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食物不耐受相关性初探
发布时间:2017-09-12 05:21
本文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食物不耐受相关性初探
【摘要】: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可引起多系统受损的自身免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病程长、难治疗、易复发、预后差。本病全球患病率约30-50/10万人,我国的患病率约为70-100/10万人,好发于20-40岁中青年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9。SL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多考虑与遗传、环境、性激素等多方面有关。目前研究结果显示,SLE的发病可能是具有遗传倾向的易患病个体受到外界环境、激素、感染等多方面刺激和影响,自身耐受性受到破坏,自身免疫调节紊乱而引发疾病。其核心是抑制性T细胞异常出现较早、B细胞多克隆激活,导致自身抗体产生增多,特别是抗核抗体、抗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等。这些抗体与其相对应的抗原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后,在关节、血管、肾小球基底膜等处沉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和发展。SLE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持续的低热或反复高热、乏力、关节痛伴肌肉痛,皮肤表现有面部蝶形红斑、眶周水肿、掌指丘疹样毛细血管扩张、脱发,累及粘膜者出现糜烂、溃疡,肾脏、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均可受累,其中超过半数的SLE患者会出现狼疮性肾炎,是SLE最常见并且是最严重的内脏病变。SLE的预后与病情能否控制密切相关。因此,减少复发对SLE患者至关重要。引起SLE复发的因素目前仍不明确,国内研究认为,抗Sm抗体阳性患者、感染、不规则使用治疗药物、妊娠、负性生活刺激(失业、离异、亲友去世等)、日晒等因素均可能引起SLE复发。食物是维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但其造成的机体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05年英国最先报道了食物与慢性病的关系,现研究发现食物可以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症状,该发现为疾病的研究诊治提供了新思路。约有5%的成年人和8%的儿童可因食物不耐受出现症状,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研究认为,食物不耐受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其形成机制是被摄入人体消化系统的一些食物,由于机体某种酶的缺乏,致使摄入的这些食物无法被化解为易于机体吸收的氨基酸、甘油和单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在淋巴组织内被当成有害物质识别,诱导机体发生保护性免疫反应,体内出现针对这些有害物质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与某些食物成分形成免疫复合物。其中,大分子免疫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而清除,小分子免疫复合物通过肾脏滤过后排出体外,而中分子免疫复合物由于无法通过肾脏过滤系统,在血管中长期存在,阻塞了肾脏的过滤系统,进一步诱发肾小球滤过压增高,继而引起继发性高血压、血管壁扩张、胆固醇沉积,从而激发相关疾病。作为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症状上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及其相像,但是特异性IgE检测又常无阳性结果,4-5种甚至更多种食物不耐受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出现,且症状常非即发型,多在进食后几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出现,非消化道部位也可能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由于食物不耐受的隐秘性,患者仍会继续摄入不耐受食物,持续的摄入不耐受食物会不断产生免疫复合物,这些物质不断在肾小球滤过膜沉积,加重原有症状的同时造成免疫负荷超载,加重炎症反应,诱发多系统疾病,例如肥胖、高血压、肾炎、皮疹、慢性腹泻、头痛或偏头疼。有研究指出,IgG与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中的IgG高亲和力受体结合诱发变态反应,导致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和花生四烯酸等代谢产物,进一步诱发血管扩张、心律失常和哮喘等多系统症状。通过对2567名高度可疑食物不耐受患者的调查研究,英国YORK营养实验室认为,食物不耐受可导致全身各个系统的症状,包括:(1)消化系统:反胃、腹胀、腹痛、腹泻、口气大、消化道溃疡(2)皮肤症状:湿疹、荨麻疹、皮肤淀粉样变、痤疮(3)神经系统;焦虑、忧郁、注意力涣散、暴躁易怒、坐立不安(4)呼吸系统: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鼻窦炎(5)肌肉骨骼:关节炎、关节痛(6)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异常(7)心血管系统:胸部疼痛、高血压、心律不齐、心率过快(8)其他:体重快速变动、高血糖、肥胖、磨牙等。需注意的是,食物不耐受不包括以下情况:细菌、病毒、霉菌、化学毒物、刺激性食物的毒性反应以及对某种食物的主观拒绝心理反应。由于食物不耐受通常无典型症状,无明显特异性,无十分明确的临床资料,因此食物不耐受患者的自我诊断具有一定难度。目前,主要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食物IgG抗体来反映食物不耐受情况。现有的技术已经可以检测90余种食物的IgG,包括动物食品、谷类、薯类、豆类、蔬菜水果等。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食物不耐受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和消化系统疾病。食物不耐受与SLE有诸多相似之处。两者均为免疫复合物型免疫性疾病;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都与本病的发病有关;在发病机制上两者也有相似点,都是在补体的介入下,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管、肾小球等部位的免疫复合物诱发急慢性炎症甚至组织坏死;两者都是首先以皮肤损坏、口腔溃疡为主要表现,都可出现全身系统疾病。