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溃疡治疗效果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罗格列酮 切入点:间充质干细胞 出处:《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善和水平的提高,在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外,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作为人类健康的第三大威胁,被认为是当今社会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统计学研究表明患者一生之中有接近1/4的机率发生缺血性溃疡以及下肢动静脉疾病引起的慢性难愈合创面。然而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的清楚,有研究认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是糖尿病溃疡血管病变的始动环节,长期高糖环境下导致细胞功能紊乱,是其伤口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干细胞-生物材料治疗被认为是糖尿病溃疡治疗的发展趋势,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由于其免疫豁免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糖尿病溃疡的治疗。然而溃疡表面的高血糖的微环境却严重损害了移植的干细胞的功能,最终引起移植效果不理想,因此控制溃疡治疗局部的血糖浓度对于糖尿病溃疡的治疗十分关键。罗格列酮是一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降血糖药物,具有控制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此外还能作用于间质干细胞,促进其进一步的分化。这些结果均说明罗格列酮可能会通过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进一步促进糖尿病溃疡的愈合,而目前尚无文献报道罗格列酮在高糖环境下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可降解的和高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材料的基础上,将罗格列酮处理的间质干细胞种植于生物材料上,探讨其对促进小鼠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效果,为临床上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实验方法1.细胞培养与实验分组①对照组:配置好的α-MEM基础培养基、10%胎牛血清和5.6mM葡萄糖;②高糖组:配置好的α-MEM基础培养基、10%胎牛血清和25mM葡萄糖;③罗格列酮组:配置好的α-MEM基础培养基、10%胎牛血清、25mM葡萄糖和10u M罗格列酮;④AKT抑制组:配置好的α-MEM基础培养基、10%胎牛血清、25mM葡萄糖、10uM罗格列酮和5uM triciribine。2.间充质干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实验按照实验分组加入相应因子刺激后,利用MTT法,将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细胞制成细胞悬液,使用计数板调节细胞浓度后加至96孔板中,按分组给予药物或稀释培养基刺激作用24小时后依次加入mtt孵育4小时,去掉培养基加入dmso并检测吸光值,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3.内皮细胞划痕实验将生长至对数期的内皮细胞种植于6孔板中,待其单层铺满6孔板孔底,将0.1%fbs的正常培养基作用于对照组,其他3组都使用0.1%fbs高糖培养基,37℃,5%co2孵育24小时。然后以无菌p1000枪头垂直进行细胞划痕,洗去划下的细胞。按照已分的四组分别给予药物或1:5稀释的条件培养基刺激,常规培养24小时。0.01mpbs晃洗后,4%多聚甲醛固定20min,0.5%结晶紫染色。镜下拍摄图片,使用ipp软件(mediacybernetics)测量内皮细胞创痕面积。4.细胞transwell小室实验使用生长至对数期的msc或huvec制成细胞悬液,取1x104细胞个数种于25mm8.0μm的transwell细胞小室上室内,下室按分组给予药物或条件培养基,常规孵育6小时,将小室从培养箱中取出,使用棉签将小室内底面间充质干细胞或内皮细胞擦去。4%多聚甲醛固定20min,0.5%结晶紫染色,计算迁移至小室滤膜下方msc或huvec的阳性细胞数量。5.elisa试剂盒对条件培养基按说明书进行相应检测,观察其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6.将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制备好的生物材料上,进行常规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7.建立模型以及创面处理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连续5天注射,空腹血糖16.7mmol/l为糖尿病小鼠。结扎股动脉近端,使下肢缺血,在大腿背侧皮肤造成直径5mm全层创面,以此建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按照分组情况用含2x104个数的间充质干细胞或药物刺激后的msc生物组织材料覆盖于伤口区,统计创面愈合的大小。8.组织切片免疫荧光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将切片于37℃过夜烤干,取出后山羊血清封闭30min,加入一抗cd31孵育1小时,pbs洗3次后加入二抗罗丹明标记的羊抗兔igg孵育1小时,洗片后使用抗荧光淬灭封片剂封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冰冻切片37℃烤干,酒精下行浓度依次脱水2min/次,蒸馏水中晃洗后,苏木精染色2min,蓝化后,盐酸酒精分色10s,伊红染液染色1min,酒精上行浓度依次脱水,二甲苯透明,使用中性树脂封片,镜下观察细胞融合和血管新生情况。实验结果1.经罗格列酮药物处理后的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的高于高糖组(P0.05)。且条件培养基中VEGF和SDF-1的含量相较于高糖组有显著地升高(P0.05)。AKT阻断剂可以阻断罗格列酮对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分泌功能的促进作用。2.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生物材料上正常生长、增殖。罗格列酮组的细胞数量相较于对照组和AKT抑制组明显增加(P0.05),动物手术后按规定天数测量伤口面积大小,RSG-MSC治疗组相较于MSC对照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增快,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组织形态学观察RSG-MSC组血管密度与MSC组比较之下明显增高,MSC(GFP转染,自发绿色荧光)与罗丹明标记发红色荧光CD31因子的血管内皮细胞相互融合的情况明显多于MSC对照组。结论罗格列酮对高糖环境下的间质干细胞以及MSC条件培养基对内皮细胞,能够显著促进其增殖、迁移和分泌功能,在这个过程中AKT信号通路发挥着重要作用。罗格列酮作用的MSC生物材料能较好的促进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8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我国首家间充质干细胞库在天津落成[J];中国药业;2006年07期
2 张鑫;赵桂秋;;间充质干细胞在眼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6期
3 史春梦;;间充质干细胞表述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4期
4 瞿海龙;边剑飞;张冰;王颖;周英莲;;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前景与困惑[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年05期
5 郭子宽;;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01期
6 李炳尧;武晓云;吴岩;;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从实验室到临床[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14期
