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患者肾脏受损552例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图文】:
鲈嗖?理学会(ISN/RPS)狼疮性肾炎分型,肾活检病理分为:轻微病变型(Ⅰ型)2例(2.30%),系膜增生型(Ⅱ型)15例(17.24%),局灶节段型(Ⅲ型)25例(28.74%),弥漫增生型(Ⅳ型)38例(43.68%),膜型(Ⅴ型)2例(2.30%),硬化型(Ⅵ型)5例(5.75%),见图1。2.3临床表现见表1。无肾脏损害组(Ⅰ组)首发症状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皮损190例(39.83%)、发热101例(21.17%)、关节痛66例(13.84%)、脱发25例(5.24%);未达到LN有肾损害组(Ⅱ组)为皮损65例(42.48%)、发热38例(24.84%)、关节痛20例(13.07%)、脱发7例(4.58%);LN组(Ⅲ组)图1LN的病理类型人数统计及男女比例Fig.1GenderdistributionofdifferentpathologicaltypeinLNpa-tients皮损136例(34.09%)、发热85例(21.30%)、贫血65例(16.29%)、关节痛46例(11.53%)。首发症状以贫血为表现的以LN组(Ⅲ组)最高(P=0.004),其皮损、发热、关节痛、脱发等首发症状在各组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实验室指标见表2。LN组(Ⅲ组)的尿酸、尿素氮、血肌酐平均值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三组在血红蛋白、血白蛋白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的患者中,以LN组尿酸平均值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两组;LN组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无肾脏损害组(Ⅰ组)(P=0.000);血尿酸/血肌酐以LN组最高,与无肾损害组(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三组在血红蛋白、血白蛋白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自身免疫学指标见表3。不同组间SLE患者自身抗体的比较:LN组(Ⅲ组)患者ds-DN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肾脏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年3月第31卷第3期ChinJDermVenereol,Mar.2017,Vol.31,No.3·285·
图3动脉周围有完整的弹力膜,弹性纤维染色阳性(黑色),静脉周围无完整的弹力膜,仅见少量的弹性纤维(维多利亚蓝染色×10);图4肥大细胞染色阴性(-)(奥辛蓝染色×10)Fig.3Completeelasticmembranewasshowednearthethin-walledbloodvessels,andelasticfiberstainingwaspositive.Incompleteelasticmembranenearthethin-walledbloodvessels,andfewelasticfibreswereobserved(Victoriabluestaining×10);Fig.4Mast-cellstainingwasnegative(Alcianbluestaining×10)2讨论皮肤动静脉血管瘤(cutaneousarteriovenoushemangioma,AVH)又称蔓状动脉瘤,是一种临床较为少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本病于1966年由Biber-stein和Jessner首先报告。临床表现通常为单发暗红色或褐色丘疹或结节,大多损害直径小于1cm,病变常发生于面部,口唇多发[1],其次发生于四肢。有文献报道,有慢性肝炎与本病同时发病的报道,患者多先出现肝脏病变,后出现皮肤病变。慢性肝病时,体内性激素水平增高,表明皮肤病变的出现可能与体内性激素的水平有很大关系,但两者之间的具体发病机制不清,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2]。本病皮损多发生于面部,本例发生于足趾部位较为罕见,国内外尚未见此部位发病的报告。大部分血管增生性病例(包括动静脉血管瘤)中有肥大细胞增生现象,肥大细胞的出现被认为与血管生成、炎症反应和肿瘤性皮损有关系,,并且在基质中的肥大细胞可能与慢性肝病相关的动静脉血管瘤形成有关[3]。该患者肥大细胞染色未见明显肥大细胞增生现象。本病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可考虑血管源性肿瘤,确诊需行病理检查。治疗上应采取肿瘤全切术,如果肿瘤次全切除,常会导致动静脉血管瘤迅速复发,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与?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分类号】:R593.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明辉;刘艳辉;骆新兰;姚军;林华欢;罗东兰;张芬;庄恒国;;狼疮性肾炎144例临床和病理分析[J];广东医学;2009年03期
2 胡伟新;刘春蓓;孙海鸥;刘正钊;谢红浪;章海涛;陈惠萍;曾彩虹;刘志红;黎磊石;;1352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免疫学特征[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滨宾;邓丹琪;袁李梅;曹文婷;张佩莲;郭芸;;SLE患者肾脏受损552例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年03期
2 吴雪莲;叶忠伟;毛小媛;杨璐;朱颖;朱小春;;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他克莫司联合治疗Ⅲ+V、Ⅳ+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年01期
3 赵筱娟;李红莉;周淑娟;;Ⅳ型狼疮性肾炎不同病理亚型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6年10期
4 杨茜;葛永纯;程震;刘志红;;Ⅴ型狼疮性肾炎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5年06期
5 牟姗;田磊;;Ⅴ型狼疮肾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5年06期
6 张绍杰;汤水福;;狼疮性肾炎不同中医证型免疫荧光病理的差异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7 郑朝晖;雷永生;于若寒;邢国兰;权松霞;边靖文;刘章锁;;男性狼疮肾炎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4期
8 邓菲;邹玉蓉;李贵森;张萍;王莉;张杰;;狼疮足细胞病1例报告[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年02期
9 刘忍立;;蒙古海拉尔区狼疮性肾炎多指标诊断的临床评价[J];当代医学;2015年03期
10 黄湘华;王庆文;胡伟新;陈文萃;张瑾;刘正钊;龚德华;任强;周敏林;章海涛;刘志红;;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惊子;邹万忠;;狼疮肾炎的病理组织学检查[J];新医学;2007年03期
2 刘春蓓;胡伟新;谢红浪;章海涛;陈惠萍;曾彩虹;刘志红;黎磊石;;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Ⅳ型伴Ⅴ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年01期
3 钟旭辉,黄建萍,肖慧捷,杨霁云;寡免疫性狼疮性肾炎一例[J];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07期
4 邹万忠,王海燕;狼疮肾炎病理学分类的演变和现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年05期
