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γ对黑色素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干扰素-γ对黑色素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黑色素瘤 干扰素γ 重组 上皮间充质转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生成拟态
【摘要】: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在体外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系MUM-2B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黑色素瘤细胞系MUM-2B作为研究对象,分3组进行体外培养:对照组在含有10%FBS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实验组分别在含有10%FBS的DMEM培养基中加入10μg/L IFN-γ和100μg/L IFN-γ;第一部分:观察IFN-γ在体外对黑色素瘤细胞VM形成能力的影响1.利用划痕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IFN-γ对MUM-2B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2.利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IFN-γ对MUM-2B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3.利用三维培养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IFN-γ对MUM-2B细胞体外形成VM管道能力的影响。第二部分:探讨IFN-γ对黑色素瘤细胞VM影响的分子机制4.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IFN-γ对MUM-2B细胞STAT1磷酸化的影响;5.利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IFN-γ对MUM-2B细胞EMT相关标记物VE-cadherin、Vimentin和E-cadherin在m RNA水平表达的影响;6.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IFN-γ对MUM-2B细胞EMT相关标记物VE-cadherin、Vimentin和E-cadherin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7.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IFN-γ对MUM-2B细胞EMT相关调节因子Twist1和Slug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8.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IFN-γ对MUM-2B细胞VEGF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9.利用明胶酶谱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IFN-γ对MUM-2B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MMP-2和MMP-9活性的影响。结果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IFN-γ处理组的细胞迁移距离均低于对照组,100μg/L IFN-γ处理组的细胞迁移距离低于10μg/L IFN-γ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IFN-γ处理组的穿膜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100μg/L IFN-γ处理组的穿膜细胞数低于10μg/L IFN-γ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维培养结果显示,24 h后,对照组细胞可形成平滑、完整的VM管道样结构;实验组细胞均不能形成VM管道样结构;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FN-γ处理组细胞的p-STAT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00μg/L IFN-γ处理组细胞的p-STAT1表达水平高于10μg/L IFN-γ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RT-PCR结果显示,IFN-γ处理组细胞的VE-cadherin、Vimentin在m RNA水平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100μg/L IFN-γ处理组细胞的VE-cadherin、Vimentin在m RNA水平的表达低于10μg/L IFN-γ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处理组细胞的E-cadherin在水平的m 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100μg/L IFN-γ处理组细胞的E-cadherinm在水平的m RNA表达高于10μg/L IFN-γ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FN-γ处理组细胞的VE-cadherin、Vimentin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100μg/L IFN-γ处理组细胞的VE-cadherin、Vimentin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低于10μg/L IFN-γ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处理组细胞的E-cadherin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100μg/L IFN-γ处理组细胞的E-cadherinm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高于10μg/L IFN-γ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FN-γ处理组细胞的EMT调控因子Twist1和Slug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100μg/L IFN-γ处理组细胞的Twist1和Slug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低于10μg/L IFN-γ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FN-γ处理组组细胞的VEGF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100μg/L IFN-γ处理组细胞的VEGF蛋白表达量低于10μg/L IFN-γ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明胶酶谱结果显示,IFN-γ处理组细胞MMP-2和MMP-9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100μg/L IFN-γ处理组细胞MMP-2和MMP-9的活性均低于10μg/L IFN-γ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三维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加入不同浓度的IFN-γ后,MUM-2B细胞的迁移距离缩短、细胞侵袭数量减少,体外管道形成能力减弱,提示IFN-γ可以在体外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管道形成能力。2.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FN-γ可促进MUM-2B细胞STAT1的磷酸化,抑制MUM-2B细胞间充质标记物V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促进上皮标记物E-cadherin的表达,抑制EMT调控因子Twist1和Slug的表达,提示IFN-γ可通过激活STAT1信号通路而抑制EMT过程,进而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VM的形成。3.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实验结果显示,IFN-γ可抑制MUM-2B细胞VEGF的表达,抑制MMP-2和MMP-9的活性,提示IFN-γ可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而抑制黑色素瘤细胞VM的形成,也可通过抑制VEGF而抑制MMP-2和MMP-9的活性,使其不能为VM的形成提供的足够空间基础,从而抑制VM的形成。
【关键词】:黑色素瘤 干扰素γ 重组 上皮间充质转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生成拟态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5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缩略语13-14
- 前言14-17
- 研究现状、成果14-16
- 研究目的、方法16-17
- 一、IFN-γ 在体外对黑色素瘤细胞VM形成能力的影响17-24
- 1.1 材料与方法17-21
- 1.1.1 实验用细胞系17
- 1.1.2 实验试剂17
- 1.1.3 主要实验仪器17-18
- 1.1.4 实验溶液配制18
- 1.1.5 MUM-2B细胞复苏、培养及传代18-19
- 1.1.6 细胞冻存19
- 1.1.7 细胞计数19
- 1.1.8 实验分组19
- 1.1.9 划痕实验19
- 1.1.10 Transwell侵袭实验19-20