7 吴实;邓列华;;皮肤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皮肤愈合中的作用[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3年03期
8 吴清法,王立生,吴祖泽;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临床应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2年03期
9 黄定强;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10 付文玉,路艳蒙,乔东访,朴英杰;运用组织工程学原理构建间充质干细胞的三维培养体系[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可;王丁;韩之波;朱德林;韩忠朝;;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发挥免疫活性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金明顺;张毅;贾秀芬;周燕华;闫妍;刘慧雯;;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以及多潜能分化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争艳;刘杨;翟丽丽;杨迷玲;王立峰;;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彦;李尚珠;;间充质干细胞在血管工程中的机制及应用[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石玉;戴\戎;;周期性拉应力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黎娇;朱争艳;杜智;骆莹;王鹏;高英堂;;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物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谭远超;Kevin;姜红江;黄相杰;周纪平;;间充质干细胞在骨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唐佩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临床应用前景[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戴育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胡琳莉;王昕荣;钱坤;李舟;杨薇;朱桂金;;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向子宫内膜分化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满学杰;天津滨海新区建最大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满学杰;津昂赛打造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输血科 李忠俊 整理 吴刘佳;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又见新方法[N];健康报;2013年
4 上海生科院 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曹楷;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中的孙悟空[N];上海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陈建强;首家间充质干细胞库在津建成[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记者 冯国梧;细胞产品国家工程中心建设方案获准[N];科技日报;2007年
7 实习生 刘霞;间充质干细胞有望用于面部整形[N];科技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新佳;我国“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进入临床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冯国梧;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规模化运营[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刘莹清;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泰达规模运营[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楚萍;功能化纳米粒子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细胞成像的应用[D];暨南大学;2015年
2 王皓;五指山小型猪OCT-4、SOX-2基因在骨髓间充质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过表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3 孔德晓;间充质干细胞及胰岛素分泌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董苑;SDF-1复合PDPBB的构建及对间充质干细胞趋化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磊;诱导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成牙骨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房贺;连接黏附分子A在促进MSC修复CC14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7 陈洁;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8 李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9 陈可;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10 王静;胎儿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纤维化中治疗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AC基因亚型的表达及AC3对其纤毛长度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2 林涛;壳聚糖水凝胶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彭龙英;心肌营养素1促进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存活及PI3K/Akt信号通路机制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5年
4 乔晓慧;酸性环境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张红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人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顾立超;BTK抑制剂对间充质干细胞miR-21的调节作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王文杰;鸭胚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移植修复肝损伤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8 张猛;血管内皮前体细胞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9 马丽媛;利用MyoD基因诱导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宋维文;MicroRNA-133诱导绵羊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38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63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