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本文选题:C反应蛋白 切入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0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下降是否小于50%将患者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利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第二代抗组胺药疗效等临床特征资料与CRP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中重度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其CRP水平存在差异(t= 2.715,P0.01);同时,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时,有效组治疗前CRP水平低于无效组[分别为(2.5764±2.5059)和(3.6715±4.7732)mg/d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87,P0.05)。结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CRP水平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在不同疗效的患者间存在差异。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C reactive protein (reactive)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and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nd the efficacy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antihistamine drugs. The clinical data of 605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in Xiangya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invalid group and effective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disease severity score decreased less than 50%. T test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antihistamines and CRP. Results: in th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antihistamines was analyzed. The CRP level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verity was different (t = 2.715P 0.01).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second generation antihistamine drugs were used to treat the patients in the effective group and the ineffective group, The level of CRP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effectiv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ineffective group [2.5764 卤2.5059] and in the ineffective group (3.6715 卤4.7732 mg / dL,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CRP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before treatment may be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And there were difference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herapeutic effect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06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JJ3170) 2015年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基金(2015zzts292)~~
【分类号】:R75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Danuta RO;Przemyslaw ADAMCZYK;Joanna BOINSKA;Robert SZAFKOWSKI;Irena PONIKOWSKA;Katarzyna STANKOWSKA;Barbara GóRALCZYK;Barbara RUSZKOWSKA-CIASTEK;;病态肥胖患者在接受治疗体重减少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变化(英文)[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15年05期
2 梁碧华;李振洁;李润祥;林路洋;李嘉彦;朱慧兰;;几种炎症因子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清;;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05期
2 闫思聿;陈旺青;粟娟;陈明亮;朱武;张江林;易梅;陈翔;李捷;;C反应蛋白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2期
3 祖秀光;陈丽曼;郝玉明;刘金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脏脂肪分布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J];临床荟萃;201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4年22期
2 汪艳芳,马书平,苏永,赵志刚;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4年28期
3 李桂彩;曹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4 刘水泉;刘西方;;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J];中原医刊;2006年15期
5 江劲;窦丽萍;戴慧芬;;C反应蛋白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J];浙江预防医学;2006年07期
6 仇颖;刘艳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J];吉林医学;2006年11期
7 姜兰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测定[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09期
8 赵军;;C反应蛋白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表现[J];首都医药;2008年22期
9 秦秀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01期
10 项娟芬;;C反应蛋白在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和预后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劲;窦丽萍;戴慧芬;;C反应蛋白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覃日吉;范微;杨莉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变化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王晓;何国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可溶性CD40配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江劲;窦丽萍;戴慧芬;;C反应蛋白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A];2006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贾军;马秀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娟;王红梅;洪静;周玲;周克明;王国亮;李南方;;超敏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关性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贾军;马秀请;;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曹宝国;刘惠娟;马育鹏;葛健文;王国泰;陈亚民;伏国庆;马小军;李建军;;竭香定痛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杨智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10 王秀燕;;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何世祯;C反应蛋白检查——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检查新手段[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鹏;血管内超声联合C反应蛋白和微小RNA监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赵志钢;C反应蛋白与内脏脂肪型肥胖及其相关靶器官损害的关系[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宋旭东;C反应蛋白介导脂质紊乱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形成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李建听;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质诱导人胚胎肝细胞产生C反应蛋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余小祥;C反应蛋白、代谢综合征及生活方式与前列腺炎样症状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于晖;C反应蛋白、血管生成素2遗传变异及其血浆浓度在脑卒中发病风险及复发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松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和单核细胞计数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静娟;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紧张素与高血压及OSAHS患者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张晓红;劲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静芳;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C反应蛋白的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5 韦俊平;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AECOPD中的临床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陈秋艳;腹型肥胖、C反应蛋白及其联合作用与脑卒中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新岩;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8 陈厚良;多元回归法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李家英;参桂护心汤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房颤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于玲;丹红注射液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10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61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