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性腺功能异常疾病的病因分析及临床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2 08:50
【摘要】:目的总结1985年1月-2014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治的性腺功能异常疾病患者的病因构成特点,分析疾病谱变迁趋势,对其中21-羟化酶缺陷症的表型、基因型和肾上腺CT表现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卵睾型性发育异的诊治与管理,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1.收集1985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1日因性腺功能异常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性分化异常、青春期发育异常、性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日期、家庭住址、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等,依据时间(10年)及年龄分段对其进行病因构成分析。2.对其中行内分泌功能评估、肾上腺CT检查及基因检测的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突变基因分布情况、肾上腺CT表现,并着重分析肾上腺CT表现与基因型的相关性。3.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并经手术证实的14例卵睾型性发育异常患者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1.①30年间于我科住院诊治的性腺功能异常患者共1233例,社会性别为男性790例(64.07%),女性443例(35.93%),平均初诊年龄20.79±10.42岁,高峰为13-18岁(38.36%)。②性腺功能异常疾病的就诊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因构成复杂,不同时间段疾病病因构成不同,以获得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AHH)所占比例最高(34.51%)。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CHH)呈逐年上升趋势(15.20%vs22.24%,P0.05),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SIS)呈逐年上升趋势(0vs12.80%,P0.05),其他疾病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③429例性发育异常(DSD)患者,社会性别为男性298例(70.24%),女性131例(29.76%);平均初诊年龄18.90±7.11岁,较非DSD患者的平均初诊年龄小(21.65±11.66岁,P0.05),不同年龄段DSD的病因构成有差别。DSD病因分类:46,XY DSD278例(64.80%),46,XX DSD 86(20.05%),性染色体DSD 65例(15.15%),在46,XY DSD中以CHH所占比例最高(76.26%),在46,XX DSD中以21羟化酶缺陷症所占比例最高(53.49%)。④DSD的就诊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时间段疾病的病因构成不同,均以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所占比例最高(29.31%、30.69%、33.70%)。来自农村的就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4.14%vs27.73%vs37.04%,P0.05),而一线、二线城市呈逐年下降趋势。2.①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患者28例,性别:男性5例,女性23例。临床分型:单纯男性化型(SV)23例,非经典型(NC)5例。平均就诊年龄为18.64±12.38岁,SV患者的骨龄平均提前时间为5.00±2.52岁,NC患者骨骺均已闭合。就诊原因:女性患者中的SV患者均有“外阴畸形”,NC患者因“多毛、全身皮肤色素沉着、乳房发育差”就诊;男性患者中的SV患者均因“自幼阴茎增大、阴毛生长”这些性早熟的表现就诊,NC患者均因“发现肾上腺占位”就诊。所有患者的ACTH.17-OHP水平高[46.71±33.39pmol/L、35.66(25.59,60.65) ng/ml],性患者的T水平也偏高,血电解质、皮质醇、促性腺激素水平基本正常。②56条等位基因中有49条(87.50%)检测到突变,共7种,突变频率依次是I172N (39.29%)、i2g (30.36%)、P30L(5.36%)、R356W(5.36%)、exonl3del8bp (5.36%)、Q318X (3.57%)、Arg484FS (1.79%)。③28例患者肾上腺CT表现多样,以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粗为最多(42.86%),其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1172N(58.33%),单侧肾上腺增粗3例(10.71%),基因突变类型以i2g(33.33%)、1172N(33.33%)最多,肾上腺结节样增粗4例(14.29%),基因突变类型以i2g(50.00%)最多,肾上腺增粗伴单侧占位3例(10.71%),肾上腺增粗伴双侧占位1例(3.57%),基因突变类型以i2g(50.00%)最多,肾上腺正常者5例(17.86%),基因突变类型以i2g(30.00%)最多。④依据肾上腺CT形态分组,单侧增粗组的初诊年龄最小(P0.05),’肾上腺结节样增粗组的17-OHP、DHEA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肾上腺正常组的ACTH水平较低;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重度基因突变及ACTH、皮质醇水平与肾上腺形态相关(P0.05)。3.卵睾型性发育异常患者14例,社会性别:男性8例,女性6例;外生殖器表型:“女性”表现为阴蒂肥大3例,小阴茎2例,阴茎型尿道下裂1例;“男性”表现为尿道下裂,其中阴茎头型2例,会阴型2例,阴茎型1例,阴囊型2例,阴茎短小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 9例,其中7例SRY基因阴性,46,XY 4例,46,XY/45,XO1例;10例患儿睾酮水平低,3例青春期乳房发育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的水平在正常范围;性腺畸形:双侧型3例,单侧型6例,片侧型5例。所有患者均切除不适当的性腺组织,4例青春期龄患者中2例予雌激素替代治疗,2例予雄激素替代治疗。7例患者进行3月~10年的随访,按男性抚养者4例,1例尚未进入青春期,2例青春期发育正常,1例反复发生尿道狭窄,予尿道扩张术治疗有效;按女性抚养者3例,1例予雌激素替代治疗后获得青春期发育,1例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1例发生阴道狭窄,予阴道扩张术治疗有效。结论1.近30年来我院性腺功能异常就诊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类疾病病因构成复杂,疾病谱有所变化,以获得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和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所占比例最高。其中性发育异常患者的平均初诊年龄小,其就诊人数亦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来自于农村的患者就诊比例逐渐增加。2.21-羟化酶缺陷症多以女性男性化和男性性早熟为突出表现,但非经典型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因“肾上腺意外瘤”就诊。中国人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是1172N和i2g,在非经典型患者中中重度和轻度突变均存在,如i2g、P30L等。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肾上腺CT表现多样,以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粗为主,不同肾上腺CT表现的基因突变类型的分布有差异,重度基因突变及ACTH、皮质醇水平与肾上腺形态相关。3.卵睾型性发育异常的患者几乎都有外生殖器畸形。早期诊断,根据内、外生殖器优势选择合适的性别,并行选择性性腺手术,对于维持患者正常的性生理、性心理及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随访有助于解决患者在术后所遇到的泌尿生殖系统问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波,陆召麟,王s,

本文编号:2456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456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