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C反应蛋白、代谢综合征及生活方式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8 03:52

  本文选题:代谢综合征 + 前列腺炎样症状 ; 参考:《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 C反应蛋白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研究目的:通过对广西防城港地区男性健康进行调查研究,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水平与广西防城港地区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本课题组成员在广西防城港地区开展了大型男性健康体检调查,此次调查一共收集4303例年龄介于17-88岁之间自愿参加体检的男性健康体检者的信息。采用高度敏感的检测方法检测男性体检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表(NIH-CPSI)评估前列腺炎样症状。与此同时,收集一些个人基本信息和生活方式,诸如身高、体重、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和运动等,以及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和肿瘤等疾病史和用药史。通过制定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1536例男性健康体检者的信息符合本研究。结果:根据CPSI总评分,中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患者的患病率为6.2%。依据血清HsCRP浓度的三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三组,以第一百分位组人群为参照组,在未校正的情况下,前列腺炎样症状总评分≥16分及排尿症状≥3分的患病风险随着血清HsCRP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且在第三百分位组的患病风险显著高于第一百分位数组(CPSI总评分:OR=2.00,95%CI=1.18-3.38;排尿症状评分:OR=1.97,95%CI=1.21-3.21)。但在进行相关混杂因素(年龄、饮酒、体重指数、运动、吸烟、受教育程度、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障碍)校正后,排尿症状的患病风险仍旧随着血清HsCR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结果有统计学意义(OR=1.81,95%CI=1.07-3.07),但CPSI总评分与血清HsCRP的相关性减弱了,变得无统计学差异。中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病风险随着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并且经混杂因素校正后结果仍具有统计学差异(0R=2.26,95%CI=1.15-4.44);但对于受教育程度其结果正好相反,中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病风险与其成负相关(OR=0.46,95%CI=0.23-0.87)。对于排尿症状,在年龄因素中,仅40-49岁年龄组较之18-29岁者的患病风险高,经混杂因素校正后仍具有统计学差异(OR=1.78,95%CI=1.05-3.20);然而血脂障碍的患者,虽在未校正时其患病风险较之无血脂障碍者高,但经校正后,这种关系减弱,变得无统计学差异(OR=1.48,95%CI=0.97-2.27)。结论:广西防城港地区男性人群中,患中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风险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可能成正相关,尤其是排尿症状,40-49岁人群出现排尿症状风险高于18-29岁人群。肥胖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更容易出现中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更确切结论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队列研究来证实。95%CI=1.21-3.21)。但在进行相关混杂因素(年龄、饮酒、体重指数、运动、吸烟、受教育程度、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障碍)校正后,排尿症状的患病风险仍旧随着血清HsCR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结果有统计学意义(OR=1.81,95%CI=1.07-3.07),但CPSI总评分与血清HsCRP的相关性减弱了,变得无统计学差异。中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病风险随着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并且经混杂因素校正后结果仍具有统计学差异(0R=2.26,95%CI=1.15-4.44);但对于受教育程度其结果正好相反,中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病风险与其成负相关(OR=0.46,95%CI=0.23-0.87)。对于排尿症状,在年龄因素中,仅40-49岁年龄组较之18-29岁者的患病风险高,经混杂因素校正后仍具有统计学差异(OR=1.78,95%CI=1.05-3.20);然而血脂障碍的患者,虽在未校正时其患病风险较之无血脂障碍者高,但经校正后,这种关系减弱,变得无统计学差异(OR=1.48,95%CI=0.97-2.27)。第二部分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目前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证据显示,代谢综合征和前列腺疾病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的联系。代谢综合征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及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进而引起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上a-肾上腺素受体活性增加。同时由于局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和脂肪细胞代谢紊乱,导致炎症标记物和促炎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代谢综合征患者局部组织经常伴随着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另一方面睾酮作为一种雄激素依赖激素,通过作用于α-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影响平滑肌功能。有文献报道低睾酮者比高睾酮水平者更容易发生代谢综合征。也有文献报道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与CP/CPPS的非感染性致病因素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叠,例如梗阻所导致的前列腺内尿液反流,膀胱排尿功能异常,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和炎症反应,雄激素/雌性激素的比例失去平衡。但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于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等疾病上,目前尚无直接证据支持代谢综合征通过具体的机制影响CP/CPPS。