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MRI与DW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诊断价值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03:04
本文关键词:DCE-MRI与DW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诊断价值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类风湿性关节炎 活动性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一.病历资料: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科并按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RA诊断标准确诊的RA患者28例,男5,女23例,年龄为25-78岁,平均年龄53.5岁,临床诊断按照2009年ACR/EULAR新制定的活动性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分组,活动组18例,稳定组10例。二.MRI成像技术:(一)扫描参数:Siemens MAGNETOM Verio 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及表面线圈,行常规MR(T_1WI、FS-T2WI、FS-PDWI)。然后行DWI扫描:采用FSE序列,b值取0和800s/mm2,重复时间2875.0 ms,回波时间70.6 ms,扫描层厚1.5mm,扫描视野216×216,频率编码0,相位编码90,激励次数4.0。采用三维内插快速反转梯度回波序列T_1-3D-VIBE,并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对比剂Gd-DTPA,注射流率2.5ml/s,剂量为0.1mmol/kg,一次采集时间为10s,共采集35个时相,时间为350s。(二)DCE-MRI及DWI图像后处理:1.DCE-MRI的图像后处理:运用syngo工作站Functool功能软件获得一组动态增强图像,在滑膜增厚并且强化比较明显的区域划定三个感兴趣区(ROI),获取时间-信号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并检测早期强化率(EER)、平均强化率(AER)、最大强化率(MER)及达峰时间(TTP),并取平均值;2.DWI图像后处理:选择b值=800的DWI图像,于滑膜增厚明显并且呈高信号的区域划定三个ROI,将三个ROI复制到对应的ADC图像上,获取ADC值,并计算其平均值。三.观察指标:(一)RA的常规MRI表现1.形态改变:出现滑膜增厚、关节积液、骨质破坏及腱鞘增厚的例数;2.信号改变:出现T_1WI、脂肪抑制T2WI、PDWI、DWI及DCE-MRI序列上的信号改变的例数(二)RA的DCE-MRI表现1.TIC类型2.DCE-MRI的早期强化率(EER)、平均强化率(AER)、最大强化率(MER)、达峰时间(TTP)(四)DWI的ADC值四.统计学方法(SPSS17.0软件,P=0.05):(一)DCE-MRI的EER、AER、MER及TTP在RA活动组、稳定组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并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其与抗CCP、CRP、ESR及DAS28的相关性;(二)ADC值在RA活动组与稳定组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并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其与抗CCP、CRP、ESR和DAS28及DCE-MRI的EER、AER、MER、TTP的相关性;(三)对DCE-MRI的EER、AER、MER、TTP及DWI的ADC值的阈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的鉴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统计学分析;DCE-MRI血流动力学参数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运用配对Z检验。结果:一、RA的常规MRI表现(一)RA的MRI形态改变:1.滑膜增厚:活动组18例及稳定组10例RA滑膜表现均为条带状或结节状增厚;2.关节积液:活动组12例及稳定组7例RA中出现关节间隙内斑片状或弧形异常改变,边界欠清晰;3.骨质破坏:活动组18例及稳定组9例RA出现双腕及双手骨质边缘局灶性缺损,呈隐窝状;4.腱鞘增厚:活动组18例及稳定组8例RA出现腱鞘增厚;冠状面上呈斑片状,横断面上呈结节状或弧形改变;(二)RA的MRI信号改变:1.滑膜异常信号改变:(1)活动组:T_1WI等信号13例、低信号5例;T2WI稍高信号6例、高信号12例;PDWI稍高信号8例、高信号10例;DWI高信号15例、稍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明显强化18例;(2)稳定组:T_1WI等信号9例、稍高信号1例;脂肪抑制T2WI、PDWI高信号9例、稍高信号1例;DWI高信号6例、稍高信号4例;增强扫描明显强化6例、中度强化4例;2.关节积液信号改变:(1)活动组:T_1WI低信号7例、等信号5例;脂肪抑制T2WI、PDWI高信号12例;增强扫描轻度强化12例;(2)稳定组:T_1WI低信号5例、等信号2例;脂肪抑制T2WI、PDWI高信号7例;增强扫描轻度强化7例;3.骨髓区异常信号改变:(1)活动组:T_1WI等信号5例、稍低信号13例;脂肪抑制T2WI、PDWI均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2)稳定组:T_1WI等信号3例、稍低信号7例;脂肪抑制T2WI、PDWI均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4.骨质破坏异常信号改变:(1)活动组:T_1WI低信号10例、等信号8例;脂肪抑制T2WI、PDWI高信号12例、稍高信号6例;增强扫描明显强化17例、中度强化1例;(2)稳定组:T_1WI低信号2例、等信号7例;脂肪抑制T2WI、PDWI高信号2例、稍高信号7例;增强扫描明显强化7例、中度强化2例;5.