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模型研究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87.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校正模型研究现状
1.2.1 多元线性回归
1.2.2 主成分分析
1.2.3 偏最小二乘回归
1.2.4 人工神经网络
1.2.5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2.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
2.1.1 近红外分子振动光谱
2.1.2 比尔-朗伯(Beer-Lambert)定律
2.2 无创血糖检测基础性问题研究
2.2.1 测量波长的选择
2.2.2 测量方式的选择
2.2.3 检测部位的选择
2.3 近红外无创血糖检测流程
2.4 近红外无创血糖检测模型评价指标
2.4.1 均方根误差
2.4.2 相对误差率
2.4.3 相关系数
2.4.4 克拉克误差网格
3 血糖近红外光谱信号检测系统
3.1 血糖近红外光谱信号检测系统的组成
3.2 近红外光谱数据有效性和重复性检验
3.2.1 实验数据的采集
3.2.2 近红外光谱数据有效性检验
3.2.3 近红外光谱数据重复性检验
4 基于PSO-2ANN的无创血糖检测模型设计
4.1 基本原理介绍
4.1.1 粒子群算法
4.1.2 人工神经网络
4.2 数据采集
4.3 传统ANN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4.3.1 传统ANN模型的建立
4.3.2 传统ANN模型的评价
4.4 PSO-2ANN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4.4.1 PSO-2ANN模型的建立
4.4.2 PSO-2ANN模型的评价
4.5 讨论
5 基于PCA-NARX的无创血糖检测模型设计
5.1 数据采集及分析
5.1.1 数据采集
5.1.2 数据相关性分析
5.2 基本原理介绍
5.2.1 主成分分析
5.2.2 非线性自回归网络
5.3 PCA-ANN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5.3.1 模型建立过程
5.3.2 预测结果
5.4 PCA-NARX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5.4.1 模型建立过程
5.4.2 预测结果
5.5 两个模型的对比分析
5.5.1 均方根误差
5.5.2 克拉克误差网格
5.6 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楠;侯铁珊;;基于NARX网络的人民币汇率预测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程权;杨方;王丹红;林振宇;邱彬;;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闽南乌龙茶品种的识别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3期
3 李庆波;黄政伟;;净信号预处理结合径向基偏最小二乘回归在血糖无创检测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2期
4 邓波;沈才洪;敖宗华;卢中明;;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窖泥聚类研究[J];酿酒科技;2011年08期
5 黄华;;基于SPSS的PCA-RBF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试验[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谢军;潘涛;陈洁梅;陈华舟;任小焕;;血糖近红外光谱分析的Savitzky-Golay平滑模式与偏最小二乘法因子数的联合优选[J];分析化学;2010年03期
7 李鹏飞;王加华;曹楠宁;韩东海;;BiPLS结合GA优选可见/近红外光谱MLR变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10期
8 张艳洁;杨艳芳;张文华;周志尊;;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模拟样品的试验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9 陈斌;邹贤勇;朱文静;;PCA结合马氏距离法剔除近红外异常样品[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方利民;林敏;;基于独立分量和神经网络的近红外多组分分析方法[J];分析化学;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振芳;光学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刘蓉;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信号构成和拾取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猛;基于遗传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加热炉建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2 谢志斌;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优化方法在血糖浓度预测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16年
3 马爽;基于PPG的无创血糖检测系统模型与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6年
4 吴云江;近红外无创血糖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邹达;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D];天津大学;2012年
6 曾博;基于分布式近红外多波长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无创血糖监测系统[D];兰州大学;2012年
7 王娟;基于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数据处理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8 赵博;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中的偶然相关及波长选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肖君;基于近红外三波长血糖检测系统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42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84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