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砷甲基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其甲基化代谢能力及砷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18:07
【摘要】:目的:砷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的致癌物质。长期饮用高砷水可引起膀胱癌、肝癌、肺癌以及皮肤癌。由于饮水砷暴露涉及的范围广、威胁人口多、病情危害极大,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无机砷进入机体在肝脏内进行的甲基化代谢过程为:五价无机砷(iAs~(5+))进入体内进行两次还原后生成三价的一甲基砷(MMA~(3+)),然后被氧化甲基化生成五价的二甲基砷(DMA~(5+)),最后又被还原成三价的二甲基砷(DMA~(3+)),以DMA~(3+)作为最终的产物。在相同水平的饮水砷暴露条件下,人群并不全都患病且个人间因砷暴露而表现出来的疾病症状的轻重程度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推测除了个体因素外,遗传因素同样也在砷中毒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遗传因素主要为甲基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不同,其中直接参与砷甲基化代谢酶基因的多态性对砷甲基化代谢能力及砷中毒发病风险影响的意义最大,如PNP、GSTO、AS3MT。本研究主要探讨砷甲基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其甲基化代谢能力及砷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并且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并,备受争议。综上所述,通过收集中国云南省大理市弥渡县某饮水型砷暴露地区人群的相关资料,来探讨砷甲基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人体砷甲基化代谢能力和砷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该研究领域提供我国的人群数据资料。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本调查研究的地点为云南省大理市弥渡县某温泉型高砷暴露村,纳入标准:1)要求被调查的村民自小生长在本村且无长期外出打工或居住史。2)要求被调查的村民在调查开始前的一周无含砷食物和含砷药物的食用史。排除标准:排除了患有慢性肝病、肾病等可影响砷甲基化代谢的疾病。问卷调查:在展开调查前,要对所有的调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只有培训合格才能参与接下来的调查。本次的问卷调查收集的信息包括:1)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年龄、性别、民族等。2)饮水情况:饮水年限、饮用水源等。3)疾病史:既往病史、用药史、现病史等。4)生活习惯:吸烟史、饮酒史。健康检查:由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来对人群进行体检,以《中国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为砷中毒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样品采集:随机尿样与口腔拭子的采集要与健康检查同时进行,采集后要做好标记。当天工作完成后,要第一时间将采集好的样品运送到最近的实验室并且冻存在-20℃的冰箱中。全部的样本收集完成后,要将样本运回实验室并置于-80℃的冰箱中以备后续的分析使用。尿砷浓度测定:使用氢化物发生-冷井捕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尿中各形态砷的含量,单位μg/L。基因型分析:使用Typer软件进行自动解读质谱检测的分子量峰,将其转化显示为SNP位点所对应分子量的质谱峰图,以此检测出SNP位点的信息。质量控制:为了减少本调查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本研究要求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均需在参与调查前接受专业培训。在调查的过程中,参与调查的人员要依据工作手册来进行询问,禁止诱导性的询问。调查人员在填写调查问卷时要仔细核对调查信息从而避免漏项与错填。在健康检查过程中,要求严格遵循《中国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的标准来进行砷中毒的诊断。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次的研究对象来自云南省大理市弥渡县的某温泉型高砷暴露村庄,共有289个样本。该人群尿tAs的平均水平为115.14 ug/L。其中,男性115人,占39.8%,女性174人,占60.2%。吸烟及饮酒的比例分别为23.9%及18.0%。有砷性皮肤损伤症状者为53人,占18.3%;本研究检测了该人群样本的4个基因9个位点的多态性。9个SNP位点均满足哈温平衡定律(P0.05)。2.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以及尿tAs后。GSTO1(RS11509438)位点SNP突变可显著增高MMA%水平(P0.05)。PNP、AS3MT、GSTO1及GSTO2的8个SNP位点的各砷甲基化指标在野生型和突变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以及尿tAs后。PNP、AS3MT、GSTO1及GSTO2的9个SNP位点PNP(RS1049564)、AS3MT(RS10748835、RS3740390、RS3740393、RS7085104、RS11191439)、GSTO1(RS4925、RS11509438)和GSTO2(RS156697)对饮水砷暴露引起的皮肤损伤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1.砷甲基化代谢酶GSTO1(RS1150943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砷甲基化代谢能力有关,该位点SNP的突变(CA/AA)可显著增高MMA%的水平,但对皮肤损伤发生风险无显著性影响。2.PNP(RS1049564)、AS3MT(RS10748835、RS3740390、RS3740393、RS7085104、RS11191439)、GSTO1(RS4925)和GSTO2(RS156697)的多态性对砷甲基化代谢及皮肤损伤发生风险均无显著性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9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启燕;;不同程度砷中毒患者血流变学及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比较[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年02期

