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梅毒血清固定现象孕妇规范治疗对妊娠及新生儿血清学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0 23:13

  本文选题:妊娠 切入点:梅毒 出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孕期驱梅治疗对妊娠合并梅毒血清固定现象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血清学指标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54例妊娠合并梅毒血清固定现象孕妇,按照是否行驱梅治疗分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各27例,同时选择同期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对比3组孕妇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及婴儿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孕妇初次检测非苍白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RPR)滴度为1∶1、1∶2、1∶4的分布率与未治疗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孕妇早产、自然流产、死胎、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相近,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新生儿出生时RPR滴度为1∶1、1∶2、1∶4的分布率与未治疗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6个月内RPR转阴、12个月内苍白密螺旋体抗体(TPPA)转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驱梅治疗对妊娠合并梅毒血清固定现象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血清学指标无显著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driving plum during pregnancy on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and the serological indexes of newborn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54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 = 27) and untreated group (n = 27). At the same time, 50 normal pregnant wome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the 3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rate of RPR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1: 1: 1: 1: 2: 1: 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untreated group in preterm delivery,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stillbirth.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neonatal outcomes was similar,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RPR titer at birth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untreated group. In both groups, RPR turned negative within 6 months after birth and turned negative within 12 months.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egnancy and syphilis.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egnancy outcome and neonatal serological index of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皮肤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基金】:温州市卫生局基金资助项目(2015B62)
【分类号】:R759.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信生;池凤好;范瑞强;李红毅;黄羽;;中西药干预梅毒血清固定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2年01期

2 王芬;陈华明;鲁菊香;王沁;陆小兰;鲁东平;;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妊娠结局及随访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欣;韩福才;苏文;单彬彬;;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及NKG2D检测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3年30期

2 杨海晶;王飞;董正邦;潘永正;张敬东;;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平衡的变化[J];重庆医学;2013年27期

3 黄彩英;辛颖;车欣;;胶体金法和TPPA法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比较与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年04期

4 梁平;李喜英;陈宏;何晓丹;薛强东;饶娟;;流式细胞术检测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10期

5 康湘怡;张海萍;;我国妊娠梅毒的现状与诊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年06期

6 张晓辉;梁春梅;刘晗;杨立刚;陈征宇;柯吴坚;;梅毒血清学固定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4年04期

7 刘百灵;马杰;张晓燕;李青;张明海;赵建斌;;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相关因子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年03期

8 李珍;肖海璐;李中伟;侯建玲;郑荣涛;温晶;刘兵;初同胜;刘殿昌;田洪青;;166例梅毒患者固定性伴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年05期

9 张胜佳;田洪清;;梅毒细胞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年05期

10 刘树萍;史同新;孙敏;徐敬星;李民;姜玉暇;;sCTLA-4与早期梅毒血清固定的相关性[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荣鑫;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治疗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s表达谱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戴艳;119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其外周血中髓系衍生抑制细胞(MDSC)的检测[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朱琳;神经梅毒的诊断及其免疫炎症性损伤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杨欣;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NKG2D表达的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余思杰;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早期梅毒血清TRUST转阴率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5 刘桂丽;神经梅毒患者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亚群及脑脊液指标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6 杨艳艳;IFN-γ、TNF-α、IL-4、IL-17、IL-1β基因甲基化与子宫颈癌的相关性[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7 赵一_g;苄星青霉素或克拉霉素联合香菇菌多糖对早期梅毒患者临床及TRUST阴转率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8 赵郑滟;130例住院梅毒患者血清固定的相关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凡;;156例早孕梅毒驱梅治疗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年12期

2 程娟;段红岩;李安信;;梅毒流行病学和诊疗现状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2年01期

3 莫文件;;头孢曲松治疗梅毒血清固定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09年03期

4 顾晓雯;;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期循证护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09期

5 肖雪;周燕媚;孙雯;陈敦金;;2009~2013年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及围产儿感染因素的调查[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6 黄捷;赖伟珍;韩红星;张瑛;陈庆芬;;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7年07期

7 金明亮;中医辨证治疗梅毒血清抵抗14例[J];河北中医;2003年03期

8 杨文林,杨健,黄新宇;近10年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年11期

9 廖元兴;;梅毒血清抵抗与固定[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1年01期

10 施辛,戚宝康;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氧气配合青霉索与次水iJ酸扢治疗血清固定性梅毒[J];山东医刊;1959年07期

2 李佳妍;;梅毒患者血清固定循证医学分析[J];医学综述;2007年03期

3 李永双;张志云;张晓丽;;梅毒孕妇产后血清固定者5年随访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3年16期

4 段逸群;张伟明;;梅毒“血清固定”及其应对策略[J];皮肤病与性病;2012年04期

5 赵玉磊;苏晓红;;梅毒血清固定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年02期

6 于文强;刘岚;张建明;李永喜;;头孢曲松联合匹多莫德对血清固定梅毒病人的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应作霖;王丰;;梅毒患者血清固定临床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2年02期

8 钟瑞平;蔡莉;赖菊英;;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血清固定梅毒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34期

9 罗锦霞;林昭春;;梅毒血清固定的评价与处理[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年02期

10 陆原;陈信生;李文红;莫衍石;胡梦衡;李清;陈达灿;;驱梅饮对早期梅毒血清固定影响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院;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锦霞;林昭春;;梅毒血清固定的评价与处理[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吴颖之;徐金华;;梅毒血清固定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谭燕;晚期梅毒血清学变化和血清固定的隐性梅毒认知功能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赵玉磊;早期梅毒和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和miRNAs表达谱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郑滟;130例住院梅毒患者血清固定的相关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2 黄晶;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淋巴细胞的检测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3 吴颖之;梅毒血清固定的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陈星;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血清IL-2、IL-10检测[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95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595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5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