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肥胖易感性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酪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肥胖易感性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酪氨酸蛋白激酶-2 基因 超重/肥胖 单体型 遗传风险 交互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2(Janus kinase-2,JAK2)基因多态性与肥胖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并阐述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肥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对象与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农村糖尿病、肥胖及生活方式(RuralDiab)”研究中抽取年龄18-74岁常住农村居民1921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体重正常者680人(35.40%),超重者779人(40.55%),肥胖者462人(25.05%)。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样标本采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空腹血糖、血脂谱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磁珠法对全血基因组DNA进行提取,JAK2基因多态性位点分型采用Taqman荧光探针的方法。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OR值和调整后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以上分析均采用SAS9.1软件完成;采用R软件对位点间的单体型进行分析;运用多因子降维模型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基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1.JAK2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体格测量及生化指标的关联:对于位点rs3780378,腰身比和腰臀比在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位点rs7847294,腰围、腰身比和腰臀比在各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位点rs2230724,BMI、腰围、腰身比和腰臀比在各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位点rs7847294,甘油三酯在三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位点rs2149556,总胆固醇在三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位点rs2230724,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三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JAK2基因多态性与肥胖易感性的关系: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脂饮食、蔬菜水果摄入以及体力活动因素后,对于位点rs7847294,含有突变杂合基因型(CA)人群发生超重的危险性是含野生纯合型基因型(CC)人群的1.376倍(OR=1.376,95%CI:1.086-1.743);对于位点rs2230724,含有突变杂合基因型(AG)人群发生超重的危险性是含野生纯合型基因型(AA)人群的1.469倍(OR=1.496,95%CI:1.104-2.027)。3.单体型分析:单体型TCTAC在总人群的频率最高,为0.337。在调整了性别、吸烟、饮酒、高脂饮食、蔬菜水果摄入、体力活动等因素后,与TCTAC单体型相比,TCTGC单体型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升高(OR=1.066,95%CI:1.004-1.288)。4.遗传风险评分分析:处于风险组四分之二组和最高风险组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分别是是最低风险组的1.381倍和1.610倍,BMI和腰围在各风险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含有rs2230724突变基因型(GG+AG)同时高脂饮食的人群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是含野生纯合基因型(AA)同时正常饮食人群的2.210倍(95%CI:1.523-3.026)。结论JAK2基因rs7847294和rs2230724位点多态性与超重发生风险存在关联。JAK2基因五个位点的单体型及加权遗传风险评分与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存在关联。位点rs2230724与高脂饮食在超重/肥胖的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
【关键词】:酪氨酸蛋白激酶-2 基因 超重/肥胖 单体型 遗传风险 交互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8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1-12
- 引言12-14
- 1 材料与方法14-22
- 1.1 材料14
- 1.1.1 主要仪器14
- 1.1.2 主要试剂14
- 1.2 方法14-22
- 1.2.1 研究对象与样本量估计14-15
- 1.2.2 调查内容与方法15-16
- 1.2.3 生化指标的检测16
- 1.2.4 资料整理与疾病诊断16-17
- 1.2.5 基因组DNA的提取17
- 1.2.6 JAK2基因多态性位点的选择17-18
- 1.2.7 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18
- 1.2.8 基因分型图谱18-20
- 1.2.9 质量控制20
- 1.2.10 统计分析20-22
- 2 结果22-35
-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22-23
- 2.2 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分析23
- 2.3 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验23-24
- 2.4 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体格测量及生化指标的关联24-27
- 2.4.1 基因多态性与体格测量指标的关联24-26
- 2.4.2 基因多态性与生化指标的关联26-27
- 2.5 基因多态性与超重和肥胖易感性的关联27-30
- 2.6 基因位点单体型与疾病的关联30
- 2.7 遗传风险评分30-33
- 2.7.1 遗传风险评分与超重及肥胖的关系30-32
- 2.7.2 加权遗传风险评分与肥胖和超重的关系32-33
- 2.8 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33-35
- 3 讨论35-41
- 3.1 JAK2基因多态性与体格测量与生化指标的关系36-37
- 3.2 JAK2基因多态性与肥胖易感性的关系37-38
- 3.3 位点间的联合分析38-39
- 3.4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39-40
- 3.5 研究的优点以及局限性40-41
- 4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5
- 综述 JAK2基因及环境因素与肥胖相关性研究进展45-56
- 参考文献52-56
- 个人简历56-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婧,潘玉春,李亦学,石铁流;人类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单体型的分析及应用[J];遗传学报;2005年08期
2 耿茜,蒋玮莹;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及其意义[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年01期
