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与不同气道炎症表型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20:31
【摘要】:目的:研究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并探讨其与不同气道炎症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04月至2018年0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首诊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102例为哮喘组,根据诱导痰细胞学分类结果将哮喘患者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型(eosinophilic asthma,EA);中性粒细胞型(neutrophilic asthma,NA);混合细胞型(mixedgranulocytic asthma,MA);寡细胞型(paucigranulocytic asthma,PA)四个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35例门诊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通过绘制ROC曲线探讨FeNO水平对哮喘的诊断价值,比较4组哮喘患者及健康人FeNO水平的不同,进一步研究FeNO水平在不同气道炎症哮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FeNO水平为(91.79±53.52)ppb,混合细胞型哮喘FeNO水平为(76.58±45.88)ppb,中性粒细胞型哮喘FeNO水平为(41.43±19.08)ppb,寡细胞型哮喘FeNO为(35.20±17.88)ppb,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与混合细胞型FeNO水平均高于正常人(25.71±15.04)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性粒细胞型与寡细胞型组FeNO水平与正常人FeNO水平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型与混合细胞型FeNO水平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性粒细胞型与寡细胞型FeNO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嗜酸性粒细胞型与混合细胞型哮喘FeNO水平均高于寡细胞型与中性粒细胞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为(0.41±0.30)×10~9/L,混合细胞型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为(0.29±0.21)×10~9/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寡细胞型;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为(0.11±0.09)×10~9/L,寡细胞型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为(0.11±0.06)×10~9/L,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与混合细胞型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寡细胞型哮喘患者与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哮喘患者FeNO水平(65.08±45.82)ppb高于正常人(25.71±15.04)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O水平诊断哮喘最佳阈值为32.5ppb,特异性0.800灵敏度0.765,ROC曲线下面积0.843,可信区间为(0.773~0.914)。FeNO水平与年龄、体重、肺功能及痰液中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血清IgE无关(P0.05);FeNO水平与身高有关(r=0.211,P=0.033;FeNO与痰中性粒细胞有关(r=-0.269,P=0.006);FeNO水平与痰嗜酸性粒细胞有关(r=0.531,P0.05)。结论:1.FeNO水平有助于哮喘诊断,其最佳阈值为32.5ppb。不同气道炎症表型哮喘的FeNO水平不同,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FeNO水平高于混合细胞型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型与混合细胞型哮喘呼出气FeNO水平均高于寡细胞型与中性粒细胞型。2.不同气道炎症表型哮喘患者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不同,以嗜酸性粒细胞型最高,混合细胞型次之,最后为寡细胞型与中性粒细胞型。3.哮喘患者FeNO水平(65.08±45.82)ppb,与痰嗜酸性粒细胞呈正相关,与痰中性粒细胞呈负相关。与肺功能及痰液中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无关。
【图文】:

曲线,曲线,呼出气,痰液


出气一氧化氮与痰液各型细胞相关性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与痰液中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无关(P>0.无统计学意义。呼出气一氧化氮与痰中性粒细胞呈负相关,,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出气一氧化氮与痰嗜酸性粒细胞呈正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5。表 5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痰液各型细胞相关性分析结果ble 5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and the proportisputum cell 痰巨噬细胞 痰中性粒细胞 痰淋巴细胞 痰嗜酸性 -0.162 -0.269 -0.046 0.531 0.103 0.006 0.644 0.000Fig.1 ROC curve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6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文碧;;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及临床特征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6年11期

2 丁静;赵德育;吴美思;;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年22期

3 张连莲;刘洋;赵尔为;唐小飞;李琛;;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年08期

4 龚颖;叶伶;安霞;叶茂松;陈琪;李丽;金美玲;;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年03期

5 吴红梅;于莹;张莉;施玉梅;陆志芳;;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TNF-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年08期

6 魏为利,吕寒静,杨忠民,洪光朝,刘瑞麟,邱忠民;自然痰与诱导痰涂片细胞分类计数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1期

7 孙宝清,王红玉,张纯青,黎穗英,钟南山;支气管哮喘血清IgE和ECP的水平及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2004年09期



本文编号:2609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609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