少,因此还需要更多更系统的研究来探讨风湿病的共同遗传因素,从分子水平为风湿病的共同机制研究提供线索。研究目的1.从人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鉴定不同风湿病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相互作用及生物学功能;2.收集风湿病患者及未患有任何风湿病的对照样本,验证所鉴定的基因,并比较分析它们判别风湿病患者和非风湿病对照的能力;3.对于经验证的基因,进一步鉴定相关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材料与方法1.从PubMed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inibus,GEO)搜索获得风湿病相关基因表达数据集,搜索范围包括23种临床常见的风湿性疾病。2.公共数据库来源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采用R软件的MetaDE软件包进行各基因表达数据集的数据预处理和分析。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采用t检验,用BenjaminiHochberg FDR法进行多重检验校正。采用STRING 9.1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用AmiGo 2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3.重复验证样本:本研究共纳入27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及18例未诊断为任何风湿病的对照。RA患者来自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对照来自苏州大学医学部。每位志愿者捐献10ml外周血用于芯片实验。4.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收集RA患者及对照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及现病史,以及ra患者的c反应蛋白、关节肿胀和压痛数等疾病相关信息。由专业医务人员采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实验人员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pbmcs进行芯片实验。mrna、mirna和dna甲基化水平分别采用agilentlncrnamrnamicroarray、affymetrixmirna4.0和illumina450kdna甲基化芯片检测。5.应用spss21进行统计分析,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采用双侧t检验。用medcalc软件绘制roc曲线并比较分析各基因判别ra和对照的效能。采用tarbase数据库和targetscan软件获得调控基因表达的候选mirna,用pearson’s相关分析mirna与mrna表达水平的关联,以及mrna与dna甲基化水平的关联。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基因、mirna和dna甲基化的调控网络。研究结果1.从geo数据库筛选获得6个风湿病相关基因表达数据集,包括4种常见的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另外,本研究还纳入了27例处于病情活动期的ra患者及18例非风湿病对照,均为女性。ra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33±10.91岁,非风湿病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47.11±14.09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06,p=0.953)。2.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鉴定出八个基因(tnfsf10、cx3cr1、ly96、tlr5、txn、tia1、prkch、prf1),每个基因至少在所纳入的4种风湿病中的3种中有差异表达。3.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发现所鉴定的八个基因存在广泛的文本关联,有三对基因存在共表达关系:cx3cr1/pf1、tlr5/tnfsf10和tnfsf10/prkch。在整个关系网络中,基因cx3cr1、prf1、tlr5和tnfsf10作为网络的节点将八个基因联系在一起。4.对所鉴定的八个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主要富集于免疫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防御反应、机体对细菌和细菌相关物质的反应等。5.在新的人群中的验证结果显示,tnfsf10、txn、tlr5和tia1的表达量为ra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ly96、prkch、cx3cr1和prf1的表达量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应用roc曲线分析tnfsf10、txn、tlr5和tia1区分ra和对照的效能,其auc分别为0.882(95%ci:0.750-0.959)、0.835(95%ci:0.695-0.929)、0.817(95%CI:0.673-0.916)、0.689(95%CI:0.534-0.819),四个基因联合应用时AUC为0.909(95%CI:0.786-0.974)。AUC最大的基因为TNFSF10,它与TXN和TLR5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UC最小的基因TIA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基因联合应用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各个基因单独作用,但是只与基因TIA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于TNFSF10、TXN、TLR5和TIA1,本研究共鉴定出56对负相关的miRNA-靶基因,调控各基因的miRNA数量分别为7、2、17和31。其中,hsa-miR-4443和hsa-miR-142-5p均同时调控TIA1、TLR5和TNFSF10三个基因。Hsa-miR-3609调控TIA1、TXN和TLR5。Hsa-miR-342-3p和hsa-miR-3185均同时调控基因TIA1和TLR5。8.TLR5的表达水平与其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位点cg17938489的甲基化水平呈正相关。TNFSF10的表达水平与其Body区的cg01059398和TSS1500区的cg22572614的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结论1.不同类型的风湿病之间存在共同的遗传因素,本研究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和骨关节炎共鉴定出8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八个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相关的生物学过程。2.所鉴定的8个基因中有4个在RA患者PBMCs中得到验证,它们均有一定的区分RA患者和非风湿病对照的能力。其中TNFSF10在病例和对照中差异表达较显著,且判别病例和对照的能力较强。3.经验证的四个基因与相关的48个miRNA和3个甲基化位点可能在RA的发病中发挥作用。4.对于本研究鉴定的8个风湿病共同差异表达基因,还需要在更大样本量、更多种类的风湿病患者中进行验证,针对所验证的基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风湿病的共同机制,可以为风湿病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风湿病 共同遗传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93.2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引言13-16
