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4对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miR-24对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iR-24 糖尿病 颈动脉 球囊损伤 抑制 细胞增殖 内膜增生
【摘要】:目的:研究过表达miR-24对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约170g)喂以高糖高脂饲料4周,继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45mg/kg)单次腹腔注射,STZ注射3d/7d后,尾静脉测大鼠空腹血糖,评价糖尿病大鼠模型(空腹血糖≥16.7 mmol/L,造模成功)。诱导建立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颈动脉球囊损伤+生理盐水注射组(PBS组);颈动脉球囊损伤+Ad-Scramble转染组(Ad-Scramble组);颈动脉球囊损伤+Ad-miR-24转染组(Ad-miR-24组)。将重组腺病毒载体或生理盐水在体转染球囊损伤后的大鼠颈总动脉,14天后处死动物,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免疫荧光检测腺病毒转染效率,Real-time PCR法测定转染基因miR-24的表达水平;HE评估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程度;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损伤血管处增殖核抗原(PCNA)含量,以评价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Wnt4相关信号通路Wnt4、Dvl-1、β-catenin、CyclinD1、p21蛋白表达;Real time PCR检测CyclinD1、p2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STZ注射3d/7d后,大鼠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且≥16.7 mmol/L。(2)重组腺病毒载体Ad-miR-24转染糖尿病大鼠颈总动脉14天后,免疫荧光检测到GFP的表达,同时Real time PCR检测证实,转染基因miR-24在颈总动脉成功过表达。(3)与Sham组相比,PBS组和Ad-Scramble转染组内膜增生严重,血管腔呈向心或偏心性狭窄,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Ad-miR-24转染组内膜增生程度明显减轻,管腔狭窄不明显。与PBS组和Ad-Scramble转染组比较,Ad-miR-24转染组颈总动脉新生内膜面积、内膜和中膜面积比(I/M)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中膜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4)PBS组和Ad-Scramble转染组在球囊损伤后第14d,免疫组化检测可见新生内膜中大量的PCNA阳性表达细胞,而Ad-miR-24转染组中PCNA阳性细胞数较少。与PBS组和Ad-Scramble转染组比较,过表达miR-24可明显抑制新生内膜PCNA阳性表达指数(P0.05)。同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与上述免疫组化结果一致。(5)与Sham组相比,PBS组和Ad-Scramble转染组Wnt4、Dvl-1、β-catenin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Ad-miR-24转染组中以上Wnt4通路相关的蛋白分子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BS组与Ad-Scramble组相比,以上蛋白分子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与Sham组相比,PBS组和Ad-Scramble转染组中促增殖分子CyclinD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相反,抗增殖分子p2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显著降低(P0.05);与PBS组和Ad-Scramble转染组相比,Ad-miR-24组中CyclinD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p21的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显著增加(P0.05)。PBS组与Ad-Scramble组相比,CyclinD1、p21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Ad-miR-24重组腺病毒成功转染糖尿病大鼠血管组织,可显著提高转染基因miR-24表达。(2)miR-24过表达可通过抑制Wnt4/Dvl-1/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抗VSMCs增殖,减轻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
【关键词】:miR-24 糖尿病 颈动脉 球囊损伤 抑制 细胞增殖 内膜增生
【学位授予单位】:三峡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87.2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英文缩略词表9-11
- 引言11-15
- 材料与方法15-23
- 结果23-29
- 第一部分: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23
- 第二部分: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腺病毒转染23-24
- 第三部分:腺病毒转染大鼠颈动脉后转染基因mi R-24 的表达24
- 第四部分:HE评估球囊损伤血管后新生内膜的增生程度24-25
- 第五部分: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测定新生内膜中细胞增殖情况25-26
- 第六部分:mi R-24 对Wnt4/Dvl-1/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26-27
- 第七部分:mi R-24 对细胞周期相关分子Cyclin D1及p21表达的影响27-29
- 讨论29-31
- 小结31-32
- 不足之处32-33
- 参考文献33-36
- 综述36-41
- 参考文献38-41
- 后记41-42
- 附录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华;曹文静;陈莉莉;陈光慧;郭小梅;;腺病毒介导的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诱导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2 郭瑞威;黄岚;郜攀;喻杨;钱德惠;;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与基质交感分子1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3 姜昕;董少红;廖玉华;刘华东;;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κB变化与颈动脉血管内膜增生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07期
4 焦延景;邱龄;肖传实;吕丽珍;方雅琴;段虎斌;;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性衰老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9期
5 沈建颖;宿燕岗;王现;姚瑞明;贾剑国;孙爱军;王克强;邹云增;葛均波;;曲尼司特对犬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抗狭窄作用[J];上海医学;2007年S1期
6 唐兵,何国祥,李德,黎军;大鼠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转染对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5年02期
7 姜妮;苏津自;许昌声;林金秀;;非诺贝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年09期
8 朱慧民;郑文学;赵桃月;樊锦秀;;赤芍对颈动脉球囊损伤高血脂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年01期
9 朱慧民;石涵;樊锦秀;陈雅;;赤芍对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兔血管内膜增生的干预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年06期
10 周晓莉;雷寒;;罗格列酮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国香;高平进;朱鼎良;;骨桥蛋白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2 唐兵;何国祥;李德;姜大春;刘建平;黎军;;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转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及细胞外信号激酶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3 廖华;陈光慧;郭小梅;;腺病毒介导的线粒体融合素基因诱导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4 卢巍;晋军;陈国柱;董俊清;郭文昀;黄岚;;腺病毒介导小窝蛋白-1转染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王四坤;赵丽;郭小梅;;去除穿膜区的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抗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狭窄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孟磊;高炜;喻卓;郭艳红;田清平;赵春玉;;甲氨喋呤抑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7 陈闻东;朱鼎良;高平进;;Dominant negative N19RhoA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8 李德;何国祥;唐波;唐兵;;BTEB2反义基因转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皮修复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9 唐兵;何国祥;李德;姜大春;刘建平;黎军;;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转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BTEB2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10 李德;何国祥;唐波;唐兵;;BTEB2反义基因转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皮修复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慧民;赤芍防止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高静;A20基因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3 杨根欢;烟雾暴露致血管内皮损伤及药物保护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杨军;CD15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及反义基因表达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李德;腺病毒介导BTEB2反义RNA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雅男;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防治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范致星;miR-24对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三峡大学;2016年
3 焦延景;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性衰老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4 史承勇;17-AAG对颈动脉球囊损伤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5 Q樯,
本文编号:850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85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