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病人的内分泌特征
本文选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 参考:《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病人的发生率及内分泌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338例及同期就诊的单纯DOR病人68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月经情况,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测定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on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及基础窦卵泡数(baseline antral follicle count,b AFC)。对PCOS合并DOR病人、单纯PCOS及单纯DOR病人的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1)PCOS合并DOR的病人发生率为16.9%。2)在PCOS合并DOR病人中,基础FSH10IU/L且40IU/L、FSH/LH3、基础E280pg/m L、b AFC≤4的发生率分别为38.6%、35.1%、35.1%及36.8%。3)PCOS合并DOR病人基础FSH及睾酮浓度与单纯PCOS及单纯DOR病人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合并DOR病人基础E2、FSH/LH、AMH与单纯PCOS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单纯DOR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单纯PCOS组,AMH与睾酮呈正相关(P0.01)。在PCOS合并DOR组,AMH与FSH呈负相关,与LH呈正相关(P0.01)。在单纯DOR组,AMH与年龄、FSH、LH、FSH/LH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PCOS合并DOR病人的内分泌特征既不同于单纯PCOS组,也不同于单纯DOR病人。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endocrin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complicated with hypofunctional ovarian reserve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DOR).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338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and 68 patients with DOR (simple DOR) were enrolled. The age, menstruation, height, body mass,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hip circumference of all subjects were measured. Serum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ollicle stimulation), luteinizing hormone LH (LH), estradiolone E 2, testosterone (T), antiM 眉 llerian hormone (AMH) and basal antral follicle count (baseline antral follicle count b AFC) were measured. ANOVA was performed on PCOS patients with DOR, PCOS alone and DOR patients. Results 1) the incidence of PCOS with DOR was 16.9.2) among PCOS patients with DOR, The incidence of basal FSH and testosterone in PCOS patients with DOR were 38.6% and 36.8.3%, respectively.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asal FSH and testosterone concentrations between PCOS patients and PCOS patients and DOR patients.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COS patients with PCOS and DOR patients with PCOS patients with DOR patients and patients with PCOS patients with DOR patients with basic E2FSHLHAMH and PCOS patients with DOR patients with basic E2FSHLHAMH and simple PCOS patients with DOR patients with basic E2FSHLHAMH and PCOS patients with DOR patients with basic E2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COS and DOR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COS and DOR (P0.05).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MH and testosterone in PCOS group (P0.01). In PCOS combined with DOR group, AM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SH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H (P0.01).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MH and FSH / LH in DOR group (P0.01). Conclusion the endocrine characteristics of PCOS patients with DOR are different from PCOS patients and DOR patients.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德国图宾根大学妇女医院妇女保健科;首都医科大学生物信息学教研室;
【基金】: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PX2017053) 北京妇产医院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专项(fcyy201427)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Z161100000516143)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技术创新项目(扬帆项目XMLX201710)~~
【分类号】:R711.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琳莉;孙莹璞;;卵巢储备功能与卵巢反应性评估[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年01期
2 李莹;杨晓庆;杨晓葵;;抗苗勒管激素和抑制素B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年01期
3 沈杨;任慕兰;;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因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丁兮;;AMH和INHB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年15期
2 蔡昱;罗家有;;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功能减退4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7年07期
3 金婧;阮祥燕;华琳;田玄玄;李杨璐;王利娟;赵越;Alfred O.Mueck;;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病人的内分泌特征[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4 闫论;沈浣;;抗苗勒管激素水平测定在促排卵长方案治疗中的作用——一项可供个体化FSH剂量的改良CONSORT公式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17年07期
5 王荟;胡蓉;;影响临床血清AMH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7年04期
6 韩晓霞;左瑞菊;马肖;;窦卵泡计数、抗苗勒管激素与性激素检测评价卵巢储备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18期
7 李珍;赖光锐;赵彦艳;;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抗苗勒管激素检测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年06期
8 卢志勇;王清平;单平囡;娄晓寅;寿静怡;茅利明;茹金城;;抗苗勒管激素表达水平与月经紊乱不孕症的关系[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年05期
9 管金丽;潘晨萍;;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腹腔镜卵巢成熟畸胎瘤剥除术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年03期
10 陈建凤;;单孔或三孔腹腔镜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剥除术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士岭;;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价[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09年05期
2 李福霞;玛依努尔·尼牙孜;;抑制素在女性生殖内分泌学中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7年24期
3 钱洪浪;抑制素B与卵巢储备在辅助生育技术监测中的意义[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军招,林金菊,叶碧绿,林文琴;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育初探[J];生殖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2 尧良清;邝健全;;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研究的争议与探讨[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2年05期
3 本刊编辑部;全国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专题研讨会延期召开[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年08期
4 林巧燕,林元;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12期
5 傅博 ,姚琴;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问答[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年06期
6 ;全国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专题研讨会征文[J];现代实用医学;2003年07期
7 姚红萍;全国多囊卵巢综合征专题研讨会在南京召开[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年02期
8 赵铀;超声诊断多囊卵巢而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的妇女与不孕无关[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年03期
9 王凤英;青少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4年02期
10 赵一鸣;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性研究的方法学问题及对策[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莉莉;陈小萍;顾正田;;中药联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的探讨[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2 周杨;吕淑兰;;多囊卵巢综合征超声诊断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分泌会场(妇科内分泌学组、绝经学组、计划生育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3 潘文;李明明;;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现状[A];2014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戴蓓蓓;周毓青;张珏华;邱冬;赵蔚;;不同临床表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三维超声特征分析[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贾莉婷;荣守华;李肖甫;孙琳;;来曲唑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黄艺华;叶敦敏;;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现状[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管群;曲军卫;吴效科;王勇;侯丽辉;曲军卫;王勇;许培;金佳丽;;不同表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代谢的差异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孙立业;刘娟;孙博;毛璇;胡卫红;颜贤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浆代谢变化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郁琦;马良坤;;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点及促排卵[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顾丽君;刘建华;屠爽;;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价值的探讨[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不孕症[N];中国妇女报;2004年
2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N];解放日报;2003年
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怎么回事[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曹元成;多囊卵巢综合征危害多[N];大众卫生报;2007年
5 吕斌;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注意减肥[N];大众卫生报;2007年
6 詹建;青春期高发多囊卵巢综合征[N];健康时报;2007年
7 教授 李玲 医学硕士 刘娟;多毛、月经不调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N];家庭医生报;2007年
8 副教授 魏开敏;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该怎么办[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9 吕武;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要注意减肥[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冀京蕊;少女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灵侠;宁夏地区回族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分析及相关基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华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合并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抑郁症的研究与评估[D];苏州大学;2016年
3 宋晓翠;基于家系的MTNR及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朱叶;李玉玲教授学术思想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经验整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吴怡诗;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居蓉;雄激素及糖皮质激素代谢关键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7 赵世刚;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相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王彩琴;长链非编码RNA TERRA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调控机理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王燕;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学文献研究及情志致病病因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10 陈友国;脂联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脂代谢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玲玲;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性生活情况调查及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朱琳;Apelin与IL-18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D];新乡医学院;2015年
3 蒋秀敏;miR-483-5P通过靶基因ERK1调控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平衡进而参与PCOS的发生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琰琨;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科名中医诊疗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5 常青;补肾化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6 袁莉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糖脂代谢变化与中医证候的关联性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7 杨梦云;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宋倩倩;FSHβ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秦朗;GGT1、HNF1A基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核心家系中的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谢蕾;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68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06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