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长脉宽Nd:YAG激光1064nm治疗甲真菌病33例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8-04-18 02:21

  本文选题:甲真菌病 + 长脉宽Nd ; 参考:《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06期


【摘要】:目的探讨长脉宽Nd:YAG激光1 064nm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长脉宽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33例甲真菌病患者共计48个病甲,1次/周,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治疗参数:能量密度35~40J/cm2,脉宽30ms,光斑5mm,频率1Hz。随访6~9个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甲屑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判定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48个病甲中,临床疗效标准: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有效率为70.83%,9个月时有效率为81.25%;按真菌学标准:治愈率分别为75.00%和87.50%。患者均有轻微疼痛,无严重不良反应。4例出现轻微的甲下出血,数周后自愈。结论长脉宽Nd:YAG激光1 064nm治疗甲真菌病安全而高效,值得临床选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ng pulse width Nd:YAG laser 1 064nm in the treatment of onychomycosis.Methods 33 patients with onychomycosis were treated with long pulse width 1 064nm Nd:YAG laser. A total of 48 cases of onychomycosis were treated for 2 ~ 3 courses.Treatment parameters: energy density 35 ~ 40 J / cm ~ 2, pulse width 30 Ms, spot 5 mm, frequency 1 Hz.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 9 month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he results of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and culture of onychthous fungi,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Results among 48 case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70.83 at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and 81.25 at 9 months, and the cure rate was 75.00% and 87.50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mycological standard: the cure rate was 75.00% and 87.50% respectively.All patients had mild pain and no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4 cases had mil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recovered after a few weeks.Conclusion long pulse width Nd:YAG laser 1 064nm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onychomycosi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
【分类号】:R75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家;;思想的力量[J];学园;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丽华;朱红梅;皇幼明;胡禅;谭宏月;钟彬;李平;温海;;1064nm Nd:YAG激光对5种甲真菌病重要致病菌的作用[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3年04期

2 徐婧;禚风麟;张蕊娜;赵俊英;;Nd:YAG1064nm激光、伊曲康唑治疗轻中度甲真菌病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丽华;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甲真菌病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少林,任燕兵,雷鹏程;甲真菌病的病理学诊断[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2 周文明!230022合肥,朱一元!230022合肥;甲真菌病的实验诊断方法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年05期

3 付爱华,于杰,王强,邢天蕴;甲真菌病组织病理学及真菌学研究[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4 甲真菌病调查协作组;甲真菌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5 张碧玫;三种治疗甲真菌病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师;2001年04期

6 Roberts DT ,Taylor WD ,Boyle J ,符美华 ,李筱芳 ,刘维达;甲真菌病治疗指南[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年05期

7 李占国 ,郭金梅;国产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年05期

8 余进;李若瑜;;甲癣和甲真菌病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J];中国社区医师;2006年01期

9 吴绍熙;刘维达;郭宁如;;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2006年13期

10 罗斌;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若干进展(综述)[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1994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宗立;张建平;汪小敏;邵祺;胡佳圆;韩庆东;;甲真菌病患者外用抗真菌药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A];2011年浙江省皮肤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赵岚;王玲;;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不良反应分析[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3 刘洁;雷鹏程;应建明;高子芬;;PCR-RFLP用于甲真菌病病原菌诊断和鉴别[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许爱娥;刘维达;宋为民;李岷;;兰美抒治疗非皮肤癣菌性或混合感染性甲真菌病疗效观察[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许礼宾;蔡茂庆;张裕坤;龚四妹;宁苏莉;张耀龙;;伊曲康唑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贾虹;刘训荃;;特比萘芬(兰美抒)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金海生;洪为松;刘继峰;许爱娥;;147例老年人群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及相关知识调查[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林华裕;;巴特芬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爱明;郭宁如;吴绍熙;;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计算尺的研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李筱芳;吕桂霞;陈辉;沈永年;刘维达;;多重PCR诊断甲真菌病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王爱平;口服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安全性[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教授 李福秋;甲真菌病治疗失败之 原因剖析与对策[N];医药经济报;2011年

3 衣晓峰 庄磊;甲真菌病病原菌正在不断变迁[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记者衣晓峰 靳万庆 通讯员庄磊;临床研究证实甲真菌病病原菌种发生变迁[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刘伟;甲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雪敏;炎夏逼近:甲真菌抬头 治疗快准狠[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卞宗沛;灰指甲 药物治[N];家庭医生报;2007年

8 戴溱;容易忽视的灰指甲[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刘云涛;呵护足部健康[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衣晓峰 庄磊;大庆摸清浅部真菌分布[N];健康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婵;甲真菌病致病菌毒力因子的体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冰;2011年吉林省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郝宏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甲真菌病的调查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3 冯姣;HLA-DRB等位基因与苏皖籍汉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关性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陈丽华;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甲真菌病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5 孙晓岩;甲真菌病甲组织DNA提取方法及AP-PCR快速诊断的初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6 杨伯艳;华西医院门诊甲真菌病病原菌构成及患者口服抗真菌药治疗依从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杨崇艳;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疗效的Meta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8 田珂;甲真菌病患者血清IL-12、IFN-γ、NO、iNOS水平及其相关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9 刘强;体外甲真菌病模型的建立及甲板内外氟康唑药敏实验结果的比较[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10 卫凤莲;7种甲真菌病致病菌的侵袭力及红色毛癣菌和短帚霉相互作用的比较[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6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766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5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