腱鞘异常信号改变:(1)活动组:T_1WI上低信号18例,脂肪抑制T2WI、PDWI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8例、中度强化10例;(2)稳定组:T_1WI上低信号8例,脂肪抑制T2WI、PDWI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6例、中度强化4例;二、RA的DCE-MRI表现(一)RA的TIC类型:活动组患者中TIC呈速升-平台型15例,呈速升-缓降型3例;稳定组中TIC呈缓升-平台型8例,缓慢上升型2例;(二)DCE-MRI的EER、AER、MER及TTP在两次测量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三)DCE-MRI的EER、AER、MER及TTP在RA活动组与稳定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四)DCE-MRI的EER、AER、MER与DAS28呈正相关;TTP与DAS28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r最大,为-0.74;抗CCP与MER相关系数最大,为0.44;ESR与TTP相关性系数最大,为-0.52;CRP与MER相关性系数r为0.38。三、RA的DWI表现(一)ADC值两次测量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二)ADC值在RA活动组、稳定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ADC值与抗CCP、CRP、ESR和DAS28以及DCE-MRI的EER、AER、MER、TTP均有相关性;其中ADC值与EER相关系数r最大;ADC值与DAS28相关性较好(r=-0.58),且相关系数r值大于抗CCP、CRP、ESR。四、应用DCE-MRI及DW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的诊断效能:DCE-MRI的EER、AER、MER、TTP及DWI的ADC值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5,渐进Sig0.05,均具有很好诊断效能;EER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72、诊断阈值为0.79、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0%;ADC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诊断阈值为1.81×10-3mm2/s、敏感度为100%、特异度89%。ADC值与DCE-MRI的EER、AER、MER、TTP之间曲线下面积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Z1.96,P0.05)。结论:一、DCE-MRI的定量参数EER、MER、AER、TTP可以用于判别RA的活动性,其中EER对RA活动性诊断效能最高,诊断阈值为0.79、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0%;二、DWI的ADC值可以用于判别RA的活动性,诊断阈值为1.81×10-3mm2/s、敏感度为100%、特异度89%,其对RA活动性的诊断效能低于EER,但高于MER、AER、TTP;三、DCE-MRI可以从血流动力学角度间接反映RA活动性,而对于不能耐受钆增强对比剂的患者则可以运用DWI从滑膜水分子弥散受限角度间接反映其活动性,弥补了DCE-MRI的不足,保证了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类风湿性关节炎 活动性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5.2;R593.22
【目录】:
- 摘要7-12
- Abstract12-17
- 前言17-18
- 材料与方法18-21
- 一、一般资料18
- 二、MR 成像技术18-20
- 三、观察指标20
- 四、统计学方法20-21
- 结果21-33
- 一、RA 的常规 MRI 表现21-28
- 二、RA的DCE-MRI表现28-30
- 三、RA的DWI表现30-31
- 四、应用DCE-MRI及DW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的诊断效能31-33
- 讨论33-35
- 一、DCE-MRI用于RA活动性的诊断价值33-34
- 二、DWI用于RA活动性的诊断价值34
- 三、应用DCE-MRI及DWI对RA活动性诊断价值34-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综述38-47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附录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薛太平;;影像学诊断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年08期
2 曾伟科;莫颖倩;张翔;段小慧;陈乐锋;马剑达;戴冽;沈君;;动态增强MRI定量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炎症活动度的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5年06期
3 陈基明;翟建;张峥嵘;吴琛;丁治民;;动态增强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3期
4 张慧博;刘敏;王丽;蒋涛;司丽芳;翟仁友;白荣杰;;手及腕关节MRI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3年45期
5 陈悦熙;张芳;沈君;;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MRI弥散加权成像与滑膜病理相关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22期
6 刘霞;李绪斌;洪楠;杜湘珂;;改良MRI评分系统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的临床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0年02期
7 张建新;李俊峰;王峻;马强;牛金亮;李晓君;谢维娜;郑洁;靳宏星;;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部关节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565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5659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