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四代酶联免疫试剂和硒标快速试剂用于HIV抗体补充试验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8-04-01 05:17

  本文选题:艾滋病病毒 切入点:抗体 出处:《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年03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结果与蛋白印迹试验(WB)结果,评价2种HIV抗体筛查试剂的检测性能。方法对2012-2016年送到确证实验室的标本,用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伯乐(简称酶标)和雅培硒标(简称硒标)测定,同时对于一阴一阳或双阳性的标本进行WB确证实验。结果总标本数3 557份,酶标阳性2 947份(82.9%),阴性610份(17.1%);硒标阳性2 838份(79.8%),阴性719份(20.2%);初筛双阴性565份,2 992份进行确证实验,确证阳性2 710份(90.6%),阴性131份(4.4%),不确定151份(5.0%)。两种HIV初筛试剂酶标阳性率比硒标高(x~2=10.9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除不确定标本,三种方法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31,P0.05)。酶标、硒标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9.74%、99.96%;酶标、硒标的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4.5%、95.0%。确证阳性组S/CO值(13.5)明显高于阴性组(2.95)("2=2 84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伯乐试剂特定阈值为8。结论两种初筛试剂检测性能良好,对于高浓度的标本,两者的检测结果比较一致,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也升高;但对于低浓度或特殊标本,与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相对较低,仍是检测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建议对于四代伯乐初筛阳性,确证阴性的标本,应进行随访。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wo kinds of HIV antibody screening reagents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positive results of HIV antibody screening and the results of Western blot test.Methods samples sent to confirmatory laboratory from 2012 to 2016 were determined by four generations of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A) and Abbott selenium label (abbreviated as selenium label). WB confirmatory experiments were also carried out on the samples of one yin, one positive or two positive samples.Results there were 3 557 samples, 2 947 positive samples, 610 negative samples, 2 838 positive samples and 719 negative samples.The positive rate of enzyme labeling of two kinds of HIV reag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elenium scalar 210.994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difference of positive rate among the three method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s of enzyme labeling and selenium labeling were 99.74 and 99.96, respectively, and the negative coincidence rates of enzyme labeling and selenium labeling were 84.5 and 95.0, respectively.The S/CO value of positiv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egative group.The specific threshold of Berle reagent was determined to be 8. 5% by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subjects and ROC curve.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two kinds of primary screening reagent is good. For the high concentration sample,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and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is also increased with the confirmation test, but for the low concentration or special sample,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wo kinds of reag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firmed test.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with confirmatory test is relatively low, which is still the difficulty and focus of detection.At the same time, it is suggested that four generations of Bole positive and confirmed negative specimens should be followed up.
【作者单位】: 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60503)~~
【分类号】:R51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维金;宋爱京;许四宏;王佑春;;建立我国HIV阳转血浆盘并评价HIV酶免血筛试剂窗口期[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6年07期

2 蔡勇进;;3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可靠性比较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5年10期

3 欧阳一非;杜文雯;张兵;;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检中的应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04期

4 段星;冯霞;王继宝;杨锦;李艳玲;叶润华;杨跃诚;姚士堂;高志云;颜浩;段松;蒋岩;;HIV抗体检测结果不确定时应用核酸诊断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年11期

5 汤琰;王涛;盛燕华;李旭;朱林英;孙乔;;HIV抗体WB确证实验的替代策略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年10期

6 何秋阳;杨红樱;;三种HIV抗体检测初筛方法与确证方法的比对[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19期

7 姚婕颖;封利霞;;ROC曲线法评价三种不同方法在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检测中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年09期

8 汤琰;钟平;朱林英;;一例HIV抗体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条带不全病例的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年07期

9 冯健亮;翁远桥;陈日明;梁均和;廖世生;;2种酶联免疫试剂筛查血液抗-HIV应用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06期

10 韩晓旭;欧阳金鸣;孙宏;楚振兴;徐俊杰;安明晖;赵彬;杨志军;尚红;;三、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于HIV-1早期感染者的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苏芳;陈蕾;吴越人;吴敏娟;胥萍;;HIV血清抗体免疫学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年06期

2 吴可可;虞成超;钭慧芬;吴矛矛;郑文力;;四代酶联免疫试剂和硒标快速试剂用于HIV抗体补充试验的比较[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年03期

3 陈会超;冯瑞琳;杨朝军;董莉娟;胡斌;廖斌;戴洁;陈敏;金晓媚;马艳玲;贾曼红;;联合3种快速试剂用于HIV感染诊断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年03期

4 张庆娟;张志坤;毛立超;杨雅静;曹慧珍;魏学前;李欣;王晓辉;;唐山市HIV抗体确证试验的替代策略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年02期

5 朱健;金小苏;;献血者HIV一次筛查与两次筛查对比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7年01期

6 张庆娟;张志坤;曹慧珍;毛立超;李欣;吕维冬;张丽萍;;176例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带型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年01期

7 范炜;燕清丽;;2014—2015年江苏淮安市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确证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6年06期