2 沈学耕;王自芬;;健康教育在预防职业性慢性铅砷中毒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2年01期

3 王德清;富奇志;马明明;;砷中毒6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7年01期

4 郭英杰;张爱君;;砷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年03期

5 杨占军;郑晓;伊亚东;;贵州兴仁煤砷中毒患者的死因调查与防治[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年12期

6 徐普琴,李峰;口服中药致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1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7 王杰,徐新;职业性砷中毒[J];中国职业医学;2000年04期

8 王连方,王生玲,林勤;砷中毒指数在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J];地方病通报;2000年04期

9 陈石苹,房巧伶;砷中毒误诊1例报告[J];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98年02期

10 曹守仁;砷中毒[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爱玲;杨壁卿;袁剑萍;;77例砷中毒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张伏群;王绍周;李惟国;葛素姣;;急诊网络系统在抢救大批急性中毒中的作用——附483例砷中毒的急诊处理体会(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3 张彤;张碧霞;叶萍;胡昭宇;蒋天祥;张爱华;毛跃;;145例慢性燃煤性砷中毒患者尿中微量蛋白的改变[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彤;张碧霞;叶萍;胡昭宇;蒋天祥;张爱华;毛跃;;145例慢性燃煤性砷中毒患者尿中微量蛋白的改变[A];贵州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彭晓波;邱泽武;毕玮娜;白丽丽;沈伟;;口服转胎药致砷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一例[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永义;;口服中药偏方致急性铅、砷中毒4例临床报告[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王庆陵;邹忠兰;张涛;葛建梅;王大朋;张爱华;;燃煤污染型砷中毒人群血尿常规与肝肾生化指标现况分析[A];2018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精准环境健康:跨学科合作的挑战论文汇编[C];2018年

8 侯腾;马璐;张爱华;;组蛋白修饰在砷中毒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论文摘要[C];2018年

9 王文娟;王庆陵;邹忠兰;张爱华;;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肺功能损伤的横断面调查分析[A];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10 罗鹏;吴应宽;蒋宪瑶;;砷中毒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抗诱变剂和抗癌剂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贵州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昭 杨京德;世卫警告公众要防范砷中毒[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2 驻站记者 田永平;西苏旗为砷中毒区转移牧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3 记者 孟庆普;砷中毒基因防治有重要进展[N];健康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宋汉晓;防尘引来砷中毒专家教你防中毒[N];保健时报;2005年

5 ;全球上亿人遭受砷中毒威胁[N];中国信息报;2003年

6 李银雁;河池出现大面积砷中毒事件[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陆静;用动物骨粉补钙容易造成砷中毒[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8 王言;食用海带谨防“砷中毒”[N];大众科技报;2001年

9 萧何;湖南怀化化工厂污染 砷中毒人数说法不一[N];经理日报;2008年

10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 孙莉;海带容易砷中毒[N];健康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姚华;砷作用的远期效应及其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1年

2 李述刚;砷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及其mRNA表达与砷中毒易感性、砷甲基化关系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3 谢婷婷;p53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在燃煤砷污染致机体肝损伤中的作用及银杏叶片干预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小康;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砷中毒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郎虹;砷甲基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其甲基化代谢能力及砷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3 杨舒伊;一碳单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饮水型砷暴露人群砷甲基化代谢能力及砷中毒发病风险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4 袁鹏;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砷中毒区砷的来源与富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万洁妤;中药治疗鸡砷中毒机理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6 吴庆;砷中毒对小鼠脂代谢和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及锌拮抗作用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7 易春霞;饮水型砷中毒对人体红细胞膜结构形态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8 李萍;硒对砷中毒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9 刘婷;河套盆地砷中毒高发区作物中砷含量及砷暴露标志物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10 邱敬芝;磷制剂抗砷毒性作用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46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746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1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