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对比研究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在骨质疏松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7-14 17:06

  本文关键词:对比研究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在骨质疏松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骨质疏松症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 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


【摘要】:目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重建髋关节功能方法,具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关节功能重建迅速、患者能早期下床等优点,适用于不能耐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然而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股骨质量差,股骨假体植入后缺乏足够的初始稳定性。假体容易在早期产生微动,诱发大腿处的疼痛并增加术后假体松动的发生率。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早期临床医师倾向应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随着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的出现,及其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尤其是采用了假体表面多孔处理技术及表面涂层技术等先进制备工艺,并完善假体形态学设计,同时开发了先进的假体材料,这都改善了假体的组织相容性,提高了假体的初始稳定性,使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采用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的临床观察,作者对比了两种假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手术中假体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回顾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其中,105例患者均为单侧初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均诊断为合并骨质疏松症。按术中使用股骨柄假体的不同将105例患者分为骨水泥假体组和非骨水泥假体组。其中,骨水泥假体组患者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60-79岁,平均为70.05±4.91岁;骨密度平均为0.762±0.107 g/cm2;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为59.21±6.76分;股骨颈骨折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11例。非骨水泥假体组患者49例:男20例,女29例;年龄58-82岁,平均为69.53±5.66岁;骨密度平均为0.773±0.076 g/cm2;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为56.69±7.32分;股骨颈骨折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6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11例。105例患者均由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指导功能锻炼。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及置换术后切口的引流量,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平均13.6±1.4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行Harris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将两组患者各自的术前与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比较,评价两种股骨柄假体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优良率,对比两组采用不同股骨柄假体进行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差异。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进行影像学评估(假体下沉、骨溶解、重度应力遮挡、异位骨化),进一步比较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结果:1.骨水泥假体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骨水泥假体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患者置换术后引流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骨水泥假体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Harris评分,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骨水泥假体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Harris评分,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骨水泥假体组和非骨水泥组假体患者的术后影像学评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使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均能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且临床疗效相近。采用不同的股骨假体术后引流量没有显著差异,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差别不大。所以,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不应仅局限于骨水泥型假体的应用,选择合适类型的非骨水泥型假体同样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时,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术较短的手术时间与对骨水泥毒性反应的规避,可作为非骨水泥型假体优先使用的参考因素。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 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7.4;R580
【目录】:
  • 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前言13-14
  • 资料和方法14-20
  • 1. 资料14-16
  • 1.1 临床资料14-16
  • 1.2 假体资料16
  • 2. 手术16-18
  • 2.1 术前准备16-17
  • 2.2 手术方法17-18
  • 2.3 术后处理18
  • 2.4 功能锻炼18
  • 3. 观察指标18-20
  • 3.1 手术时间18
  • 3.2 术后引流量18
  • 3.3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18-19
  • 3.4 影像学评估19-20
  • 4.统计学方法20
  • 结果20-22
  • 讨论22-27
  •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1
  • 综述31-38
  • 参考文献36-38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38-39
  • 致谢39-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译本《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出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0期

2 敬东;;骨水泥型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头下型骨折[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3 吴学永;胡军;卢志军;黄钟炼;于萌蕾;;骨水泥型、非骨水泥型及杂交型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率的系统评价[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王红川;蒋俊威;王永才;;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血肿的措施[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10期

5 蒋俊威,王红川,史可测,罗忠纯;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安装技术与防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体会[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2期

6 王裕民;李欣;王莉;郭学峰;胡玮;;骨水泥型Ⅰ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质丢失的早期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15期

7 胡孔足;卜海富;;55岁及以上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1年01期

8 谭传志;;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8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17期

9 陈刚,徐卫东;猝死与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型固定的关系[J];现代康复;2001年02期

10 戴士峰,于美文,周建伟,黄煌渊;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在成人先天髋脱位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颜斌;;骨水泥型人工全髋置换技术的临床疗效分析[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马立峰;郭艾;吴杰;李强;杨波;喻飞;王迪凡;;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陈旧股骨颈骨折[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雷云坤;刘伟;刘思波;;Gamma钉内固定,骨水泥型双极人工髋关节置换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老年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吴春晓;;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致肺栓塞的临床报告[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5 窦勇;周一新;褚亚明;柳剑;;非水泥股骨假体翻修时术中骨折的相关原因分析[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峰;对比研究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在骨质疏松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2 梁跃闯;骨水泥型长柄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3 刘雷;生物型与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李鹏;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刘晓奇;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41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541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1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