8 王颖;李一苇;;菏泽市蛋白印迹试验HIV-1抗体不确定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年11期

9 韩燕;李玄;魏志刚;;咸阳市2010-2015年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年10期

10 阳凯;刘聪;陈慧萍;彭庭海;彭国平;汤恒;;45例HIV抗体不确定者随访检测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俊峰;;三种HIV抗原/抗体检测方法对HIV早期感染检测的诊断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年08期

2 段星;冯霞;王继宝;杨锦;李艳玲;叶润华;杨跃诚;姚士堂;高志云;颜浩;段松;蒋岩;;HIV抗体检测结果不确定时应用核酸诊断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年11期

3 何秋阳;杨红樱;;三种HIV抗体检测初筛方法与确证方法的比对[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19期

4 王照军;周子昱;孟宪军;;第4代HIV抗原抗体酶联检测试剂质量评估[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4年02期

5 赵雪莲;;2次ELISA阳性能否替代WB初探[J];中国伤残医学;2014年01期

6 宋爱京;许四宏;李秀华;聂建辉;赵晨燕;刘强;黄维金;王佑春;;国产第四代HIV血液筛查试剂的质量评价[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年12期

7 楚承霞;赵山平;刘芳芳;;HIV抗体不确定标本158例的结果及随访转归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06期

8 樊丽娜;;酶联免疫法在HI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年02期

9 陈爱华;刘永梅;;两种HIV试剂的联合应用在无偿献血者HIV初筛中的价值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10 汤琰;孙乔;李旭;王涛;盛燕华;马平;朱林英;傅益飞;;HIV抗体筛查实验的检测策略评价[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为;艾滋病病毒与酶[J];生物工程学报;2001年05期

2 ;比利时科学家研制出抗艾滋病病毒新药[J];世界科学技术;2001年06期

3 王凤,张元;有助于杀灭艾滋病病毒的食品[J];中国农村科技;2001年02期

4 张化;美韩分别发现新艾滋病病毒[J];医药世界;2001年04期

5 ;艾滋病病毒何时感染人类[J];浙江中医杂志;2002年04期

6 ;科学家发现能够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基因[J];现代技能开发;2002年08期

7 何平;艾滋病新病毒在拉美发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02年01期

8 ;美科学家发明清除“休眠”艾滋病病毒新法[J];口岸卫生控制;2003年05期

9 ;日本开发出高精度检测艾滋病病毒新方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年03期

10 ;艾滋病病毒躲在哪里[J];有色金属设计;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林琦;;艾滋病病毒与疫苗:机会与挑战[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范洪伟;;我国AIDS流行现状和诊治进展[A];第十届全国化疗药理暨抗感染药理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3 储爱琴;;艾滋病病毒医源性传播的高危因素与管理[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家春;王红兰;龚苍涛;谢汉瑜;;泉州市14166份血清艾滋病病毒监测结果分析[A];麻风误诊及其临床病例分析培训班暨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论文集[C];2010年

5 丁贤彬;韩孟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生存现状及需求[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吴南屏;;艾滋病病毒治疗[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舒香云;曾宪涛;耿发云;李红文;周利文;;拔牙术中艾滋病病毒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护[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陈鸿珊;;中西医结合采用现代科学新方法研究抗艾滋病病毒中药[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缩略语说明[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10 张凤池;王春颖;刘成永;;艾滋病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对肝脏损伤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敏;患者如何感染艾滋病病毒成谜[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李建民;南非参加艾滋病病毒测试者增多[N];健康报;2011年

3 记者 王小舒;新方法可使艾滋病病毒“休眠”[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4 记者 刘海英;英发现可抑制艾滋病病毒扩散的新基因[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张浩;俄罗斯发现更危险新型艾滋病病毒[N];科技日报;2013年

6 陈丹;两种分子为艾滋病病毒撑起“隐形斗篷”[N];科技日报;2013年

7 记者 王丹;全球有210万青少年携带艾滋病病毒[N];健康报;2013年

8 记者 胡其峰;我科学家发现抑制艾滋病病毒新途径[N];光明日报;2014年

9 通讯员 张艳禾 张晓鹏 记者 李丽云;哈兽研学者发现一种可抑制艾滋病病毒新途径[N];科技日报;2014年

10 张田勘;艾滋病病毒哪些接触不易感染[N];大众科技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大铮;香榧中抗艾滋病病毒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和结构修饰[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2 冯福民;我国艾滋病病毒B'、B/C亚型流行株的表型分析、全基因组克隆及gp41主要抗原表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薛中原;《理解艾滋病病毒潜伏状态:通往艾滋病治愈之路》翻译实践报告[D];郑州大学;2015年

2 张瑞央;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行为的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3 刘芳;云南省13县(市)街头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4 李晓杰;传播艾滋病病毒行为的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马永慧;医疗机构扩大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的伦理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涂杰;HIV-Ⅰ宫内传播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7 陆颖;我国中部部分地区HIV感染者中HBV和HCV感染率的现况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94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694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