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研究
本文选题:2型糖尿病 切入点:微血管并发症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25(OH)D水平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变化,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为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月-2013年8月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300例,选择健康体检者125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采集空腹血样本检测25(OH)D及常规检查,包括Cr、Ca、P、HbA1c、TC、TG、LDL-c和HDL-c,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比值(UACR),采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对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和神经电生理检测。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50.10±29.90nmol/L)较正常对照组下降(69.25±31.20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有74.7%的受试者存在血清25(OH)D缺乏,对照组有59.2%的受试者存在血清25(OH)D缺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TG、HDL-c、Cr、Ca和P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BMI、SBP、DBP、TC和LDL-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25(OH)D缺乏组和25(OH)D正常组,比较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病程、SBP、DBP、FBS、TC、TG、 HDL-c、LDL-c和C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5(OH)D缺乏组的糖尿病患者BMI和HbAlc高于25(OH)D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OH)D缺乏组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PN、DR和DN发生率高于25(OH)D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DPN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40.75±23.75nmol/L)较未合并DPN患者(54.50±24.50nmol/L)降低,合并DR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41.55±26.00nmol/L)较未合并DR患者(54.75±26.25nmol/L)降低,合并DN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42.35±26.83nmol/L)较未合并DN患者(53.90±22.14nmol/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是否合并DPN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显示25(OH)D、病程、HbA1c、SBP.TC和LDL-c与DPN发病有关(P0.05),对入选的相关因素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与DPN的发生呈负相关,是DPN的保护性因素,病程和HbA1c与DPN的发生呈正相关,是DPN的危险因素。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是否合并DR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显示25(OH)D、年龄、病程、BMI和HbA1c与DR发病有关(P0.05),对入选的相关因素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是DR的保护性因素,年龄与DR的发生呈正相关,是DR的危险因素。6.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是否合并DN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显示25(OH)D、年龄、病程、HbA1c、SBP和LDL-c与DN发病有关(P0.05),对入选的相关因素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与DN的发生呈负相关,是DN的保护性因素,病程和SBP的发生呈正相关,是DN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及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体内血清25(OH)D水平下降,血清25(OH)D水平下降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25(OH)D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补充维生素D是否能预防和改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 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和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具有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前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1,25(OH)2D3是否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过程中起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部分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动物模型,采用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干预,初步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CT)和模型组,后者采用6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标准为血糖≥16.7mmol/L将模型组大鼠再随机分为两组:糖尿病组(DM)及糖尿病+1,25(OH)2D3干预组(DM+VD3)。CT组和DM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DM+VD3组予以1,25(OH)2D3灌胃。每周检测空腹血糖,每4周检测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12周后将实验动物处死,取坐骨神经,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神经营养因子NGF和NT-3,以及NADPH氧化酶P22phox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空腹血糖与同时间点CT组大鼠血糖比较,DM组和DM+VD3组大鼠在干预前及干预4周、8周和12周后的空腹血糖值均明显升高(P0.01):与DM组大鼠比较,DM+VD3组大鼠干预4周和8周后空腹血糖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干预12周后空腹血糖下降(P0.05);DM+VD3组大鼠空腹血糖在1,25(OH)2D3干预12周后比干预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传导速度与同时间点CT组比较,DM组和DM+VD3组大鼠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显著降低(P0.01);1,25(OH)2D3干预8周后,与同时间点的DM组比较,DM+VD3组大鼠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有所增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周后,DM+VD3组大鼠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高于同时间点的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坐骨神经HE染色结果CT组大鼠坐骨神经纤维结构紧密、排列整齐、分布均匀,细胞结构完整,单个纤维饱满;DM组神经纤维排列疏松、间隙变大,多处发生变性及断裂;与DM组比较,DM+VD3组大鼠神经纤维结构较紧密,排列较整齐,变性与断裂减少。4.坐骨神经NGF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GF在CT组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中表达呈强阳性,DM组坐骨神经NGF的阳性表达比CT组减少,DM+VD3组坐骨神经NGF的阳性表达高于DM组。图像处理分析结果显示,与CT组比较,DM组的积分光密度(IOD)值降低(P0.05);与DM组比较,DM+VD3组的IOD值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T组比较,DM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NG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DM组比较,DM+VD3组NG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5.坐骨神经NT-3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T-3在CT组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中表达呈强阳性,DM组坐骨神经NT-3的阳性表达比CT组减少,DM+VD3组坐骨神经NT-3的阳性表达高于DM组。图像处理分析结果显示,与CT组比较,DM组的IOD值降低(P0.05);与DM组比较,DM+VD3组的IOD值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T组比较,DM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N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DM组比较,DM+VD3组NT-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6.