因此我们试图采用大规模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前列腺炎样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与代谢综合征和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5个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健康体检的方式,对广西防城港地区城镇男性居民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大型横断面健康调查(FAMHES)。本研究健康体检项目统一在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完成,共计4303名男性完成健康体检,年龄范围在17岁~88岁之间。本研究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表评估前列腺炎样症状。参与调查人员均为经过统一培训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人体学参数,比如身高、体重、臀围、腰围(WaistCircumference, WC)。血压等指标以及婚姻状况、家族史、疾病史、用药史、受教育程度、吸烟、运动、饮酒、体力活动和饮食结构等。血液学指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等。血液标本均为禁食8小时后的空腹静脉血。经过制定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合格研究对象共计2542人。结果:前列腺炎样症状总的患病率为12.23%(311/2542),代谢综合征总的患病率为13.93%(354/2542)。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者的年龄中位数(43岁)显著高于无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者(3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代谢综合征患者在无前列腺炎样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男性中,分别占14.3%,8.82%,19.4%和14.29%,这种分布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45)。随着年龄的增加,CPSI总评分中重度症状患病率逐渐增加,从4.21%升高到10.07%。疼痛评分中重度症状的患病率从≤29岁组的2.04%升高至≥60岁组的7.91%。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也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依据CPSI总评分,与低于29岁的男性相比,50-59岁和60岁以上男性发生中到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风险分别是前者的1.98倍和2.55倍。如果依据疼痛评分60岁以上男性发生中到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风险是29岁以下男性人群的4.74倍。同样依据疼痛评分,与腰围正常的人比较,腰围≥90cm(中心性肥胖)的人发生中到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风险是前者的2.07倍。单一代谢综合征的成分异常,如高空腹血糖、高胆固醇血症、低的高密度脂蛋白对增加或降低前列腺炎样症状严重程度,尚无法明确。随着代谢综合征成分异常的数量的增加,3个异常及以上的男性中,中到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病率逐渐增加,而轻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病率则逐渐下降,但趋势检验提示患病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疼痛评分代谢综合征的男性发生中到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风险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OR=2.41,95%CI:1.16-5.02)。依据疼痛评分,矫正年龄后代谢综合征的男性发生中到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风险是发生轻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2.21倍;进一步对教育程度、吸烟、饮酒、运动进行校正,结果提示风险度更高(OR=2.53,95%CI: 1.14-5.66)。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1)中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2)代谢综合征与中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存在关联。蛋白对增加或降低前列腺炎样症状严重程度,尚无法明确。随着代谢综合征成分异常的数量的增加,3个异常及以上的男性中,中到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病率逐渐增加,而轻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病率则逐渐下降,但趋势检验提示患病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疼痛评分代谢综合征的男性发生中到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风险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OR=2.41,95%CI:1.16-5.02)。依据疼痛评分,矫正年龄后代谢综合征的男性发生中到重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风险是发生轻度前列腺炎样症状的2.21倍;进一步对教育程度、吸烟、饮酒、运动进行校正,结果提示风险度更高(OR=2.53,95%CI: 1.14-5.66)。第三部分生活方式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存在广泛争议,导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多,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临床医师和患者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均不满意。有文献报道慢性前列腺炎有可能是多种病因同时起作用,其中一种或者几种起主要关键作用:或者是许多不同种类疾病,但是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临床表现。针对饮食与前列腺关系,有文献报道某些食物会影响前列腺疾病的发生发展,比如大豆对于防止前列腺疾病有保护性作用。体外实验证实番茄红素可显著地抑制正常前列腺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针对行为方式与前列腺炎关系,有文献报道体力活动能够降低前列腺炎的患病风险,但是以看电视时间来衡量久坐时间时,发现久坐不会增加前列腺炎患病风险。还有文献认为性活动和体力活动频率的增加可以降低前列腺炎的患病率;生活压力,情感状态,身体状况等级和社会支持度都与前列腺炎患病率相关但是吸烟、饮酒、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个数与前列腺炎患病率不相关。又有文献认为在降低前列腺炎发生危险性中,健步走与剧烈运动具有同样的效果。