值得关注的是,食物不耐受与SLE一样存在性别差异:两者均为女性发病率高。大量临床实践发现病情的复发、加重可能与食物有关系。目的: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初步了解、探讨SLE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研究方法:SLE组30例,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皮肤科住院确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全部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CR)2009年修订的SLE分类诊断标准或符合SLE复发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例,女性28例,年龄18-42岁,平均32.6岁。病程3月-6年,平均16.2月。正常对照组选取无免疫性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无近期感染和肿瘤或疑似肿瘤的健康体检者30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28例,年龄19-45岁,平均32.8岁。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人员血清中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浓度。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时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分类变量采用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7种食物血清IgG抗体浓度检测结果SLE组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浓度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蛋白/蛋黄牛奶大豆虾小麦鳕鱼牛肉。对照组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浓度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蛋白/蛋黄牛奶虾大豆小麦鳕鱼牛肉。两组别对食物不耐受的排序大致相同,SLE组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SLE组蛋白/蛋黄、小麦、鳕鱼3种食物的血清IgG抗体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7种食物血清IgG阳性率比较SLE组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小麦(70%)、虾(63.3%)、蛋白/蛋黄和鳕鱼(60%)、大豆(56.6%)、牛奶和牛肉(53.3%)。健康对照组则依次是蛋白/蛋黄和牛奶(53.3%)、虾和小麦(50%)、鳕鱼(46.6%)、大豆(43.3%)、牛肉(36.7%),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0名SLE患者中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全部阴性者1例(3.33%),余下的29例阳性结果者中,1项食物IgG阳性者0例,2项阳性者4例(13.3%),3项阳性者5例(16.7%),4项阳性者6例(20%),5项阳性者8例(26.7%),6项阳性者5例(16.7%),7项阳性者1例(33.3%),总阳性率96.7%。30名健康对照者中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全部阴性者0例,1项阳性者4例(13.3%),2项阳性者6例(20%),3项阳性者4例(13.3%),4项阳性者8例(26.7%),5项阳性者8例(26.7%),6项和7项0例,总阳性率100%。两组比较,除了1项阳性和6项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8和0.020均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名SLE组患者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检测的210项结果中,0级(50 U/m1)有85例(40.4%),+1级(50-100 U/m1)有106例(50.5%),+2级(100-200U/m1)有12例(5.7%),+3级(200 U/m1)有7例(3.3%),总体阳性结果共125例(59.5%)。30名健康对照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中,0级有110例(52.3%),+1级有94例(44.8%),+2级有5例(2.4%),+3级有1例(0.5%),总体阳性结果共100例(47.6%)。阳性率总体比较,SLE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SLE组+3级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食物不耐受在人群中广泛存在。2、蛋白/蛋黄、小麦、鳕鱼3种食物不耐受在SLE的病情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3、SLE与可能与食物不耐受种类有关联,可能存在食物不耐受种类越多,SLE发病或复发可能性越大。4、SLE可能与食物不耐受的严重程度相关,食物不耐受IgG检测阳性结果的等级越高,SLE发生的几率越大。5、SLE患者应对特异性检测阳性的食物采取少食或禁食以缓解SLE病情。6、本次研究样本量不大,检测的食物种类不多,因此,食物不耐受在SLE的病情进展中所起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食物不耐受 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93.241
【目录】:
- 摘要3-8
- ABSTRACT8-16
- 前言16-30
- 材料与方法30-34
- 1. 材料30-32
- 2. 方法32-34
- 结果34-37
- 1. 两组7种食物血清IgG抗体浓度检测结果34-35
- 2. 两组7种食物血清IgG阳性率比较35-37
- 讨论37-43
- 结论43-44
- 小结44-45
- 参考文献45-51
- 攻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1-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洁;以医院为基础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时空分布及相关气候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35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8353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