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血糖负荷与糖尿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膳食血糖负荷与糖尿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出处:《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广州社区中老年人群膳食血糖负荷(GL)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同时参与我院2011年和2013年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且资料完整的40~79岁广州社区居民,剔除2011年已诊断糖尿病的人群。2015年对研究对象进行重复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GL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截止2015年,随访对象共768人,新发糖尿病102人,累计发生率13.3%。研究对象根据GL四分位分组,各组糖尿病风险分别为1.00,0.96,1.83,2.11(95%CI,1.09~4.07),趋势检验P0.01。【结论】膳食GL可能是影响我国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发病的重要膳食因素,降低膳食GL对于预防我国中老年人糖尿病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etary glucose load (GLL) of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 in Guangzhou community.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involved in the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type 2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on 2011 and 2013. And 40 to 79 years old Guangzhou community residents with complete data. In 2015, repeated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ubj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 and diabetes mellitus was studied by using 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 and diabetes mellitus was studied. [results] the cutoff 2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 and diabetes. 015. A total of 768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102 patients were newly diagnosed with diabetes,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was 13.3%. According to GL quartile, the risk of diabetes was 1.000.96 卤1.83 respectively. The trend test was P0.01.Conclusion the dietary GL may be an important dietary factor affecting the onset of diabetes in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Reducing dietary GL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diabetes in middle aged and old people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800018)
【分类号】:R587.1
【正文快照】: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超过11.3%,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到23.5%[1]。既往有研究表明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膳食和/或低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GL)膳食有利于血糖控制[2-3]。本研究小组既往横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鹏飞;;正确认识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和食物血糖负荷[J];糖尿病新世界;2011年03期
2 王少莲,唐宽晓,陈丽,王德全,赵庆华;2型糖尿病患者糖负荷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检测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4期
3 陈亚军;王香生;;血糖负荷及其在健康和运动科学中的应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4 苏永;赵志刚;马书平;汪艳芳;袁慧娟;张会峰;王遂军;虎子颖;;中国成人糖负荷前后血清内肥素浓度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8期
5 朱筠,谢自敬;不同糖代谢状态的维吾尔族人糖负荷后丙二醛水平的变化[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年02期
6 Tsai C.-J.;Leitzmann M.F.;Willett W.C.;Giovannucci E.L. ;雷小英;;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血糖负荷与男性症状性胆结石的发生[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9期
7 孙建琴;沈秀华;宗敏;陈艳秋;冯颖;陈霞飞;;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在糖尿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J];营养学报;2006年01期
8 刘静;;高糖负荷和高升糖指数的膳食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年01期
9 郑俊;王渊;梁云兴;钟梅芳;杨洁;陈红;;急性糖负荷对正常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1期
10 黄李春;张坚;赵文华;;生糖负荷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孙建琴;沈秀华;李士捷;宗敏;陈艳秋;韩维嘉;魏期丰;陈霞飞;;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在糖尿病饮食管理中的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孙建琴;沈秀华;宗敏;陈艳秋;李士捷;韩维嘉;魏期丰;陈霞飞;;控制血糖负荷及总能量的新型食物交换系统及其对2型糖尿病防治作用实验研究[A];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帆;朱翠凤;戴雅丽;蓝薇;徐晓燕;苏宜香;郭松超;;复合抗氧化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负荷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孙建琴;沈秀华;宗敏;陈艳秋;李士捷;韩维嘉;魏期丰;冯颖;陈霞飞;;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在糖尿病饮食管理中的作用[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二十六期):膳食营养与糖尿病专题[C];2006年
5 徐军霞;陈玲;苏津自;林金秀;;二甲双胍对高血压病患者急性糖负荷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6 邹劲涛;胡世红;凌利民;陈良细;韦秀英;杜娟;谭福贵;王柳宁;余佩玲;钟萍;阳柳娣;;柳州市糖尿病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教授 蒋一方;认识血糖负荷[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刘超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 陈杰;控制饮食 别忽略血糖负荷[N];健康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军霞;大剂量维生素C及维生素E、二甲双胍对急性糖负荷后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2 王丹;2型糖尿病患者糖负荷后血脂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3 金敬红;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用于2型糖尿病饮食教育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王蕾蕾;葡萄糖负荷对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那格列奈的干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李淑均;冠心病患者糖负荷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变化及意义[D];中南大学;2009年
6 陈芳芳;亚细胞蛋白组学筛选高糖负荷人内皮细胞PKC-β_2信号级联效应子[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3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40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