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27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1 18:23

  本文关键词:27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百草枯中毒 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 白细胞计数 服毒量


【摘要】:目的:对可能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早期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早期评估病情的危重程度、判断中毒患者预后及临床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降低病死率。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并符合入选标准的27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男性135例,女性137例)。入院1小时内对患者地区、性别、年龄、服毒量、饮酒与否进行登记,就诊1小时内抽血检测毒物浓度、血常规、生化、凝血等,登记毒检浓度、白细胞计数、CKMB、LDH、ALT、AST、血钾、阴离子间隙、CO_2结合力、肌酐、尿素氮、血糖、血淀粉酶、白蛋白、血钠、血钙、PT、APTT等,30天随访预后情况,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分两步进行,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其结果用卡方检验或行乘列表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用Student-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描述,其结果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其次,进行多因素分析,以预后结果为因变量,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向后逐步法(Backward:LR)比较患者预后与上述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对独立指标建立ROC生存曲线,评价各指标对死亡的预测意义。检验结果均设定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共272例,其中男性135例,女性137例;年龄分布:年龄14至89岁,年龄14至20岁24例,21至30岁111例,31至40岁56例,41至50岁35例,51至60岁37例,60岁9例,仅存活1例;地区分布:石家庄78例,占总发病人数28.7%,保定70例占总25.7%,衡水40例,占14.7%,邢台42例,占15.4%,沧州18例,占6.6%;邯郸16例,占5.9%,廊坊、承德、外省(山东1例、山西2例、河南1例)分别有3例、1例、4例,分别占1.1%、0.4%、1.5%。2对于百草枯中毒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饮酒与否、服毒量、毒检浓度、白细胞计数、CKMB、LDH、ALT、AST、血钾、阴离子间隙、CO_2结合力、肌酐、尿素氮、血糖、血淀粉酶等15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白蛋白、血钠、血钙、PT、APTT等6个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3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服毒量、毒检浓度、饮酒与否、白细胞计数、CKMB、ALT、血钾、肌酐、血糖为早期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4对独立风险因素建立ROC曲线后,发现曲线下面积最大的为白细胞计数:0.783,截距点为14.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64和0.804。结论:1对于百草枯中毒患者,饮酒与否、服毒量、毒检浓度、白细胞计数、CKMB、LDH、ALT、AST、血钾、阴离子间隙、CO_2结合力、肌酐、尿素氮、血糖、血淀粉酶等15因素在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2服毒量、毒检浓度、饮酒与否、白细胞计数、CKMB、ALT、血钾、肌酐、血糖为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3根据预后风险因素早期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给予个性化合理化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和避免药物副作用方面可能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 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 白细胞计数 服毒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95.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英文缩写9-10
  • 前言10-11
  • 材料与方法11-13
  • 结果13-14
  • 附图14-15
  • 附表15-19
  • 讨论19-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30
  • 综述 急性百草枯中毒研究进展30-41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42
  • 个人简历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甲子;陈昕明;刘志;;百草枯中毒患者预测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年08期

2 曹莉;;百草枯口服中毒洗胃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年04期

3 莫军;陈晓兵;许铁;王言理;刘克喜;;强化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百草枯清除率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5年08期

4 史晓峰;张s,

本文编号:657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657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9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