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本文关键词:神经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更多相关文章: 神经梅毒 TPPA TP-CMIA FTA-Abs
【摘要】:研究背景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可侵犯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其侵犯神经系统后,可以引起不可逆的脑实质损伤,产生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神经梅毒早期诊断方法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神经梅毒的诊断仍然面临巨大挑战。首先,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诊断神经梅毒的诊断方法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又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即使是目前公认的确诊神经梅毒的性病实验室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test,VDRL),其敏感性也只有22%-81%;其次,大约有30%-70%脑脊液生化检查异常的梅毒患者,脑脊液VDRL检测结果是阴性的,在这部分患者中可能有一部分就是神经梅毒。基于VDRL敏感性不高,因此,单一依靠VDRL的检测结果来诊断神经梅毒,其存在一定的漏诊率;第三,VDRL试剂昂贵,实验步骤操作繁琐,且没有商业化的试剂盒,因此在国内很难普及应用;第四,尽管我们前期研究工作显示用于梅毒血清学筛选的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 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 TRUST)可以代替VDRL来诊断神经梅毒,但其敏感性、特异性依然面临挑战。最后,机体产生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G抗体早于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反应素,在临床检测中,部分脑脊液能检出梅毒螺旋体的患者,脑脊液VDRL检测结果阴性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检测结果是阳性的,因此,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能更好地早期预测、诊断神经梅毒,尤其是与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和脑脊液白细胞、总蛋白联合。这样就可以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阻止无症状神经梅毒向有症状神经梅毒进展,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基于上述原因,当脑脊液中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检测阴性而临床又怀疑有神经梅毒时,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无疑成了早期预测和排除神经梅毒的手段。国内外CDC指南明确指出,脑脊液VDRL检测阴性时,梅毒螺旋体抗体免疫荧光吸附实验(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absorption test FTA-Abs)检测结果阴性可以作为排除神经梅毒的试验,但其试剂昂贵,操作复杂,费时,需要专门的荧光显微镜和技术人员判读结果。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 TPPA),已有研究证实,其阴性预测值很高,可以作为排除神经梅毒的指标,但该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大部分都是合并HIV感染的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实验(TP-specific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TP-CMIA),操作简单,可以实现自动化,但其试验也仅仅限于血清检测。目前,对TPPA、FTA-Abs在脑脊液的检测性能的研究一般均基于小样本检测评估,而对TP-CMIA在脑脊液里检测性能评估还没有文献报道,因而它们对神经梅毒早期预测和诊断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研究目的:利用大样本数据对TP-CMIA, TPPA和FTA-Abs在脑脊液里的性能进行评估,探究TPPA和TP-CMIA能否取代FTA-Abs诊断非HIV感染的神经梅毒,评估它们对神经梅毒预测的精确性和诊断的准确性,探索TPPA、TP-CMIA和FTA-Abs在神经梅毒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收集1275例梅毒病人的脑脊液,分别进行TPPA、TP-CMIA和FTA-Abs检测。这三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均按照血清检测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ROC)比较它们对神经梅毒预测的精确性,同时通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似然比比较他们诊断神经梅毒的准确性。通过计算卡帕值(kappa value K)比较它们检测的一致性。研究结果:1、1275例梅毒脑脊液样本中,脑脊液TPPA试验敏感性是88.0%、特异性是80.9%,阳性似然比4.61,阴性似然比0.15;脑脊液TP-CMIA试验敏感性是85.6%、特异性是86.6%,阳性似然比6.41,阴性似然比0.16;脑脊液FTA-Abs试验的敏感性是86.2%特异性是82.8%,阳性似然比5.02,阴性似然比0.17.2、三种检测方法一致性检测结果为:FTA-Abs和TP-CMIA κ (p)=0.944 (0.001), FTA-Abs和TPPA κ (p)=0.945(0.001), TP-CMIA和TPPA κ (p)=0.962( 0.001)。三者一致性较好。其中FTA-Abs和TP-CMIA (p=0.72), TP-CMIA和TPPA(p=0.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TA-Abs和TPPA (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疑似神经梅毒中,CSF-TP-CMIA试验特异性高于CSF-TPPA试验(86.6% vs.80.9%)和CSF-FTA-Abs (86.6% vs.82.8%); CSF-TP-CMIA试验阳性预测值也高于CSF-TPPA实验(39.61%vs.35.5%)和CSF-FTA-Abs (39.61% vs.36.6%);三者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疑似神经梅毒中,三种试验在截点值总蛋白大于45mg/dl或白细胞大等于8/ul、10/ul、20/ul时,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是:CSF-TPPA,0.712,0.713和0.716; CSF-FTA-Abs,0.722,0.720和0.724;CSF-TP-CMIA,0.706,0.702和0.705。结论:1、CSF-TP-CMIA、CSF-TPPA、CSF-FTA-Abs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提示CSF-TP-CMIA或CSF-TPPA在神经梅毒的预测和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脑脊液VDRL检测阴性时,它们联合脑脊液WBC和总蛋白,在截点值为WBC≥8/ul和/或TPr42mg/dl时,其诊断神经梅毒最有意义。2、CSF-TPPA试验阴性预测值较高(89.5%)可以作为排除神经梅毒的诊断指标。而CSF-TP-CMIA阳性预测值较高(84.4%)可以作为神经梅毒的筛查试验。3、在疑似神经梅毒中,CSF-TP-CMIA、CSF-TPPA、CSF-FTA-Abs联合CSF WBC、总蛋白检测,可以有效预测神经梅毒,为神经梅毒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神经梅毒 TPPA TP-CMIA FTA-Abs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59.13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英文缩略词12-13
- 前言13-14
- 材料和方法14-22
- 结果22-41
- 讨论41-45
- 总结45-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48-50
- 致谢50-51
- 综述51-59
- 参考文献56-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雀,朱旦,冒淑娟;神经梅毒2例误诊分析[J];重庆医学;2003年11期
2 李子纯;神经梅毒2例[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年01期
3 周晖;神经梅毒[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年03期
4 阮少川,石铸,刘卫彬,梁秀龄;神经梅毒误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年01期
5 杨刚,缪体宗,唐文渊;神经梅毒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重庆医学;2003年12期
6 谢江文,赵菊芳,颜政;神经梅毒误诊1例[J];临床荟萃;2004年06期
7 王焕玲,李世泰,盛瑞媛,郭涛,张振馨;神经梅毒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5期
8 詹奕红,鲁丛霞;神经梅毒8例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9 黎志刚,曾仁山,吴江;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1例[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年03期
10 孙义华,夏章勇,杨霞峰;神经梅毒21例误诊分析[J];海南医学;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庆阳;;神经梅毒10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涂江龙;吴伟;熊友生;艾陆军;;神经梅毒(附3例报道)[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次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蒙秉新;;我国神经梅毒发病情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石强;黄旭升;黄德晖;于生元;管维平;吴卫平;蒲传强;;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与诊断——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冯永芳;陈春梅;孔庆云;张开;刘雯;;神经梅毒误诊一例[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谭燕;方雅秀;施海姗;郑东;;80例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张宇;;神经梅毒9例临床分析[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蒋法兴;胡白;汤其强;赵政龙;吴爱丽;张思平;廖理超;刘金丽;周海林;王千秋;;18例神经梅毒患者回顾性分析[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徐曼丹;韦巧灵;黄宇;雷丽华;;神经梅毒患者的护理体会[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漆学良;涂江龙;黄卫;卢洁;熊友生;邓丽影;;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y,
本文编号:1121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121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