有关生活行为方式与前列腺炎的关系文献报道不一致,不同种族和地区人群生活行为方式差异较大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目前针对中国南方男性人群生活行为方式与前列腺炎的关系的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对广西防城港地区男性人群进行调查,试图探讨生活行为方式与广西防城港地区男性前列腺炎样症状相关性。方法:本课题组在广西防城港地区开展一个基于人口统计学信息的大规模横断面调查。此次调查共收集了4303个研究对象的资料。调查对象年龄在17岁至88岁之间。调查前对所有参与调查人员进行统一专业培训。调查内容除每个调查对象人口学基本信息,还包括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交通方式,体力活动,锻炼方式和频率,饮酒种类和频率,进食蛋类、奶类、甜食、咸食和油脂食物的频率以及食用油种类等与生活行为方式有关的内容。同时,还通过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表来评估前列腺炎样症状,该评分表共包括九个问题:问题1-4为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用来评价疼痛的位置、频率以及程度。疼痛评分"g4分考虑为有前列腺炎样症状(prostatitis-like symptoms, PLS)。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数据。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生活行为方式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768例,年龄区间17-84岁。有前列腺炎样症状组人群年龄(39.34±11.90)岁,无前列腺炎样症状组人群年龄(37.84±11.81)岁,两组年龄差异显著(P=0.026)。与有症状组相比,无症状组人群中更多人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且更倾向于饮酒以啤酒为主,更少摄入甜食和油脂食物。有症状组人群较无症状组人群更倾向于有性生活。两组人群在锻炼频率,锻炼时间,锻炼方式,职业体力强度,职业体力活动,饮酒频率,交通方式,食用蛋类频率,奶类频率,咸食物频率,食用油种类等方面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年龄、性生活、受教育程度、甜食频率和油脂食物频率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症状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041。年龄、性生活、甜食频率和油脂食物频率与前列腺炎样症状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47、0.061、0.058、0.056。职业体力强度、职业体力活动形式、饮酒频率、饮酒种类、交通方式、锻炼方式、每周锻炼时间、锻炼频率、食用蛋类频率、奶类频率和食用油种类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进行其他相关因素的校正,食用甜食频率每周3-4次、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人群的前列腺炎样症状患病风险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其优势比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OR=1.636,95% CI:1.179-2.270)、(OR=2.227,95% CI:1.207-4.110);食用油脂食物频率每周3-4次和每周5-7次人群较每周2次以下人群的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其优势比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OR=1.403,95%CI:1.037-1.898)、 (OR=1.474,95% CI:1.058-2.053);饮酒种类为啤酒与米酒相比可能降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发病风险,其优势比和95%可信区间为:(OR=0.379,95% CI:0.174-0.825)。将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食用油脂食物频率、受教育程度、饮酒种类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减弱了,无统计学意义;而食用甜食每周3-4次人群患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风险是每周2次以下人群的1.561倍,有性生活人群患前列腺炎样症状的风险是无性生活人群的1.765倍。结论:食用甜食每周3-4次和有性生活人群可能更容易患前列腺炎样症状。由于横断面研究的先天局限性,该观点仍需大样本量的队列研究来证实。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89;R69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世学;李可;谢斌;张厚彬;;肥胖对大鼠前列腺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J];重庆医学;2014年04期

2 赵广明,韩贵夫,赵连华;汽车司机与慢性前列腺炎[J];男科学报;1999年03期

3 高佃军;郭永顺;于海易;王玉军;崔为国;;青年人群中前列腺炎样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年12期

4 李中兴;庄建伟;刘显治;沈斌;魏雪栋;吴丹;葛广成;冯瑞;;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中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年12期

5 孙波;李辉;王宁;;肥胖与慢性炎症[J];生物学杂志;2012年02期

6 ;Predictive Values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for Risk Factors of Certain Related Diseases in Chinese Adults - Study on Optimal Cut-off Points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in Chinese Adults[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2年01期

7 王卫明,单其俊,曹克将;C反应蛋白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年01期

8 谭中荣;梁贵方;孟庆芝;黄伟东;黄润平;;精浆C反应蛋白测定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诊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12期

9 胡小朋,白文俊,朱积川,王晓峰;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及免疫学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文娟;体力活动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关系[D];辽宁医学院;2011年

2 张桃福;安徽省慢性前列腺炎样症状的患病情况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76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076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f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