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氧化镍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葡萄糖传感性能

发布时间:2020-10-13 00:12
   糖尿病是一个世界性的公众健康问题,成千上万的糖尿病患者需每天检测血糖,葡萄糖也就成了最常见的分析物。因此,进行可靠、密切的血糖检测与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密不可分,所以葡萄糖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时至今日,应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检测葡萄糖的研究仍是关注焦点。纳米材料具有的独特性可以满足非酶葡萄糖传感器对于检测精简化、迅捷化等方面的要求。纳米材料由于制备工艺的不断进步、表征方式的不断改进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论文在综述纳米材料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中应用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水热法制备氧化镍基纳米材料,包括NiO/Ni/C微球、3D-NiCo_2O_4分层微球和NiCo_2O_4/C微球,并对制备的氧化镍基纳米结构材料的葡萄糖传感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前驱体Ni(OH)2/C,然后在高纯度氮气中煅烧前驱体获得NiO/Ni/C微球三元复合材料。探讨了NiO/Ni/C微球三元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物相组成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NiO/Ni/C微球为珊瑚花状结构,直径约1.7μm,Ni、NiO呈立方相。与NiO/C相比,当Ni/NiO摩尔比为0.19时,形成的NiO/Ni/C三元复合微球具有优异的葡萄糖传感性能,其灵敏度为241.09μA·m M-1·cm-2,线性响应范围为10μM~5.05mM,最低检测限位10μM。(2)运用水热法首先制备Ni和Co的前驱体,然后再通过在煅烧过程中控制温度获得3D-NiCo_2O_4分层微球。制备出的3D-NiCo_2O_4分层微球被用于非酶葡萄糖传感材料。将不同煅烧温度获得的NiCo_2O_4分层微球进行分析对比。发现300℃制备的NiCo_2O_4分层微球电化学活性最好。结果显示3D-NiCo_2O_4分层微球由平均直径为约50nm和长度约为1~1.5μm紧密相连的纳米线组成,纳米线实际上是由具有直径小于10nm的许多纳米颗粒构成。计时电流反应在10~10480μM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灵敏度为430.86μA·mM-1·cm-2。与纯的NiO微球相比,3D-NiCo_2O_4分层微球对于葡萄糖的电流响应值增大且灵敏度提高,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活性。(3)以碳球为模板,运用水热法制备NiCo_2O_4的前驱体与碳的复合物质,通过煅烧获得NiCo_2O_4/C微球。采用SEM、XRD技术手段分析了NiCo_2O_4/C微球的形貌以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NiCo_2O_4/C微球直径约6.2μm,且微球由直径为50nm的纳米线构成。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测试Ni Co2O4/C微球的电化学行为及葡萄糖传感器性能,结果表明NiCo_2O_4/C微球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其灵敏度为544.75μA·m M-1·cm-2,线性响应范围为10~8620μM。
【学位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587.1;TB383.1;O657.1
【部分图文】:

示意图,生物传感器,原理,示意图


生物传感器原理示意图

示意图,葡萄糖传感器,酶类,示意图


图 1.2 三代酶类葡萄糖传感器示意图去的数十年中,人们通过许多实验以减少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缺的困扰是其稳定性与重复性不易控制并解决[27-28]。GOx 相对于e

示意图,葡萄糖传感器,纳米材料,示意图


图 1.3 合成 Co-TCPP/ MWCNTs@ Co-MOFs 纳米材料示意图及其葡萄糖传感器胡一平等人[30]制备了新型复合材料 Co-TCPP/MWCNTs@Co-MOFs,并将该用于葡萄糖检测,如图 1.3 所示。该材料是通过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金属有机框架(Co-MOFs)中,并利用金属卟啉(Co-TCPP)在生物体内的生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春梁;王永斌;孙越;周明皓;张娜;;基于巯基芘-石墨烯复合材料的非酶葡萄糖传感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2 胡一平;陕多亮;卢小泉;;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卟啉/多壁碳纳米管构建的新型葡萄糖非酶传感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6年06期

3 Genyan Hao;Wei Wang;Guofeng Gao;Qiang Zhao;Jinping Li;;Preparation of nanostructured mesoporous Ni Co_2O_4 and its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water oxidation[J];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2015年03期

4 马亮;侯丽珍;喻博闻;黄求来;刘俊;王世良;贺跃辉;;空心碳纳米球的可控制备[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年02期

5 崔振珍;殷好勇;赵红挺;聂秋林;;核壳结构氧化镍/碳微球的制备及葡萄糖传感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15年03期

6 王晓英;许思易;;光学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J];合成纤维工业;2014年06期

7 张兰;王星明;;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亚麻胶的单糖组成[J];食品与药品;2014年04期

8 王芹;冯景春;冯开;;气相色谱法及其应用[J];广东化工;2014年12期

9 侯代红;赖国松;张海丽;;树状聚合物功能化碳纳米管/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非酶葡萄糖传感应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余淑娟;张云怀;肖鹏;李小玲;蒙晓琴;杨雁南;;基于纳米铁氰化镍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电极的非酶葡萄糖传感器[J];分析化学;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贺泊;新型碳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2 林丽霞;机械球磨制备碳微球的工艺及相关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8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838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e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