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11-22 22:23
本文关键词: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AK)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3例SAK患者皮损及12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的表达,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IPP)判定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SAK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单位(PU值)。结果:内皮蛋白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细胞均有表达,胞质及胞核染色多见;内皮蛋白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阳性染色的PU值分别为0.227 2±0.024 6及0.196 4±0.019 0;内皮蛋白在SAK皮损阳性染色的PU值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3.48,P=0.002)。兜甲蛋白主要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角质层有表达;兜甲蛋白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阳性染色的PU值分别为0.178 1±0.036 5及0.149 4±0.007 9;兜甲蛋白在SAK皮损阳性染色PU值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2.67,P=0.013 7)。结论 :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SAK皮损中表达上升,可能与SAK患者表皮过度角化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皮肤科;广东省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
【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Z39) 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项目(编号:2014108101008)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编号:A2016025)
【分类号】:R758.53
【正文快照】: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ymmetrical acral keratoderma,SAK)是一种以双手掌背、指背、手腕、肘部、膝部、踝部等肢端部位出现棕红色、棕褐色角化性斑丘疹、斑块、红斑为临床表现特征的皮肤病,夏季发作,冬天缓解,皮损浸入水中后皮损变白[1-7]。SAK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Gedicke M.M.;Traupe H.;Fischer B.;H.C. Hennies;王琼;;兜甲蛋白功能获得性突变引发的掌跖角化病的特征:家系分析和文献回顾[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Z1期
2 Takahashi M.;Horiuchi Y.;Tezuka T. ;焦婷;;日光性角化病中苏木素着色的巨大透明角质颗粒:采用抗Ted-H-1抗体和抗兜甲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比较(英文)[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2期
3 崔勇,杨森,何平平,周文明,李明,高敏,陈建军,徐世杰,黄薇,张学军;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的遗传异质性[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09期
4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勇;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兰芹;残毁性掌跖角皮症与Olmsted综合征兜甲蛋白(Loricrin)基因突变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16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2162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