- 材料与方法16-21
- 1 公共数据库来源的风湿病相关基因表达谱16-17
- 2 数据预处理及分析方法17
- 2.1 数据预处理17
- 2.2 鉴定不同风湿病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17
- 3 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17-18
- 4 基因功能富集分析18
- 5 RA患者及非风湿病对照样本的收集18-19
- 6 mRNA、miRNA和DNA甲基化芯片实验19
- 7 在RA病例及非风湿病对照中验证所鉴定的基因19
- 8 鉴定调控基因表达的miRNA19-20
- 9 鉴定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甲基化位点20-21
- 结果21-33
- 一、风湿病相关基因表达数据集21
- 二、风湿病共同差异表达基因鉴定结果21-22
- 三、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结果22-23
- 四、功能富集分析结果23-25
- 五、纳入研究的RA患者和非风湿病对照的一般情况及基因验证结果25-28
- 六、比较分析基因判别RA患者和对照的效能28-29
- 八、调控基因表达的miRNA29-31
- 九、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甲基化位点31-33
- 讨论33-36
- 参考文献36-42
- 综述:四种常见风湿性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42-56
- 参考文献48-56
- 缩写词和中英文对照56-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8-59
- 附表 1 RA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活动度相关指标59-60
- 附表 2 TarBase来源的miRNA-靶基因相关分析结果60-62
- 附表 3 TargetScan预测结果及miRNA-mRNA相关分析结果62-74
- 附表 4 基因表达与DNA甲基化水平的相关分析结果74-76
- 致谢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小睿;;风湿病患者的饮食[J];长寿;2006年06期
2 王岚;;让风湿病患者安然走过春季[J];人人健康;2011年04期
3 杨本华;;风湿病患者应规范求医[J];中华养生保健;2012年03期
4 黄伟毅,董哲,沈鹰,毛婷丽,黄清春,孙维峰,许军;自测健康量表对住院风湿病患者健康的疗效评定[J];现代康复;2001年17期
5 米立新,王彦香,杨清云,杨联平;风湿病患者心理分析与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年07期
6 何伟珍;徐晓东;郭粉莲;;231例风湿病患者90项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11期
7 刘志刚;;风湿病患者文化程度对病情转归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8 赵香莲;;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5期
9 张加英;;健康教育在风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30期
10 孟莉;茹晋丽;贾海波;;聋哑风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艳;;风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魏淑芳;;风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王振刚;刘壮;王天;刘复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伴有糖尿病的风湿病患者中的应用[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詹钟平;杨岫岩;梁柳琴;连帆;;风湿病患者硫唑嘌呤代谢酶的活性分布及临床意义[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付爽;张幼莉;安桂华;杨群智;崔欣;;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风湿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康春来;;关注风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李娟;任洁;李静;夏冒李;杨少峰;吴婧;谢红伟;;30例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已治愈的风湿病患者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长期治疗及随访[A];第17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张红;马东来;高敏;;风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的测定及分析[A];第一届全国骨矿研究年会会议文集[C];2002年
9 刘刚;包慎;黄晓勤;;50例风湿病患者肺部损害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刘健;万磊;刘磊;冯云霞;程园园;黄传兵;汪元;;440例风湿病患者生活质量SF-36积分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A];全国第十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欣华;风湿患者应对症进食[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裘炯华;风湿病患者数据库待建[N];医药经济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谢宏;风湿病患者如何自我保健[N];大众科技报;2000年
4 南昌市第一医院风湿病科 主任医师 朱年瑞;风湿病患者怎样进行体育锻炼[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魏李培;风湿病患者生物制剂使用率低[N];健康报;2013年
6 南昌市第一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 朱年瑞;风湿病患者能服用补药吗[N];家庭医生报;2003年
7 南昌市第一医院风湿科 主任医师 朱年瑞;风湿病患者能否怀孕[N];家庭医生报;2003年
8 副主任医师 袁俊荣;治风湿先治嗓子[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9 记者 李雪梅;患风湿需少吃肉[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10 郑州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 杨科朋;风湿病患者如何“以动防残”[N];保健时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风湿病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评价[D];苏州大学;2016年
2 谢伟林;上海市风湿病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报告[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17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11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