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合并类风湿结节的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1例并文献复习

发布时间:2019-08-04 12:38
【摘要】:目的:探讨合并类风湿结节的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情况,指导临床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及治疗,加深对该病的了解。方法:59岁女性患者,3年前患者出现对称性多关节炎,先后累及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关节、双肘关节、双踝关节、双足跖趾关节,晨僵1小时,无关节畸形及活动受限,双手正位未见关节间隙狭窄及骨破坏改变,双手磁共振平扫可见骨髓水肿征象,但血沉、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均阴性,无乏力、发热、体重减轻等全身系统性表现,未见肺脏、心脏、神经系统、皮肤等组织脏器受累。给予雷公藤、来氟米特及羟氯喹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联合治疗后关节炎症状缓解。1年前开始出现双肘鹰嘴处皮下结节,1年内结节增多增大,并出现双腕关节尺侧、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双足后跟及双足第1、5跖趾关节背侧多发皮下结节,部分有触痛、发红,双手握拳不紧,无晨僵及关节炎表现,皮下结节无自行缓解倾向,于2014年12月22日入我院诊治,完善了血沉、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等血清学检查,双手X线、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及皮下结节行病理组织学活检。在该病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病例报道及研究,分析合并类风湿结节的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本例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均正常,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等自身抗体均阴性,双手磁共振平扫可见骨髓水肿征象,较前未见进展,复查双手正位仍未见关节间隙狭窄及骨破坏改变,右肘鹰嘴处最大皮下结节行病理组织学活检提示为类风湿结节,诊断为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加用甲泼尼龙8mg/d口服,随访4个月结节缩小消失,右肘皮下结节病理活检切口愈合良好,结节无复发。患者病程中出现类风湿结节,疾病无活动,未见骨侵蚀,无其他关节外表现,对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及小剂量激素反应好,随访过程病情稳定。结合既往14篇相关文献得出,类风湿结节与自身抗体高度相关,合并类风湿结节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1%-90.7%类风湿因子阳性,75%-84.1%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只有9.3%-19%类风湿因子阴性,15.9%-25%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阴性。对比血清学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类风湿结节发生率明显降低,其发生率分别为7.8%-58%、2.2%-17%。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低,骨破坏进展慢,类风湿结节、继发干燥综合征、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胸膜炎、肺间质改变、类风湿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发生率低,对治疗反应好。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类风湿结节,需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免疫性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感染,肿瘤等合并有皮下结节的疾病相互鉴别。皮下结节病理组织学活检有助于类风湿结节及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部分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因自身抗体检测技术不同和进步,可能转为血清学阳性类风湿关节炎,需注意随访监测病情及预后情况。结论: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较温和,类风湿结节发生率低,骨破坏程度低,对治疗反应好,预后好。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类风湿结节而无其他关节外表现时,疾病活动度及骨侵蚀度低,骨破坏进展程度低,对免疫抑制剂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好。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9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澍,刘惠英;肺内类风湿结节误诊为肺癌一例报告[J];海南医学;2005年09期

2 ;喉部类风湿结节[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6年05期

3 孙永华;尉世同;;肺类风湿结节误诊为曲霉菌肺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4期

4 战其民;;类风湿结节炎引起的脊髓压迫[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内科学分册);1977年03期

5 ;模拟乡村医生考试综合试卷(一)续 答案注释[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21期

6 ;形似类风湿结节的坏死性缝线肉芽肿[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4年01期

7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宁芳芳;合并类风湿结节的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1例并文献复习[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22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522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c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