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蛋白激酶C与内皮素系统、核因子-kB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9:06

  本文关键词: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蛋白激酶C与内皮素系统、核因子-kB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蛋白激酶C 内皮素系统 核因子-kB


【摘要】:目的:观察在糖尿病早期阶段视网膜内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及各亚型蛋白表达的情况,并连续动态观察糖尿病早期状态下视网膜内皮素(endothelin,ET)系统及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k B)的表达变化。观察非选择性PKC抑制剂GF109203X对视网膜内ET系统及NF-k 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PKC在糖尿病早期诱导视网膜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rague Dawley(SD)大鼠为实验对象,使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2周病程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PKC活性。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og,WB)检测12周病程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相关PKC亚型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不同病程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ET系统和NF-k B p65 m RNA的表达情况。对12周病程的糖尿病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不同浓度(10-5mol/L、10-6mol/L、10-7mol/L)的非选择性PKC抑制剂后,运用QRT-PCR检测ET系统及NF-k B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12周病程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内细胞膜组份的PKC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浆组份的PKC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2、12周病程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KC-α、β1、β2、δ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PKC-β1、β2最为明显,PKC-ε无明显变化(P0.05)。3、在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组织内ETs及NF-k B的m 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其中ET-1及NF-k B在2周既已出现明显升高,ET-3及ET-A在第4周检测出m RNA表达水平的升高,而ET-B m RNA的升高出现在第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对12周病程的糖尿病大鼠进行玻璃体注射10-5mol/L、10-6mol/L、10-7mol/L的PKC抑制剂后,视网膜内ETs及NF-k B p65 m RNA表达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反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在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组织内即已出现PKC的激活及ETs、NF-k B表达的增加。2、PKC抑制剂GF103209X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视网膜内ETs及NF-k B的表达,且成剂量依赖性反应。3、在糖尿病早期阶段PKC可能通过破坏ET系统及NF-k B的平衡状态从而诱导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细胞的损伤。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蛋白激酶C 内皮素系统 核因子-kB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87.2;R77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中英文缩略词表9-11
  • 第1章 引言11-15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15-29
  • 2.1 主要材料与试剂15-17
  • 2.1.1 实验动物15
  • 2.1.2 主要试剂和产地15-16
  • 2.1.3 主要仪器设备和产地16-17
  • 2.2 实验方法17-29
  • 2.2.1 常用试剂的配制17-19
  • 2.2.2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19
  • 2.2.3 ELISA测定视网膜内PKC活性19-21
  • 2.2.4 Western Blot测定视网膜内PKC亚型21-24
  • 2.2.5 视网膜HE染色24-25
  • 2.2.6 QRT-PCR检测视网膜内ET系统及NF-k B的mRNA表达水平25-27
  • 2.2.7 PKC抑制剂GF109203X干预27-28
  • 2.2.8 统计方法28-29
  • 第3章 结果29-35
  • 3.1 组间基本情况的比较29-30
  • 3.2 视网膜HE染色结果30-31
  • 3.3 PKC活性的比较31
  • 3.4 PKC亚型的表达情况31-32
  • 3.5 不同时间点视网膜内ETs及NF-k B p65 mRNA的表达情况32-34
  • 3.6 不同剂量GF109203X处理后ETs及NF-k B p65 mRNA的表达34-35
  • 第4章 讨论35-42
  • 4.1 PKC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35-37
  • 4.1.1 DAG/PKC信号通路35-36
  • 4.1.2 PKC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化36-37
  • 4.2 PKC、ET系统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37-38
  • 4.3 PKC、NF-k B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38-40
  • 4.3.1 NF-k B38-39
  • 4.3.2 PKC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组织中NF-k B的影响39-40
  • 4.4 总结40
  • 4.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40
  • 4.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40-42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2-43
  • 5.1 结论42
  • 5.2 展望42-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50
  • 附图50-5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3-54
  • 综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系统综合性治疗进展54-64
  • 参考文献60-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国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视网膜病的严重性有关[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2 王伟琴;;血小板与视网膜病[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3 李玉琴,宁宏;干扰素性视网膜病[J];日本医学介绍;1995年03期

4 曹向阳;黎蕾;;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血视网膜屏障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年02期

5 车松天;王桂云;隋桂琴;李旭;;微量全氟加萘对家兔视网膜毒性作用的剂量关联性[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6 汤国雄;;二硫化碳引起视网膜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二硫化碳接触水平与视网膜病的发展[J];广医通讯;1977年03期

7 Mark.O.M.Tso;张惠容;;血—视网膜屏障的病理[J];眼科新进展;1983年02期

8 管怀进;视网膜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南通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9 徐国兴;;视网膜病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4年02期

10 邓娜,王学民,曹红宝;人体视网膜图像的提取[J];医疗卫生装备;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戴仪;王一雪;石文静;陈超;;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氧诱导视网膜病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2 范玉华;陈玲;曾进胜;裴中;;遗传性内皮细胞病伴视网膜病、周围神经病和脑病-病例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丁格林;丁乡客;苏红玉;;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附11例报告)[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4 向圣锦;郜忠海;林宝仁;黄新平;;Coats病临床特征分析[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2008继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廖品正;;中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学东;李波;;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郑晓春;传统矫正儿童近视方法欠妥[N];科技日报;2002年

2 郭卿哲;何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胡永秋;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可能引起眼疾和失明[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4 网侃;戴近视镜不是矫正近视的正确方法[N];市场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白轶南;早期症状不重视 待到治疗已无望[N];保健时报;2005年

6 刘国信;给婴儿拍照不宜用闪光灯[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谢明霞;用药谨防眼睛受伤害[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礼彬;CX3CL1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光损伤视网膜的保护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蓉;早产对大鼠视网膜发育及氧诱导视网膜病变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陈虹霞;532nm激光对兔视网膜生物效应的实验及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4 杨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基础和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5 石文静;吸氧和血管生长因子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发病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玉环;不同吸氧方式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6年

7 刘新玲;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定量蛋白质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8 孙康明;高性能视网膜修复芯片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范聪;抗VEGF药物贝伐单抗对视网膜安全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刘燕;不同光环境对兔眼球发育的影响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炀;FoxO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和视网膜内皮细胞IL-1β诱导的自刺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郑州大学;2015年

2 李晓琴;炎症对大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章薇;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多肽对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病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D];复旦大学;2014年

4 黄海香;红景天对模拟高海拔缺氧的大鼠视网膜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5 邢薇;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蛋白激酶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D];承德医学院;2015年

6 姚微微;抗CXCR4单克隆抗体对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及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D];桂林医学院;2015年

7 冀璐;2型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管径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章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蛋白激酶C与内皮素系统、核因子-kB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9 刘飞;基于单目视觉的视网膜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10 蔺涛;脂联素及其受体在正常人和1型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08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808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7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