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2年南京市秦淮区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本文选题:梅毒 切入点:性病 出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2期
【摘要】:目的 :了解南京市秦淮区2004~2012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梅毒及性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区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使用Excel 2003、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4~2012年,秦淮区共报告梅毒1 310例,发病数从2004年开始不断增高,2010年开始下降,年均报告病例增长率为4.00%,年均报告发病率增长率为3.22%。在报告的梅毒病例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1.53%,从历年梅毒病例报告构成比来看,一期梅毒在持续下降,而隐性梅毒比例不断升高,各年度梅毒病例分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梅毒男女性别比为0.91∶1.00,除2005年外其他各年梅毒病例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梅毒的发病年龄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共676例,占51.60%。结论:秦淮区梅毒发病率从2004年开始逐年升高,2010年后开始下降,但显性梅毒所占比例很大,提示秦淮区梅毒疫情上升的风险仍然很高,所以应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规范梅毒诊治,控制梅毒流行,从而控制性病艾滋病的快速传播。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yphilis from 2004 to 2012 in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mak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syphilis and venereal diseases. Methods: the data of syphilis epidemic situation reported by China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whole area were collected. Results from 2004 to 2012, 1 310 cases of syphilis were reported in Qinhuai District.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increased from 2004 to 2010. The average annual reported rate of reported cases is 4.00 and the average annual reported rate of syphilis is 3.22. Among the reported cases of syphilis, early dominant (I, II) syphilis accounts for 71.53% of the reported syphilis cases.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syphilis cases reported over the years, primary syphilis continues to decline.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recessive syphilis was increasing,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stages of syphilis cases in different years (P < 0.05). The sex ratio of syphilis to male was 0.91: 1.0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yphilis cases except in 2005. The onset age of syphilis was mainly in the age group of 20 to 39 years old.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in Qinhuai District increased year by year from 2004 to 2010, but the proportion of dominant syphilis is very large, indicating that the risk of syphilis increasing in Qinhuai District is still very high. Therefore,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D and AIDS, standardize syphil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ntrol the prevalence of syphilis, and control the rapid spread of STDs and AIDS.
【作者单位】: 南京市秦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课题(Y201029,Y2012069)
【分类号】:R75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傅更锋;还锡萍;丁萍;闫红静;李雷;徐金水;邱涛;丁建平;徐晓琴;胡海洋;羊海涛;;江苏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2 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徐洁,刘惠;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02期
3 闫红静;唐卫明;张敏;刘晓燕;还锡萍;;乘数法与定性访谈相结合估计江苏省某市MSM人群规模的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年01期
4 羊海涛;傅更锋;徐金水;丁萍;丁建平;李雷;邱涛;还锡萍;;江苏省2005-2007年梅毒疫情核查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少芳;钟朝晖;雷迅;张眉;徐小利;;重庆市农民工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研究[J];重庆医学;2009年16期
2 余小凤;何惊春;易辉容;龙前进;李南;姚远;王志勇;;重庆市九龙坡区2006~2009年流动人口HIV监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1年09期
3 彭育欢;李繁;陈劲峰;;1997—2007年广西贺州市HIV/AIDS流行状况调查[J];传染病信息;2008年06期
4 谢奎平;杨爱学;张东江;;奎屯市社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效果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1年05期
5 蒋琦莲;柳元;陈U_玲;韦启后;彭树春;郑木林;;健康教育对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认知及行为影响[J];大众科技;2008年01期
6 向兵;曹金红;何翰成;;武汉市建筑工人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与干预效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年03期
7 杨娟;;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06期
8 张玉润;刘勇鹰;林鹏;;流入地流动人口中的HIV感染者管理:原则和框架[J];华南预防医学;2007年06期
9 吕榜军;宫圭隽;钱锟;吕铁生;覃玉林;;铁路列车乘客艾滋病知识水平变化状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年03期
10 刘勇鹰;林鹏;付笑冰;龙其穗;王晔;杨放;张巧利;吕繁;;广东省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克京;黄利群;周伴群;姚刚;黄珊子;杜曼;;珠海市外商独资企业员工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洪鑫;中国三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现况及优质服务干预效果评价[D];复旦大学;2011年
2 邢海燕;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其卫生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高一飞;滇西某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沿线的艾滋病风险与人口流动[D];中山大学;2008年
4 钱序;上海、广东外来未婚女工生殖健康行为的生态学因素及干预探索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杜建伟;海南省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文杰;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防制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罗丹;四类HIV/AIDS预防重点人群的危险性性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胡平成;未婚人流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景立伟;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方法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波;南京地区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刘黎;江苏省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和预测[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尹姗姗;郑州市外来工艾滋病干预模式[D];郑州大学;2010年
4 左谦;北京市两处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5 查梅;利用手机短信进行建筑工人防艾知识传播的初步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6 杨续兵;皖苏部分县医院性病门诊病人HIV/STI相关KAP现况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何翰成;武汉市职业技术类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评价[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8 谢晓东;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9 杜佳校;重庆市某区建筑工地开展农民工长期持续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夏强;深圳市工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南;吕繁;;乘数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6年16期
2 王丽艳;夏冬艳;吴玉华;张大鹏;王璐;吕繁;;乘数法估计北京、哈尔滨两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的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6年03期
3 施平;羊海涛;郭宏雄;李雷;;艾滋病控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与机制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年01期
4 赵金扣,马小燕,王丽艳,吕繁;用于难以接近人群的一种新的抽样方法:同伴推动抽样法(RDS)[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6期
5 羊海涛;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措施[J];江苏卫生保健;2005年01期
6 管文辉,羊海涛,魏庆,高保勤,贾成梅,丁建平,吴小刚,冯剑影;江苏省特定人群梅毒血清学调查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09期
7 顾震球;当前艾滋病蔓延的四大特征[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673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67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