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自不同疾病的同种马拉色菌对抗真菌药物药敏结果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分离自不同疾病的同种马拉色菌对抗真菌药物药敏结果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拉色菌 体外药敏试验 花斑糠疹 马拉色菌毛囊炎 脂溢性皮炎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疾病分离的同种马拉色菌对几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1.用改良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所推荐的M27-A方案,测定四种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及两性霉素B对临床分离的227株糠秕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厚皮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2.四种抗真菌药物对来自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和脂溢性皮炎的糠秕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厚皮马拉色菌和球形马拉色菌的MIC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临床分离自三种疾病的马拉色菌临床分离株有244株,其中糠秕马拉色菌77株、合轴马拉色菌37株、厚皮马拉色菌28株、球形马拉色菌85株、限制马拉色菌10株、斯洛菲马拉色菌株7株。2.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对糠秕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厚皮马拉色菌和球形马拉色菌的MIC值范围分别为0.03-16 mg/L,0.03-2.0 mg/L,13-64 mg/L,0.03-8mg/L。3.马拉色菌对4种抗真菌药敏感性由高到低分别为:伊曲康唑≥酮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4.分离自三种疾病的糠秕马拉色菌对酮康唑的敏感性有差异,来源于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糠秕马拉色菌对酮康唑最敏感,来源于花斑糠疹的糠秕马拉色菌对酮康唑的敏感性次之,来源于脂溢性皮炎的糠秕马拉色菌对酮康唑的敏感性最差。其余分离自不同疾病的同种马拉色菌对其余药物的敏感性无差异。[结论]1.糠秕马拉色菌、合轴马拉色菌、厚皮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为本地区马拉色菌感染的优势菌种,各疾病的优势菌种分布存在差异:2.不同马拉色菌菌种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3.分离自三种疾病的糠秕马拉色菌对酮康唑的敏感性有差异;4.根据本实验结果,两性霉素B对马拉色菌的抗菌作用在4种药物中不是最佳,因此,当发生马拉色菌系统性感染时,不推荐两性霉素B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实验结果显示酮康唑和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的抗菌作用最佳,但基于酮康唑系统使用的不良反应较大,建议临床首选伊曲康唑作为马拉色菌系统性感染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马拉色菌 体外药敏试验 花斑糠疹 马拉色菌毛囊炎 脂溢性皮炎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56
【目录】:
-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前言10-13
- 材料与方法13-23
- 结果23-35
- 讨论35-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6
- 综述46-52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敏,章强强,王侠生,王家俊;23种中草药及其14种单体抗马拉色菌体外药敏试验[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04期
2 刘玉梅;黎小东;邢蕴博;刘金花;龚业清;;从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损和非皮损区分离和鉴定马拉色菌[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3 张浩;冉玉平;青春;代亚玲;向耘;;正常人耵聍中马拉色菌菌种构成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年02期
4 翟建新;吕桂霞;沈永年;胡素泉;陈伟;刘维达;;马拉色菌相关人群及正常人群耳耵聍中马拉色菌带菌情况的调查[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8年06期
5 何丽莎;路永红;;马拉色菌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年07期
6 王群,吴勤学,靳培英,余艳华;不同培养条件下马拉色菌蛋白产量和组成的初步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7 赵秀红,冉玉平,熊琳,周光平,山崎Masashi,坪井良治,小川秀兴;花斑癣患者皮屑中马拉色菌的巢式PCR法分析[J];西部医学;2004年01期
8 郭晓莉,冉玉平,周光平;马拉色菌的药敏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9 李小红,王锰,王瑞,于建斌;115例青年耵聍中马拉色菌存在状态调查[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10期
10 崔凡,陶诗沁,沈永年,吕桂霞,陈伟,李筱芳,胡素泉,杨丽佳,刘维达;马拉色菌临床株分类鉴定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欣;温海;施伟民;;马拉色菌菌种与不同皮肤病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冉玉平;;马拉色菌及其相关疾病——临床科研的思路与实践[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3 曹双林;庞艳华;符梅;傅琳玲;邵平;王学军;;马拉色菌毛囊炎中马拉色菌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郑晓晖;郑爱娥;高进;郑义;;马拉色菌分离株的分型及9种中药抑菌实验[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刘维达;崔凡;吕桂霞;沈永年;陈炜;;马拉色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赵正娟;叶小茵;郑建峰;唐梦丹;赵敬军;;面部脂溢性皮炎及正常人马拉色菌分布特征[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王利洁;骆志成;郭隽;牛桃香;周晓黎;;82株马拉色菌分离株对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刘维达;;念珠菌和马拉色菌之比较[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9 章强强;李莉;王家俊;;马拉色菌相关病例的探讨[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王然;赖维;万苗坚;;马拉色菌定量培养法在去头屑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朝辉;秋季脱发是自然现象[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欣;酮康唑、特比萘芬联合中药单体抗马拉色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2 朱敏;中草药及其单体抗马拉色菌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崔凡;马拉色菌在花斑癣色素改变中所起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4 陈菊萍;马拉色菌对培养人黑素细胞代谢及酪氨酸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正常人盯聍中马拉色菌菌种构成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2 刘科峰;微生物和中药对马拉色菌的抑菌性研究、临床效果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D];河南大学;2012年
3 程露;分离自不同疾病的同种马拉色菌对抗真菌药物药敏结果比较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4 BHAGWATI THAPA;[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5 王利洁;马拉色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脂酶活性的表达[D];兰州大学;2009年
6 王锰;马拉色菌局部感染豚鼠致病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赵正娟;脂溢性皮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面部马拉色菌菌种差异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8 王韵茹;微流芯片鉴定并分析马拉色菌属菌种基因型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赵颖;马拉色菌表型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与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梁作辉;马拉色菌菌丝相培养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36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03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