3 梁立智,李云,王延光;由志愿者的隐忧伦理反思国际“单体型图”计划[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02期
4 陈慧峰;林丽娜;李文;罗洁;张树江;万建新;林忠宁;陈雯;林育纯;;广东人群PP2A-Aα亚基基因5′-侧翼区单体型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5 杨志章,,吴雄文,吴锋,姜晓丹,刘敏,张文杰,赵修竹;HLA中部区域多态性反映单体型遗传保守性[J];免疫学杂志;1996年02期
6 甄建新;何柳媚;王大明;徐筠娉;邓志辉;;中国南方汉族人群KI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S1期
7 左玲郡;王克胜;罗星光;;双体型-同源染色体中配对的单体型对 在基因-疾病中的关联分析中的应用(英文)[J];上海精神医学;2014年03期
8 胡劲松,党娜娜,黄辰,宋土生;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年03期
9 杨剑豪;刘[?;孙瑛;谢军华;郑皆炜;陆瑶;杜可明;;5186例上海汉族无关脐带血HLA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12期
10 杜胜军;惠汝太;;关联性研究中的单体型分析[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莎莎;张婷;郑静;吕建新;管敏鑫;;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相关的线粒体DNA继发突变[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邓立彬;高扬;马素芳;张悦正;康健;曾长青;;应用单体型图进行疾病相关基因和基因组结构变异的定位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发育、遗传和疾病”研讨会论文汇编集[C];2007年
3 陈慧峰;林育纯;林丽娜;李文;罗洁;张树江;万建新;陈雯;林忠宁;;广东汉族人群PP2A-Aα亚基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的单体型分析[A];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4 徐新娟;梁晓慧;陈玉岚;珠勒皮亚;李素华;;VEG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新疆维吾尔族长寿的关联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聂晶;胡扬;何子红;李燕春;衣龙燕;许春燕;王海燕;;VEG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体型与杰出有氧运动能力的关联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6 陈慧峰;林育纯;张树江;李晓杰;罗洁;林丽娜;李文;胡耀明;陈雯;林忠宁;;PPP2R1A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对其不同单体型转录功能活性影响[A];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林育纯;陈慧峰;方飞;林丽娜;陈雯;凌文华;Baitang Ning;Fred F Kadlubar;林忠宁;;磺酸基转移酶1A1基因启动子区SNPs位点单体型及其功能分析[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孙瞳;高扬;谭文;马素芳;张雪梅;王永岗;张清润;郭永丽;赵丹;曾长青;林东昕;;染色体11q22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簇单体型与肺癌发生发展风险(英文)[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C];2006年
9 张继红;吴凌云;王勇;李珍萍;章祥荪;;由基因型SNP数据推断相应单体型的Markov链统计方法(英文)[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4年
10 侯玲;刘杰;李鑫;丁镌;孙建华;赵国庆;;黑龙江地区蒙古族HLA-A、B、DRB1等位基因及单体型的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李雪墨 李斌;单体型图破解人类基因组奥秘[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科学家将合力绘制人类基因组遗传整合图中国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3 张荔子 张清润;注释“天书”[N];健康报;2006年
4 张荔子;血样有助于破解遗传之谜[N];大众卫生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贾婧;寻找致病基因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金矿”[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颖;单体型和基因型问题的优化模型和算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王涛;中国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3 张永彪;中国6个民族群体HLA区域内TNF基因簇的核苷酸变异和单体型多态性[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 武金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HTPAP单体型与肝癌转移潜能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8年
5 梁晓慧;TERT、VEG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新疆维吾尔族长寿的关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6 余志杰;Tim-3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AML的关联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张强锋;单体分型和单体型频率估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谢民主;单体型组装问题参数化建模及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栩宁;基于单体型的致病基因区域发现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彦坤;高通量测序检测榕小蜂COI基因异质性及其对分子鉴定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3 解惠坚;PPARα/δ/γ单核苷酸多态性及交互作用与脂蛋白(a)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海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γ单核苷酸多态性与TG/HDL-C比值、LDL-C/HDL-C比值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赵明晓;基于分割策略的生物单体型数据推导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张路宁;酪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肥胖易感性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6年
7 杨镨捚;多倍体单体型重建算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牛红;利用单体型进行中国西门塔尔牛全基因组选择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9 王兆灿;K单体型重建算法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罗锋;基于图论的单体型重建算法设计和可视化实验平台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30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630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