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一氧化碳中毒血栓相关指标的改变及预后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8 20:31
【摘要】:目的1观察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而指导治疗,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1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80例作为ACOP组。参照《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23-2002),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中度中毒组(38例)及重度中毒组(42例);根据预后将其分为迟发性脑病组与非迟发性脑病组。选取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参与研究人员均履行知情同意手续。2所有ACOP组患者均于入院当天(第1d)、3d、7d、14d、21d空腹采血,对照组于清晨空腹采血,检测血浆D-dimer、MPV及MAR%。同时详细记录所有中毒患者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首诊时Glasgow评分、入院第3d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值、发生迟发性脑病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入院当天(1d)ACOP组血浆D-dimer、MPV、MA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第1、3、7、14、21天重度组与中度组血浆D-dimer、MPV、MAR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毒程度上述指标的分别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D-dimer、MPV、MAR均高于中度组。但针对上述指标,时间和分组无交互作用(P0.05)。3入院第3天脑病组血浆D-dimer、MAR水平均高于非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V差别不大(P0.05)。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3天的MAR、CK-MB、血浆D-dimer及首诊GCS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重度ACOP患者体内存在微血栓的形成,从实验室角度支持了DEACMP发病机中的“缺氧及微血栓学说”。并且这种现象出现早,临床应尽早干预。2 D-dimer、MPV、MAR水平反应了病情严重程度,重度中毒患者较高,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3治疗早期血浆D-dimer、MAR测量值越高,越容易发生迟发性脑病;同时CK-MB水平异常及首诊GCS≤8分也与脑病的发生有关,临床对上述情况的出现应予以注意,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图3幅;表7个;参91篇。
【图文】:

变化图,重度,患者,变化图


3)分组和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P=0.084(P>0.05),说明时间因素对改变作用不随分组(中度组与重度组)的不同而不同。见表 2 及图 1。表 2 中度与重度组患者 D-dimer 含量比较(ug/ml, x±s )le 2 Comparison of D-dimer content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ug/ml, x±s )1d 3d 7d 14d 21d F 0.78±0.58 1.20±0.76 0.75±0.47 0.42±0.26 0.26±0.22 12.271 0.81±0.50 1.82±1.04 1.43±0.78 0.97±0.73 1.73±0.36F 3.134P 0.016作用 F=2.086 P=0.084

变化图,重度,患者,变化图


3)分组和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P=0.241(P>0.05),,说明时间因素对 M作用不随分组(中度组与重度组)的不同而不同。见表格 3 及图 2。表 3 中度与重度组患者 MPV 值比较(fL, x±s)able 3 Comparison of MPV values between moderate and severe patients(fL, x±s)1d 3d 7d 14d 21d F 10.12±0.86 10.36±0.96 10.26±0.67 10.03±0.81 9.87±0.82 6.825 10.74±0.79 11.05±0.76 10.57±0.78 10.38±0.73 10.35±0.80F 11.528P 0.000作用 F=1.382 P=0.241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慧军;孙强;;从一氧化碳的生理效应看一氧化碳中毒[J];中华医学杂志;2018年10期

2 黄蔚U

本文编号:2703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703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9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