- 1.1.11 三维培养20
- 1.1.12 统计学分析20-21
- 1.2 结果21-24
- 1.2.1 IFN-γ 对MUM-2B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21-22
- 1.2.2 IFN-γ 对MUM-2B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22-23
- 1.2.3 IFN-γ 对MUM-2B细胞体外VM管道形成能力的影响23-24
- 二、IFN-γ 对黑色素瘤细胞VM影响的分子机制24-39
- 2.1 材料与方法24-33
- 2.1.1 实验试剂24-25
- 2.1.2 主要实验仪器25-26
- 2.1.3 实验溶液配制26-28
- 2.1.4 实验分组28
- 2.1.5 Western Blot28-29
- 2.1.6 RT-PCR29-31
- 2.1.7 明胶酶谱实验31-32
- 2.1.8 统计学分析32-33
- 2.2 结果33-39
- 2.2.1 IFN-γ 对MUM-2B细胞STAT1磷酸化的影响33
- 2.2.2 IFN-γ 对MUM-2B细胞EMT标记物mRNA水平的影响33-34
- 2.2.3 IFN-γ 对MUM-2B细胞EMT标记物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34-35
- 2.2.4 IFN-γ 对MUM-2B细胞EMT调控因子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35-36
- 2.2.5 IFN-γ 对MUM-2B细胞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36-37
- 2.2.6 IFN-γ 对MUM-2B细胞MMP-2 和MMP-9 活性表达水平的影响37-39
- 讨论39-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2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2-53
- 综述 肿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分子通路的研究进展53-70
- 综述参考文献62-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华;高温所致黑色素瘤细胞表面负电荷变化[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2 ;高温所致黑色素瘤细胞表面变化的超微组化观察[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3 杨廷桐,李红梅,刘冬欣,方伟岗,郑杰,吴秉铨;具有不同成瘤和转移能力的人黑色素瘤细胞体内外生物学行为观察[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4 白玲,陈保生;稳定表达组织因子的黑色素瘤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诱导[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01期
5 肖国宏;罗成群;唐国茂;周建大;;人内皮抑素基因转染原代成人黑色素瘤细胞[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6期
6 李凤云;免疫RNA引起对黑色素瘤细胞的溶解[J];蚌埠医学院学报;1978年S1期
7 欧宜君,邓漪平;人Bowes黑色素瘤细胞的培养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提纯[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年04期
8 王亚珍;吕品田;王凤红;郑振茹;;赤芍总苷联合卡铂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及相关机制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1年12期
9 杨方黎;唐均英;米彦;姚陈果;王剑飞;;纳秒级陡脉冲电场诱导人黑色素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凋亡作用及机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3期
10 李凤云;黑色素瘤细胞浸出物在试管内抑制淋巴细胞对瘤细胞的毒性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7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红;;积雪甙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林治荣;沈斌;冉胤威;杜俊蓉;王卫华;郑士杰;;不同融合基因修饰的黑色素瘤细胞体外目的基因表达及体内致瘤性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3 向青;徐梅;肖诚;李红艳;徐波;郭宇鹏;耿传营;潘琳;房青;唐劲天;;空间环境对黑色素瘤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炳卿;薛英本;薛英威;刘瑞海;;共轭亚油酸对鼠黑色素瘤细胞与转移相关的细胞行为的影响[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淙;李永梅;郭刘斌;马俊远;姜丽平;;四种常用美白成分对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林治荣;沈斌;冉胤威;杜俊蓉;王卫华;郑士杰;;不同融合基因修饰的黑色素瘤细胞体外目的基因表达及体内致瘤性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陈瑾;;DKK1对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宋旭;;长非编码RNA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A];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2年
9 孙保存;倪春生;孙涛;赵秀兰;郄硕;刘易欣;王星辉;古强;戚红;;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黑色素瘤细胞B16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向敏;顾振纶;梁中琴;周文轩;郭次仪;;熊果酸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通讯员 李静 记者 马跃华;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可被抑制[N];光明日报;2013年
2 王小舒;未来治疗皮癌只需涂抹乳霜[N];北京日报;2012年
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教授 粟秀初;脑瘤为何被误诊为脑膜炎[N];健康报;2014年
4 ;良好生活方式是远离癌症的关键[N];大众卫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寅;5-脂氧合酶抑制剂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转移的抑制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李群;Survivin的下调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黑色素瘤细胞凋亡抗性的影响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3 赵万洲;乙酰乳香酸(BC-4)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及黑色素瘤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4 赵小瑜;rhIL-24对A375黑色素瘤细胞体内外抗肿瘤效应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利;EPS-8沉默和过表达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2 陈晨;6-姜烯酚通过下调PKM2的表达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宋登燕;miR-106b-5p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功能的初步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殷娜;重楼皂苷Ⅰ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韩健;干扰素-γ对黑色素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6 周忆新;裂解型基因重组腺病毒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及小鼠肝癌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杨方黎;纳秒级陡脉冲电场诱导人黑色素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凋亡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8 李文波;MicroR-33对黑色素瘤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9 王岭会;Runx3对CD36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湘阳;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过表达对黑色素瘤细胞生长、凋亡、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3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05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