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骨质疏松症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2-06 16:30

  本文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骨质疏松症 靶向药物 靶点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摘要】:本文将近三年骨质疏松症的靶向治疗药物及靶点的研究进行综述,按其作用机制分为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类、增强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受体活性类、调节蛋白质类靶点类等,并介绍新发现的靶点及研究进展。ALP是成骨细胞的一种外酶,它的表达活性是成骨细胞分化的一个明显特征,增强ALP活性能够增强成骨细胞的分化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研究发现,GPR30、GPR40和GPR120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受体在治疗骨质疏松中具有重要作用。调节蛋白质类靶点的蛋白酶K抑制剂在抑制破骨细胞的同时并未抑制新骨形成,甚至在某些骨皮质表面还促进了骨形成。除此之外,还有6种新发现的靶点,分别是大麻CB2受体和TRPV1受体、涎免凝集素(Siglec-15)、DMT1基因、内质网(ER)应激诱导的破骨细胞生成的信号通路以及类视黄醇X受体(RXR)。治疗骨质疏松靶向药物及靶点的研究进展令人瞩目,这将大大推进新靶向药物的研发。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骨伤修复与重建新技术实验室;
【分类号】:R580
【正文快照】: 引言“骨靶向”的概念最早是由Pierce于1986年首次明确提出的[1],靶向治疗借助药物的趋骨性使药物作用于病灶,减小药物对人体其他器官的副作用,具有稳定性强、直达病灶、低毒副作用等优势,因此,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靶向治疗药物和靶点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2,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庆义,张智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致骨质疏松一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06期

2 ;焦虑可导致骨质疏松[J];浙江中医杂志;2000年11期

3 施刚,王虹;骨质疏松症的钙疗法[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0年06期

4 武军华;史克-比彻姆公司放弃艾多昔芬对骨质疏松的治疗[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1期

5 吴洁,曹缵孙;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0年02期

6 韩祖斌;前言——深入开展骨质疏松症的防治[J];实用老年医学;2000年03期

7 杨涛;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11期

8 施法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其治疗[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9 张红喜,邓旭林,蔡德鸿;论防治骨质疏松的难点和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0年06期

10 连坡;骨质疏松的治疗:现状及展望[J];医学信息;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琴;;浅谈骨质疏松症营养防治的方法[A];中国营养学会第12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2 陈锦平;;骨质疏松症[A];慢性病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暨糖尿病教育论坛资料汇编[C];2008年

3 刘国辉;成德亮;杨述华;;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陈瑾瑜;彭永德;游利;;骨质疏松管理模式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晁爱军;;骨质疏松的经济和社会负担[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尹大庆;荣国威;吴海宁;赵新华;;骨质疏松门诊女性958例临床分析[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张莹;高治国;王雪萍;;大庆地区社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凌浩进;;中西结合对骨质疏松症诊治与预防的摘要[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喻恒锋;;骨质疏松症几种治疗手段搭配疗效比较[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10 安健华;郝敬;李向霞;;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与相关因素的探讨[A];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第十届全国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应述辉邋涂晓晨 记者 李艳梅;骨质疏松症正成为流行病[N];长江日报;2007年

2 中国骨质疏松基金会秘书长 赵燕玲;骨质疏松一分钟小测试[N];健康时报;2007年

3 主任医师 孙清廉;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4 赵靖;补钙+运动 有效预防骨质疏松[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5 李敏;简单运动治疗骨质疏松[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牛雨;小心!骨质疏松就在身边[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7 崔玉艳 佳学;乱吃补钙产品反而易得骨质疏松[N];江苏科技报;2008年

8 记者 张东风;专家呼吁:关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防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市一医院骨科 李军;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N];保定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颖;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专利”吗?[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忻忆;离子束分析技术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安奇君;抑制Evi1基因表达促进BMSCs成骨分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周锐;维生素D在成骨细胞骨分化中的分子机制及骨质疏松与动脉钙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孙晓迪;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去势联合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5 黄旭;间歇式高频率低载荷机械振动治疗骨质疏松的动物实验研究与短期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16年

6 李颖;骨质疏松症中骨骼肌线粒体的功能变化及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马宗民;各向异性骨再造理论模型及骨质疏松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朱东;骨质疏松的过程模拟及高频低载振动对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曦;骨质疏松症相关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洪秀梅;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林葳;成年猪椎体类骨质疏松性生物力学模型的快速建立[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王雪洁;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D];石河子大学;2015年

5 余光书;补肾健脾方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肌力与骨量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祁宇轩;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高宇;QCT测量骨质疏松症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姗姗;磷酸化南极磷虾肽增加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密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陈盈婷;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的持续性和依从性调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宋佳明;“治未病”理论指导骨质疏松健康教育[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59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259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