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因子TNF-α可影响小鼠MC3T3-E1细胞系的N-cadherin表达及其体外造血支持能力
发布时间:2020-05-04 05:31
【摘要】: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可以出现血液生成异常,但目前其机理尚不清楚。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的分化和自我更新等受骨髓造血微环境调节。而骨髓造血微环境中一些细胞成分,可以通过其表面粘附分子如N-cadherin等与HSCs的相互作用,从而参与调节血液生成。SLE患者体内常有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异常增高,而这些异常水平的炎症因子除了作用于HSCs外,还可以影响骨髓微环境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等细胞成分,通过对这些造血调节细胞来间接干扰正常的血液生成。本研究拟在体外模拟炎症因子TNF-α作用于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和BMMSCs,探索其对这两种细胞N-cadherin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并初步探索经TNF-α预处理的MC3T3-E1细胞,对纯化的小鼠Sca-1细胞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期望通过上述研究,初步揭示SLE患者血液生成障碍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1、首先,用不同浓度(10 ng/ml、20 ng/ml、40 ng/ml)的TNF-α处理MC3T3-E1细胞3天,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表面粘附分子N-cadherin的表达,筛选出合适的TNF-α浓度以进行后续实验。然后,用选定浓度的TNF-α分别处理小鼠MC3T3-E1细胞和BMMSCs不同时间,并在TNF-α处理MC3T3-E1细胞3天后,换成不含TNF-α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不同时间,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cadherin、p-Erk1/2及p-Akt的表达。2、用CCK8法检测经不同浓度(0~80μM)的Erk抑制剂FR180204处理MC3T3-E1细胞不同时间(1天、2天、3天)后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筛选出合适的抑制剂浓度。用选定浓度的抑制剂处理MC3T3-E1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cadherin和p-Erk1/2的表达。3、分离小鼠股骨和胫骨并收集骨髓,磁珠阳性分选富集小鼠Sca-1~+的骨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所分离Sca-1细胞的阳性比例。4、先用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专用培养液Stemspan SFEM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分别观察和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形态和N-cadherin表达情况,并与在含有10%FBS的α-MEM培养液条件下生长的MC3T3-E1细胞的结果进行比较。然后,用含TNF-α的Stemspan SFEM培养液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3天后更换成不含TNF-α的Stemspan SFEM培养液继续培养不同时间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cadherin的表达。5、将TNF-α预处理的MC3T3-E1细胞作为饲养层,在造血支持因子SCF、TPO及Flt3-Ligand条件下,体外扩增小鼠Sca-1~+骨髓细胞一周,随后进行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检测。结果1、MC3T3-E1细胞经TNF-α处理后,其细胞表面N-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下降,并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TNF-α浓度的提高而更加显著。根据实验结果,选择20 ng/ml的浓度应用于后续实验。2、20 ng/ml浓度的TNF-α处理MC3T3-E1细胞后,N-cadherin的表达水平在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在培养1天和2天后明显下调;而在去除TNF-α后继续体外培养7天后,MC3T3-E1细胞的N-cadherin表达上升至高于基础水平。在20ng/ml浓度的TNF-α作用下,MC3T3-E1细胞的p-Erk1/2表达水平在1天内均保持高于基础水平;在去除TNF-α作用后,与N-cadherin相反,p-Erk1/2表达在继续培养7天后下降至低于基础水平。3、TNF-α处理小鼠BMMSCs后,短时间(30min和3h)内,N-cadherin和p-Erk1/2的表达水平升高;处理3天后,N-cadherin、p-Erk1/2的表达均逐渐降至基础水平之下。在去除TNF-α后继续培养的过程中,BMMSCs的N-cadherin表达可上升至高于基础水平,p-Erk1/2的表达则继续下降。与p-Erk1/2不同,BMMSCs的p-Akt表达水平在TNF-α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均无明显变化。4、根据Erk抑制剂FR180204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情况,选定7.5μM和10μM两个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经7.5μM和10μM两种浓度Erk抑制剂处理1天后,MC3T3-E1细胞的p-Erk1/2表达水平均受到明显抑制。在用抑制剂处理的整个过程中,N-cadherin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小鼠骨髓细胞经Sca-1抗体的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富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Sca-1阳性细胞的比例均在90%以上。6、MC3T3-E1细胞用Stemspan SFEM培养液培养后,细胞形态与在含有10%FBS的α-MEM条件下培养的细胞无明显区别,并且N-cadherin的表达水平也无明显差异。不同浓度(10 ng/ml、20 ng/ml、40 ng/ml)的TNF-α处理3天后,N-cadherin表达明显低于基础水平。用20 ng/ml浓度的TNF-α处理3后,在去除TNF-α继续培养的一周内,细胞的N-cadherin表达均保持在高于基础水平。换用Stemspan SFEM培养液后,TNF-α对MC3T3-E1细胞N-cadherin表达的影响类似于其在含有10%FBSα-MEM条件下培养的结果。7、以TNF-α预处理的MC3T3-E1细胞作为饲养层,在造血支持因子SCF、TPO及Flt3-Ligand条件下,体外扩增小鼠纯化的Sca-1~+骨髓细胞后,其总CFU数目低于对照组,CFU-pre-B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升高,BFU-E及CFU-GM数目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炎症因子TNF-α在作用于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和BMMSCs后,可影响细胞的N-cadherin表达水平和Erk1/2的磷酸化。TNF-α对N-cadherin表达水平的影响可能与Erk1/2通路有关。经TNF-α预处理后N-cadherin高表达的MC3T3-E1细胞在与小鼠Sca-1~+骨髓造血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对骨髓造血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均可以产生影响。我们的研究提示,SLE骨髓微环境中造血支持相关细胞粘附分子N-cadherin的异常,可能是骨髓血液生成异常的机制之一。
