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4 16:49
   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linically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CADM)作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少见亚型,常常合并间质性肺炎。根据起病的缓急,ILD分为急性快速进展间质性肺炎和慢性间质性肺炎,前者预后极度不佳。 目的: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9~2014年CADM合并ILD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预后不佳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33例经临床确诊的CADM合并ILD患者的症状、典型体征、免疫球蛋白、肺功能、治疗及转归等临床资料,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特征差异,Kaplan-Meier比较两组间生存率,并应用Cox多重回归分析寻找预后不佳预测因素。 结果:研究入组33例患者,其中女性29例,男性4例,中位发病年龄为49岁。临床症状:6/33例患者无明显肺部症状;眶周皮疹(28/33,占约84%)、Gottron征(32/33,占约97%)阳性率相对较高。抗核抗体、抗Jo-1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率偏低。18/22例患者肺功能检查提示肺通气、弥散功能受损,以弥散为主。死亡组/存活组对比分析发现:皮肤溃疡、发热、IgA升高、癌胚抗原异常率在两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未使用复方磺胺异嗯唑(SMZ-co)者死亡风险为使用者的9.46倍;在死亡亚组分析中发现,激素冲击治疗组(7/14例)中位生存时间为42天,未冲击治疗组(7/14例)为31天,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812)。 结论:CADM合并ILD患者死亡率高,自身抗体阳性率偏低,发热、皮肤溃疡、IgA水平升高为预后不佳的重要预测因素。复方磺胺异嗯唑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可能提高生存率,而激素冲击治疗可能对于延长生存时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R593.26;R563.1
【部分图文】:

抗核抗体,阳性率


自身抗体中:CADM合并ILD中抗核抗体(ANA)阳性率偏低,19/33例患者ANA阴性或1:20,仅2/33例该抗体高滴度阳性(1:160)(详见图1抗核抗体(ANA)阳性率)。而其他抗体中:1例抗RNP抗体阳性;1例抗组蛋白抗体;1例狼疫抗凝物、抗心碟脂抗体阳性;1例ENA (抗可溶性核蛋白抗体)阳性。与在PM/DM中抗Jo-1抗体阳性率较高不同的是,仅1/33例病人出现高滴度(+++)抗体阳性外,其佘病人均为阴性,而该例抗体阳性者具有技工手等临床特征。一半以上病人出现抗SSA抗体,滴度为+?+++,但患者口干、眼干症状不明显。 ANA鮮Bi: 40H MM,'图1抗核抗体(ANA)阳性率肌酸激酶(CK):除2/33病人高于正常值外(分别为192, 314U/L),其余病人在随访过程中CK均在正常范围内(正常值<171 U/L)。乳酸脱氢酶(LDH)、Y-谷氨酰转肽酶(Y-GT)、碱性破酸酶(ALP)等酶谱异常者增多。25/33例患者LDH高于正常值,平均为420U/1 (正常值<249U/L)。近一半病人中tM3T、ALP7

生存时间


分组图2生存时间/月亡组/存活组:两组变量间进行独立性、方差齐性、正态性检验,二分类变nsher精确检验。数值变量统计量为均数±标准差,釆用独立样本t检验05 )。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临床特征汇总如下(见表1):

使用时间,统计学意义,生存时间,函数


使用与未使用SMZ生存时间函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古金华;;无肌病性皮肌炎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医学;2014年01期

2 邹红梅;吉恒东;路峰;林静;郭维;刘冰心;;临床无肌炎皮肌炎并发肺间质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年12期

3 林辉;梁燕;王英;岑筱敏;尹耕;谢其冰;;典型皮肌炎或临床无肌炎皮肌炎并发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5期

4 汪泱;赵兰兰;陈晓梅;朱晔涵;;皮肌炎继发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临床荟萃;2014年03期

5 高瑛瑛;王雪琴;任云丽;郭强;;临床无肌炎皮肌炎伴急性/亚急性肺间质病变101例回顾性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1期

6 Duri Yun;Sarah L Stein;;Review of the 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of autoimmun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in pediatric patients[J];World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5年02期

7 张立;王强;;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相关的肺间质病变发(ILD)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华;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Lewis大鼠模型肺间质病变及其机制的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石强;调节性T细胞治疗多发性肌炎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3 陈芳;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预测因素及血清标志物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张寅丽;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肌炎特异性抗体的临床表型研究以及自身免疫性肌炎小鼠模型的建立[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舒缓;17例抗Jo-1抗体综合征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2 杨亮;皮肌炎/多发肌炎的胸部HRCT征象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丁雯霞;抗MDA5抗体在皮肌炎/多肌炎中的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13年

4 李薇;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70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870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5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