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科就诊患者36例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减重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2-12-05 21:42
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模式1~6个月的减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临床营养科门诊就诊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总能量减少500~800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50g/d;第二阶段,在原能量基础上逐步提高碳水化合物至120g/d;第三阶段,逐步提高能量,提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至正常推荐量。记录干预前、后患者胸围、腰围、臀围、腿围、臂围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患者采用1~6个月内的低碳水化合物减重干预后,BMI、胸围、腰围、臀围、腿围、臂围及腰臀比与干预前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患者减重干预后TG、TC、LDL-C、血尿酸的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 LCD模式是有效、可行的,是短期内满足患者减重需求的饮食模式。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入组患者:
1.2.2 干预方法:
1.2.2. 1 LCD模式的设计和实施:
1.2.2. 2 运动指导:
1.2.2. 3 行为指导:
1.3 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减重效果:
2.2 生化指标及合并症改善情况:
3 讨论
3.1 LCD模式的减重机制:
3.2 LCD模式的减重效果:
3.3 LCD的其他潜在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导个体平衡膳食结构[J]. 骆伟群,叶琳芬.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05)
本文编号:37104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入组患者:
1.2.2 干预方法:
1.2.2. 1 LCD模式的设计和实施:
1.2.2. 2 运动指导:
1.2.2. 3 行为指导:
1.3 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减重效果:
2.2 生化指标及合并症改善情况:
3 讨论
3.1 LCD模式的减重机制:
3.2 LCD模式的减重效果:
3.3 LCD的其他潜在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导个体平衡膳食结构[J]. 骆伟群,叶琳芬.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05)
本文编号:3710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371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