【图文】:
第三章 实验结果3.1 TNF-α浓度的筛选用含有 10 % FBS 的α-MEM 培养液配制终浓度分别为 10 ng/ml、20 ng/ml、40 ng/ml 的 TNF-α溶液,处理准备好的 MC3T3-E1 细胞,细胞密度为 2.5×104个/ ml。每天更换新的含有相应终浓度 TNF-α的培养液,培养 3 天后,收集细胞,Western blot 法检测粘附分子 N-cadherin 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MC3T3-E1 细胞能够表达粘附分子 N-cadherin。与对照组相比,MC3T3-E1 细胞分别经终浓度为 10 ng/ml、20 ng/ml、40 ng/ml 的 TNF-α处理 3 天后,其粘附分子 N-cadherin 的表达水平均下降,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 TNF-α浓度的增加而更加明显(图 3.1,F=115.0,P<0.05,n=3)。
炎症因子 TNF-α可影响小鼠 MC3T3-E1 细胞系的 N-cadherin 表达及其体外造血支持能力3.2 实验细胞经 TNF-α处理后 N-cadherin、p-Erk1/2 以及 p-Akt 的表达3.2.1 MC3T3-E1 经 TNF-α处理后其粘附分子 N-cadherin 的表达为了了解 TNF-α对 N-cadherin 表达的下调作用在去除 TNF-α后是否依然存在,我们用终浓度为 20 ng/ml 的 TNF-α处理 MC3T3-E1 细胞。在用 TNF-α连续处理 3 天后,将含有 TNF-α的培养液去除,换成含有 10 % FBS 的α-MEM 培养液继续培养 1 ~ 4 天。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与上述实验结果一致,MC3T3-E1 细胞经 TNF-α处理 3 天后,其 N-cadherin 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然而,在去除 TNF-α后继续培养的过程中,从去除后 2 天开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N-cadherin 的表达逐渐恢复至高于基础水平(图 3.2,F=620.1,P<0.01,n=3)。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93.241
本文编号:2648169
【图文】:
第三章 实验结果3.1 TNF-α浓度的筛选用含有 10 % FBS 的α-MEM 培养液配制终浓度分别为 10 ng/ml、20 ng/ml、40 ng/ml 的 TNF-α溶液,处理准备好的 MC3T3-E1 细胞,细胞密度为 2.5×104个/ ml。每天更换新的含有相应终浓度 TNF-α的培养液,培养 3 天后,收集细胞,Western blot 法检测粘附分子 N-cadherin 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MC3T3-E1 细胞能够表达粘附分子 N-cadherin。与对照组相比,MC3T3-E1 细胞分别经终浓度为 10 ng/ml、20 ng/ml、40 ng/ml 的 TNF-α处理 3 天后,其粘附分子 N-cadherin 的表达水平均下降,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 TNF-α浓度的增加而更加明显(图 3.1,F=115.0,P<0.05,n=3)。
炎症因子 TNF-α可影响小鼠 MC3T3-E1 细胞系的 N-cadherin 表达及其体外造血支持能力3.2 实验细胞经 TNF-α处理后 N-cadherin、p-Erk1/2 以及 p-Akt 的表达3.2.1 MC3T3-E1 经 TNF-α处理后其粘附分子 N-cadherin 的表达为了了解 TNF-α对 N-cadherin 表达的下调作用在去除 TNF-α后是否依然存在,我们用终浓度为 20 ng/ml 的 TNF-α处理 MC3T3-E1 细胞。在用 TNF-α连续处理 3 天后,将含有 TNF-α的培养液去除,换成含有 10 % FBS 的α-MEM 培养液继续培养 1 ~ 4 天。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与上述实验结果一致,MC3T3-E1 细胞经 TNF-α处理 3 天后,其 N-cadherin 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然而,在去除 TNF-α后继续培养的过程中,从去除后 2 天开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N-cadherin 的表达逐渐恢复至高于基础水平(图 3.2,F=620.1,P<0.01,n=3)。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93.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春先;;1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系统受累情况分析[J];山东医药;2013年14期
2 张继云;王梅;;IKB激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02期
3 张华勇;冯学兵;孙凌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对造血支持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年06期
4 赵永杰;刘阳;李平;金辉;;系统性红斑狼疮血象与骨髓象的改变[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2期
5 李文革;徐莘香;;The expression of N-cadherin,fibronectin during chondr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SC induced by TGF-β_1[J];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2005年06期
6 郑祥雄,杨旭伟,邹式文,李频,林芬;SLE患者血清sTNF-RⅠ、sTNF-RⅡ和TNF-α的变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孙凌云;自身免疫病——造血干细胞病[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648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6481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