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应用高通量蛋白芯片技术筛选白塞病和IgG4相关性疾病血清标志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0 21:36

  本文选题:白塞病 切入点:IgG4相关性疾病 出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白塞氏病(BD)是一种病因不明、复发性、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血管炎、眼炎,进而引起感染、失明、动脉瘤等严重后果为主要特征,其临床表现复杂,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我国白塞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为美洲地区的14倍。临床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让BD患者获益匪浅,但是,目前尚无诊断BD的可靠血清标志物,其诊断主要靠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需要与多种自身免疫病鉴别,许多BD患者得不到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本研究采用包含21065种非冗余重组人源蛋白质的高通量蛋白芯片技术对40例BD患者,15例自身免疫病对照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BD相关自身抗体靶抗原的筛查。经分析确定筛选出36个BD相关自身抗体靶抗原。为了确认这些BD相关自身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随后采用36个BD相关自身抗体对应靶抗原构建制备BD相关自身抗体靶抗原蛋白芯片对130例BD患者,103例自免病对照患者(包括大动脉炎患者40例,ANCA相关血管炎患者40例和SS患者23例)和正常对照110例血清进行临床扩大样本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抗CTDP1抗体[RNA聚合酶Ⅱ亚基AC-末端结构域磷酸酶(RNA polymerase Ⅱ subunit A C-terminal domain phosphatase)]在BD患者中的阳性率为23.85%,显著高于自身免疫病对照组4.85%(X2=15.87,P=6.79×10-5)和正常对照6.4%(X2=13.67,P=0.000218)中的阳性率,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余35种高密度蛋白芯片筛出的BD相关自身抗体经扩大样本验证,结果显示在BD组、自身免疫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证实采用BD自身抗体靶抗原芯片大样本验证确认的抗CTDP1抗体是BD患者血清中存在的特异性自身抗体。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多器官受累自身免疫病,以受累器官组织增生、肿大、IgG4阳性淋巴细胞浸润,血清IgG4水平显著增高为主要特征,但血清IgG4升高并非该病的特异性指标。由于近年来过于强调血清IgG4的浓度增高和组织IgG4阳性细胞在IgG4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导致误诊为IgG4相关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本研究采用包含21065种非冗余重组人源蛋白质的高通量蛋白芯片技术对30例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进行IgG4相关性疾病相关自身抗体标志物的筛查,IgG4相关性疾病组的平均阳性蛋白点数为68.8±72.3,低于正常对照组的平均阳性蛋白点数234.4±372.4。为保证临床特异性,设定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低于6.67%(2/30)的条件下,IgG4相关性疾病相关标志物的阳性率都≤20%,其临床应用价值有限,因此本研究不再制备IgG4相关性疾病相关自身抗体靶抗原蛋白芯片进行扩大样本筛选验证。本研究结果揭示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体内增高的IgG4针对21065种重组人源蛋白低反应性的现象为IgG4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提出了另一个崭新的话题: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是否异常?我们将进一步对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血清IgG4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从蛋白水平证实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血清IgG4是否是寡克隆免疫球蛋白?另一方面,对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IgG4+浆母细胞进行单细胞测序,从核酸层面研究证实是否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IgG4+浆母细胞为寡克隆细胞。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密度蛋白芯片技术进行小样本筛选与制备疾病相关标志物小芯片进行扩大样本验证和免疫印迹技术进行疾病特异性标志物方法学验证相结合是进行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标志物研究的有效方案。
[Abstract]:In order to confirm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BD - related autoantibodie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 - CTDP1 antibody against BD - related autoantibodi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regions . In order to ensure clinical specificity ,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relevant markers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6.67 % ( 2 / 30 )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9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松华,周向明,梅丽华,吴鸣,滕懿群,卢嘉波,王志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尿白蛋白、IgG、β_2-M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年12期

2 王箐舟,程雅琴;应用紫外分光法测定IgG含量[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0年01期

3 高云朝,吴洪芳,秦成生;尿IgG固相放免法测定[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1年02期

4 刘军连,徐志凯,王红英,王德堂,张芳琳,杨乔欣,姚X;检测抗人疱疹病毒6型IgG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建立及其应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3年02期

5 ;A study on indirect radiolabeling of IgG with carrier free ~(188)Re[J];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2003年02期

6 吴围屏,朱有名,李文,吴坚美,韩金祥,贾金秋,王颖,马沛然;心肌线粒体IgG和格林-巴利综合征关系探讨[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7 程文国,张有顺,刘维成;3963例孕妇血清IgG抗A(B)调查分析[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张文军;唐晖;李红枝;;HCV感染者IgG/IgM-TCIC的检测及意义[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谢作听;陈碧乐;吴文鹤;陶志华;王春香;;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年02期

10 梁伟;陈伟英;余学清;方芳;彭晖;李晓艳;董秀清;;尿IgG亚类的分离纯化和鉴定[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作听;吴文鹤;王春香;周湘静;郭瑞德;陈碧乐;;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测定的临床意义初探[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王艳玲;杨国宇;李宏基;;FcRn的研究进展[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The prevalence and levels of anti-HEV IgG in the popul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China[A];2011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一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姜英涛;张淑琴;侯林浦;高英;马旭;;风疹IgG抗体亲和指数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吴静;;对脑囊虫病患者血清中IgG_4抗体检测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6 周世良;刘震天;刘军;;变态反应疾病血清IgE和IgG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王永福;张文兰;鲁芙爱;吕凤凤;任艳玲;赵剑波;尹芳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IgG4的的定量检测分析[A];第17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王春玲;刘玉山;李峰;艾武;马秀丽;黄兵;;几种提纯IgG方法的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唐运莲;甘润良;;Human-derived IgG Level As a Indicator for EBV-Associated Lymphoma Model in Hu-PBL/SCID Chimera[A];2008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一届肿瘤和第十二届免疫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香菊;徐秀兰;严红;蒯应松;陈艳;;抗人免疫球蛋白IgG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特性鉴定[A];第二次全国法医物证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曾平安;接种IgG有可能不会得非典[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衣常红;异常糖基化修饰IgG的实验诊断价值和病理意义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2 胡朝军;应用高通量蛋白芯片技术筛选白塞病和IgG4相关性疾病血清标志物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许海云;中枢神经系统IgG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4 杨静;青霉素过敏病人特异性IgE、IgG及嗜碱性粒细胞CD63、CD203c水平的变化[D];郑州大学;2006年

5 陈勃;H-IgG对新生大鼠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乔松林;猪IgG Fc受体及其介导PRRSV抗体依赖增强作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吴瑞;IgG对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TLR4表达及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丽颖;出生至断奶仔猪胃肠道FcRn表达规律及其与IgG转运关系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杨晓宇;莎能奶山羊初乳理化性质及其免疫球蛋白(IgG)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骆云雅;凝血因子XIII自身抗体致获得性FXIII缺乏症的临床特点、IgG亚型及FXIII结合表位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璐;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中恶性肿瘤发病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闫素;IgG4相关性局灶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临床特征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刘象;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肝炎Ⅰ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4 马福金;食源性蛋白诱导血清特异性IgG产生效果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5 王琼;IgG4相关涎腺炎临床分析及研究现状[D];浙江大学;2015年

6 刘明;犬外源IgG在新生幼犬的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7 金晶;牦牛血IgG分离纯化工艺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闵少颖;5种人IgG溶血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9 刘昱东;微生物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间的比对及IgG亚型分布及其在重症肌无力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潜在病理意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10 庞晨;牦牛血IgG分离纯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87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687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4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