5 王玉岳,崔全才,詹阳;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尸检及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6 刘俊铎,刘志红,黎磊石;男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附69例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7年04期
7 庄永泽,余英豪,郑智勇,陈建,谢福安;狼疮性肾炎活动性指数和慢性指数的临床意义[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6年05期
8 王彩丽,刘玉春,王海燕,潘缉圣,邹万忠,金其庄;男性狼疮性肾炎5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1995年12期
9 黎磊石;俞雨生;王庆文;唐政;;3600例经皮穿刺肾活检操作的体会[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2年01期
10 刘笑芬;黄英伟;;狼疮性肾炎的病理与临床关系[J];临床肾脏病杂志;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龙;;老年人中表现为风湿性多发性肌痛的SLE[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8年01期
2 蒙昌平,陈丽蓉;SLE合并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病2例[J];临床肺科杂志;2003年06期
3 郭文会,李鹤玉,周胜利,傅世英,孙忠常;SLE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4 周雅;;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先发于SLE[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1年04期
5 陆前进,周怡新;SLE合并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例报告[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年03期
6 褚京津,郭秀瑾;SLE伴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抢救成功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年02期
7 滕传远,戴慧光,曹元华;SLE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2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年04期
8 靳淑玲,李彩,王北宁;SLE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J];免疫学杂志;2001年03期
9 王小飞,钱绩虎,鞠少卿,王惠民,陈晓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基因多态性与SLE易感性的相关性[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12期
10 魏长空,叶任高,李幼姬,杨念生,董秀清,余学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1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SLE相关性及功能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志中;尹志华;曾惠琼;汪迅;罗秀霞;;Survivin基因在SLE患者中的异常表达[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韩军艳;黄亚非;张胜桃;吴雄文;龚非力;;湖北汉族人群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SLE关联性的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市免疫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张洪峰;肖卫国;侯平;王晓菲;李舒帆;蒋力;张晓莉;鲁静;;集中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泼尼松在初治SLE患者中的疗效初步探讨[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叶志中;尹志华;曾惠琼;汪迅;罗秀霞;;Survivin基因在SLE患者中的异常表达[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曲永彬;黄咏菁;范瑞强;汪玉梅;吴红洁;;狼疮Ⅱ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黄亚非;韩军艳;张胜桃;吴雄文;龚非力;;湖北汉族人群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SLE关联性的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市免疫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王子娥;刘义庆;邵松;卢志明;卢宝彦;;SLE患者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漂移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8 蔡文文;陈宏;;Th17细胞与SLE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新进展[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蔡文文;陈宏;;Th17细胞及其相细胞因子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王莹;马春红;;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1及Tim-3基因的表达[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白冰;贝利单抗有治疗SLE潜力[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席俊;huFcγRII线性结合表位的鉴定及对SLE小鼠的治疗效果[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邬叶红;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对早期检测SLE患者肾脏受损的临床意义[D];复旦大学;2011年
2 殷文明;SLE的相交概率及其导数指数的估计[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3 蔡艳星;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SLE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黎文记;SLE逃逸的概率估计及其相交于射线的维数[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谢立虎;SLE患者血清TGF-β1、MMP-9及TIM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6 梁雄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flt-1和KDR在SLE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43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54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