坐骨神经NADPH氧化酶P22phox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ADPH氧化酶P22phox主要表达于雪旺细胞中,阳性区域被染呈棕黄色。CT组大鼠坐骨神经NADPH氧化酶P22phox表达呈弱阳性;DM组大鼠坐骨神经NADPH氧化酶P22phox表达呈强阳性;DM+VD3组NADPH氧化酶P22phox的阳性表达低于DM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与CT组比较,DM组的IOD值增高(P0.05);与DM组比较,DM+VD3组的IOD值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T组比较,DM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的NADPH氧化酶P22pho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DM组比较,DM+VD3组NADPH氧化酶P22pho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7.坐骨神经NF-κB p65蛋白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F-κB p65主要表达于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内,阳性区域被染呈棕黄色。CT组大鼠坐骨神经NF-κBp65表达呈弱阳性;DM组大鼠坐骨神经NF-κB p65表达呈强阳性;DM+VD3组NF-κBp65的阳性表达低于DM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与CT组比较,DM组的IOD值增高(P0.05);与DM组比较,DM+VD3组的IOD值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T组比较,DM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DM组比较,DM+VD3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1,25(OH)2D3可降低DPN大鼠血糖水平,改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保护坐骨神经形态,上调坐骨神经组织中NGF和NT-3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其防治DPN的有效作用靶点之一。1,25(OH)2D3还可降低坐骨神经中NAPDH氧化酶P22phox的表达,对抗氧化应激;减少NF-κB的表达,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8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新辉;陈莉;杨建;沈爱国;严建军;;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的表达变化[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08期
2 张志强;;超短波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3 高月明;王兴林;张立宁;索伟;蒋天裕;赵秀梅;;不同压力和部位压迫大鼠坐骨神经对神经血流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年12期
4 姚鸿萍;封卫毅;魏友霞;董海燕;;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方法学考察[J];中国药房;2011年01期
5 楚晓丰;阮洪江;刘俊建;范存义;;不同角度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组织学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05期
6 李育浩,吴清和,温素萍,韩坚,,梁颂名;络通片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4年03期
7 陈晓东,顾玉东,徐建光;损伤大鼠坐骨神经诱导运动神经元凋亡的初步报告[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8 谢国庆;龚炎培;陆金荣;申世源;金文孝;;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9 刘京升,孙正义,董晓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10 杨恒文,曾琳,刘媛,龙在云,李应玉,伍亚民;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功能和超微病理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端端;姬斌;何伶俐;申帮利;宋学军;连庆泉;李军;曹红;;维生素B_(12)对大鼠坐骨神经结扎神经痛的影响及血药浓度监测[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亚声;杨勤;;芪楮复筋方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苏欢欢;孙华燕;高旭鹏;王鑫;徐风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复合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4 刘昊;齐巍;程爱国;;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早期神经吻合术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A];“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李培建;;BDNF基因转染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李培建;李兵仓;戴宜武;;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转移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组织学评价[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7 聂鑫;金岩;张勇杰;刘源;;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促进研究[A];中国组织工程、干细胞与神经再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董双海;曹云;李豪青;田纪伟;易诚青;桑伟林;;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坐骨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研讨会暨上颈椎伤病新理论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9 薛景凤;;远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10 孙鸿安;白俊清;程爱国;;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窗吻合术后应用CNTF对脊髓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糖络通防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丽娟;维生素D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付昌马;大鼠坐骨神经损伤背根神经节内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3 王士雷;白介素10基因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性痛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5 刘甬民;不同干预方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孟浩;光化学技术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组织工程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7 张为众;小分子化合物丙戊酸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沫;预防大鼠坐骨神经修复中瘢痕粘连及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9 李瓦里;明胶酶在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的原位酶谱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10 宋永周;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冲;钙通道阻滞剂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瘢痕形成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2 刘义;慢病毒介导的CDNF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成兴海;Jab1与p27kip1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意义[D];南通大学;2014年
4 张平安;TGF-β1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Wallerian溃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南通大学;2014年
5 李沿江;川芎嗪预处理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后修复与再生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6年
7 彭晴;淫羊藿次苷Ⅱ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和Tau蛋白表达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6年
8 贺菊芳;分泌VEGF_(165)的NSCs协同鼠胎膜移植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前期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6年
9 李怀芹;CLDN 15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Wallerian溃变早期的作用研究[D];南通大学;2015年
10 汤佳;新型光敏粘合剂PGSA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68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568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