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川东北地区痛风患者痛风石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16 23:36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川东北地区痛风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对痛风石患者进行治疗后疗效评价,探讨有利于其实现达标治疗的临床策略。方法:1、收集2010.1-2017.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1135例原发性痛风(gouty arthritis,GA)患者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healthy control,HC)1002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其中痛风患者按是否并发痛风石分为痛风石组(tophi gout,TG)和无痛风石组(non-tophi gout,NTG);分析痛风及痛风石患者的临床特点、误工情况、家族史、合并症、在我科就诊之前的治疗用药情况,收集所有研究者的外周静脉血用于常规及生化检查;2、将在我科接受降尿酸治疗24周以上的75例痛风石患者分为抑制尿酸生成(A)组、苯溴马隆(B)组以及联合治疗(C)组,观察三组在治疗12周、24周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疗效评价指标包括血尿酸浓度、痛风发作频率、痛风石大小变化情况、受累关节数目,并记录皮疹、肝损等不良反应事件。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x±或Me(25th-75th%)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痛风及痛风石发生的危险因素;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多个独立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法,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s T2检验。结果:1、痛风患者特征及发生可能危险因素:(1)1105例(97.36%)痛风患者首次发作时仅累及一个关节,其中第一跖趾关节受累618例(54.45%);384例(33.83%)的患者痛风发作无诱因,发作有诱因的751例患者中79.09%与饮食因素有关。(2)体重指数(BMI)、血尿酸(sUA)、血尿素氮(Urea)、血肌酐(Crea)、葡萄糖、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球蛋白、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100在GA组均显著高于HC组(P均㩳0.05),而淋巴细胞计数(LY)、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在GA组则显著低于HC组(P均㩳0.05)。(3)sUA、饮酒、BMI、高嘌呤饮食、TG、高血压及吸烟均为GA发生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8.016、5.643、4.312、2.861、4.208、2.750和2.223)。2、痛风石患者特征及发生可能危险因素:(1)16.48%(187/1135)痛风患者发生痛风石,出现痛风石的平均病程(4.78±1.91)年,痛风石平均直径(17.94±10.93)mm;痛风石主要分布于足趾、膝、踝、手指、腕、肘关节鹰嘴、耳廓等部位皮下,其中87例患者发生痛风石的部位与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作部位一致,有27例(14.44%)患者发生痛风石的关节从未出现关节炎的相关症状。(2)TG组病程显著大于NTG组,误工率高于NTG组,合并高血压及肾结石的比例、有痛风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NTG组(P均㩳0.05),而BMI、既往降尿酸治疗比例则明显低于NTG组(P均㩳0.05)。sUA、Urea、Crea在TG组显著高于NTG组(P均㩳0.01),而LY、ALB在TG组则显著低于NTG组(P均㩳0.01);其它实验室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㧐0.05)。(3)病程、sUA均为痛风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152、1.004),而BMI为其保护性因素(OR为0.911)。3、痛风石患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结果:(1)在接受降尿酸治疗24周以上的75例并发痛风石的痛风患者中,25例患者予抑制尿酸生成药物治疗(A组),18例予苯溴马隆治疗(B组),32例患者接受联合降尿酸治疗(C组);(2)在治疗12周后,患者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㩳0.01),但A、B、C三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24周后,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且C组较A、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3)在治疗达12周、24周时,患者急性痛风的发作频率、受累关节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㩳0.05);在治疗期间,C组关节受累数目较B组更少(P0.05),与A组相比无差异(P0.05),而A、B、C三组患者的发作频率无差异(P0.05);(4)经治疗24周后,痛风石变软者有25例(33.33%),其大小未见明显变化;(5)治疗期间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痛风首次发作多为下肢单关节炎,对于首发为多个关节、尤其在上肢关节的需警惕被误诊或者漏诊;2、痛风急性发作时可无任何诱发因素,高嘌呤饮食在痛风发作诱因中占近八成;3、高尿酸血症、饮酒、BMI、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高嘌呤饮食、吸烟均可能增加痛风发病的风险;4、痛风石是痛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痛风石的痛风患者可能更容易合并肾脏损害、肾结石、高血压;5、痛风石可能更容易发生在有痛风家族史的患者;6、病程和sUA浓度可能均为痛风石发生的危险因素,而BMI可能为其保护性因素;7、通过长期坚持口服降尿酸治疗后痛风石可以逐渐缩小、溶解;8、联合抑制生成与促排药物治疗较单用抑制生成或单用促排治疗更有利于患者在治疗中获益;9、此组资料显示非布司他、别嘌呤醇、苯溴马隆在降尿酸治疗中均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提示上述药物在治疗痛风是相对安全的。
【学位授予单位】:川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89.7
本文编号:2630169
【学位授予单位】:川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8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马利丹;程晓宇;吴秀英;李长贵;贾兆通;辛颖;刘甜;孙瑞霞;;痛风患者易患皮下痛风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年06期
2 李林;朱小霞;戴宇翔;林寰东;戴若莲;薛鸾;樊松;;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7年03期
3 李玲琴;青玉凤;周畅;周京国;;川东北地区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4年21期
4 刘慧琳;刘桂花;田兆兴;;脓毒症患者血中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青玉凤;TLR4及NLRP3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群原发性痛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30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6301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