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9 07:03

  本文关键词: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的Meta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糖化血红蛋白 免疫比浊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HbA_1c的一致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搜索有关免疫比浊法和HPLC测定HbA1c的方法学评价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QUADAS量表),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合计3634例患者。免疫比浊法测定HbA_1c与HPLC测定结果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7,P=0.444);漏斗图、Begg秩相关检验(Z=1.36,P=0.174)及Egger线性回归法(t=1.91,P=0.105)均提示无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结果说明敏感性低,结果可信;亚组分析表明,小样本组较大样本组仍存在较高的异质性,中国的研究异质性较外国高。结论免疫比浊法和HPLC测定HbA_1c一致性较好,检测结果有可比性。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免疫比浊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卫生体系研究与政策转化合作项目(CMB-CP 14-190)
【分类号】:R587.1
【正文快照】: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慢性疾病,患病人数日益增加,形势严峻。早期诊断糖尿病对糖尿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1]。HbA1c是血红蛋白β链N端缬氨酸与葡萄糖进行非酶促结合反应生成的产物[2],与红细胞平均一半寿命(120d)时测得的平均血糖值吻合,因此,HbA1c能反映过去1~2个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活成;黄惠芳;赖玉琴;;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方法的方法学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24期

2 温冬梅;张秀明;王伟佳;陈亚琼;索明环;徐全中;吴剑杨;李曼;萧金丽;阚丽娟;周甲思;;TINIA检测HbA_(1c)的性能评价及和IE-HPLC在HbE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检验医学;2014年05期

3 黄琼坚;磨现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技术的评价与展望[J];转化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4 吕志贵;高绪锋;;糖化血红蛋白及其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07期

5 唐松涛;章秋;王长江;唐海沁;吴泰相;;糖化血红蛋白对中国人群糖尿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3年01期

6 朱海燕;丁旭;孔凡军;;两种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年12期

7 刘静;安良;武爱荣;齐宁霞;杨青;张莉;;两种不同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19期

8 姜玉章;季苏琴;殷先德;陆卫华;;糖化血红蛋白不同组份的临床价值探讨[J];检验医学;2008年04期

9 石修权;王增珍;;Meta回归与亚组分析在异质性处理中的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年05期

10 张秀梅;武天石;;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比对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利谦;金春林;张志杰;王海银;;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的Meta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年10期

2 王美红;;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18期

3 赖春苗;郭志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建立与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年13期

4 李云飞;马建锋;陈晓婷;;探讨糖化清蛋白在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及诊断切点[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年07期

5 左万超;李莲;郑卫东;;免疫比浊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对比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年06期

6 马云芳;;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筛查对糖尿病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2016年03期

7 葛缨;陈维;谢雪云;张进辅;;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事件相关电位——基于Meta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8 冯玉玲;;糖化血红蛋白不同测定方法简介[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年35期

9 郑蕾;尹士男;;血糖监测研究新进展的中国证据[J];药品评价;2015年19期

10 张光涛;李鹏亮;姚广明;赵刚;;人脑胶质瘤中巢蛋白的表达与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健;;TOSOH HLC-723 G8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性能评价[J];检验医学;2013年10期

2 闫颖;张传宝;张江涛;马嵘;王冬环;张天娇;曾洁;周伟燕;陈文祥;;三种相同原理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初步比对[J];检验医学;2012年07期

3 康建华;杨立顺;袁海生;;变异血红蛋白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对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干扰的评价[J];检验医学;2012年06期

4 齐雅君;张晓宁;胡志德;;糖化血红蛋白能否作为我国糖尿病的诊断指标?[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9期

5 李黎;刘铁牛;;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检测方法进展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8期

6 聂庆东;刘君廷;祁瑞环;;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全血糖化血红蛋白的稳定性分析及其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8期

7 杨柯君;;糖化血红蛋白(HbA1c)[J];上海医药;2012年08期

8 雷莹娟;;糖化血红蛋白在筛查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2年04期

9 王学通;刘礼乐;蔡奕斌;;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2年12期

10 李津;邓洪容;杨黛稚;严晋华;石一鸣;邢晓欢;翁建平;;Afinion AS100床旁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试准确性评估[J];广东医学;2012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爱萍;免疫比浊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比较和临床应用[J];江西医学检验;2003年01期

2 李鄂;王希平;;免疫比浊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比较[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12期

3 戴绘芬;;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gE[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7年09期

4 郭建晖;;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总IgE[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年05期

5 杜忠芳;石应元;;放射免疫法与免疫比浊法检测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33期

6 赵蓉芬;彭碧;;两种方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的比较及临床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32期

7 桂汉南;;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多种蛋白成份[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89年03期

8 林家干;半自动免疫比浊法测定α_2巨球蛋白[J];临床检验杂志;1990年01期

9 王定保;秦娜;;两种液相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的试剂性能平行比对[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年14期

10 朱贵锋,刘桂莲;增强免疫比浊法用于类风湿因子的定量检测[J];实用医学杂志;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云程;;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gE[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2 祖英秋;;梅毒脂质体检测试剂(免疫比浊法)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3 张茜;;免疫比浊法测定结合珠蛋白的方法学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4 卢仁泉;郭林;左桂兰;陈文婷;;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微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方法的初步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5 张敬伟;魏殿军;;国产胶体金血清铁蛋白半定量测定法与免疫比浊法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郑美琴;李承;江明华;;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的临床实验评价[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普永冰;张丽;;194例RF阳性患者的ASO检测分析[A];玉溪市第九届医学检验学术年会暨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韦京豫;高兰兴;金宏;许志勤;王宗印;王先远;;免疫比浊法测定人血清前白蛋白及其应用[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潘云燕;张润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相关性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邓雪连;秦雪;;两种免疫比浊法测定ASO、C4的对比分析[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海波;甘蔗制糖生产中葡聚糖测定方法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40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940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