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地氯雷他定对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等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28 13:38

  本文选题:地氯雷他定 + 皮肤斑贴试验 ; 参考:《苏州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地氯雷他定对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等级的影响。 方法顺序选取门诊皮肤斑贴试验阳性++患者。第一次斑贴试验后14-69天予地氯雷他定口服,每12小时1次,每次5mg,口服1天(至少2次)后进行第二次斑贴试验,同时继续服药,,共服5天。斑贴试验根据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指南进行操作和判读。斑贴试验反应程度由“-”至“+++”统一转换为数值(0,1,2,3,4)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完成试验的47位受试者,初次斑贴试验共58个格子中变应原显示++阳性反应,经过干预并做第二次斑贴试验后,51个格子仍显示++阳性,4个格子由++变为+阳性,2个格子由++变为+++阳性,1个格子由++变为阴性,两次斑贴试验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06)。 结论地氯雷他定对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等级结果无影响,其抗炎作用对斑贴试验反应程度的影响甚微。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ral desloratadine on the positive grade of skin patch test.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skin patch test were selected in order. Desloratadine was administered 14 to 69 days after the first patch test, once every 12 hours, 5 mg, 1 day (at least 2 times), followed by a second patch test, and continued to take medicine for 5 days. The patch test was performed and interpret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tact Dermatitis Research Group (ICDRG) guidelines. The response degree of patch test was changed from "-" to "" to the numerical value of "0 ~ (1) ~ (2) ~ (3) ~ (4)). Results among the 47 subjects who completed the experiment, the first patch test showed positive reaction of allergens in 58 lattices.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 second patch test, 51 lattices were still positive, 4 were positive, 2 were positive, and 1 was negativ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atch test results. Conclusion desloratadine has no effect on the positive grade of skin patch test, and it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reaction degree of patch test.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5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荨麻疹[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1年03期

2 盛建;陈伟敏;;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3期

3 胡兵;代杰;李维;;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治疗对慢性荨麻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4期

4 王玲;剡建平;何玉芳;;百康生物共振治疗仪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万正兰;郭新铭;李飞;;某综合型医院门诊新型抗组胺药的回顾性处方点评[J];今日药学;2011年06期

6 谷朝霞;初金玉;陈丽丽;;中西医联合治疗手部慢性湿疹69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8期

7 姚勇;喻超英;;非特异性免疫药物结合中医治疗激素抵抗性哮喘(SRA)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2期

8 龚春燕;申国庆;蔡果;江丽;;2008—2010年我院抗组胺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年07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祥龙;刘杰;丁佩军;黄露;高木丰;张慧敏;;中药八白散皮肤斑贴试验报告[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2 秦洪义;李冬梅;;国产新药—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应用研究与开发[A];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黄振明;李常兴;林玲;罗权;朱慧兰;;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姚红娜;蒙秉新;龙福泉;陈一靖;;咪唑斯汀与地氯雷他定治疗自身敏感性湿疹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成硕;张罗;周兵;李云川;赵岩;韩德民;;地氯雷他定在集群免疫治疗中预防性使用的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王清;朱尤庆;涂亮;常城;;地氯雷他定对慢性应激大鼠肠道肥大细胞的变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7 曹吉祥;;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平;梁逸曾;陈本美;易伦朝;周能;袁大林;;利用LC-MS定量测定人血浆中金刚烷胺[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9 金旺飚;;芙必叮(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A];2005年浙江皮肤性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陈冰;张华丽;谢倩;张书岭;;地恒赛与皿治林治疗老年人慢性荨麻疹比较[A];第四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欣伊 李梅梅;氯雷他定占据抗组胺药物市场半壁江山[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淑坤;谁映红了抗组胺药市场半边天[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本报特约撰稿人 蔡德山 赖鑫芬;从“三足鼎立”到“四分天下”[N];医药经济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殷毅;抗组胺药市场熙来攘往[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阮丛 魏庆宇;老药未退 新品争雄[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保护肌肤健康注意十大细节[N];天津日报;2004年

7 执业药师 常怡勇;三代抗过敏药的优与劣[N];大众卫生报;2006年

8 仇萌;抗过敏药最好换着吃[N];家庭医生报;2007年

9 仇萌;抗过敏药最好换着吃[N];大众卫生报;2007年

10 仇萌;抗过敏药 最好换着吃[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磊;3-羟基地氯雷他定、氘标记6α-羟基紫杉醇和氘标记辛伐他汀的制备与表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建;地氯雷他定对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等级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2 廖文戈;地氯雷他定治疗新生小鼠低温肺出血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3 黎平;常规剂量氯雷他定对国人皮肤斑贴试验反应程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4 刘洋;血浆中地氯雷他定和匹多莫德的LC-MS/MS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5 要海旺;地氯雷他定对变应性鼻炎病人血清白介素4,血栓素B2和白三烯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6 戴晓健;血浆中两组分碱性药物同时测定方法研究及应用[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7 任亚冰;加味消风散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丁玉鑫;皮炎汤Ⅱ号治疗荨麻疹(风寒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张红梅;中药控制急性湿疮渗出起效时间的临床分析[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牛军;PBMC中CD69、CD107a表达上调在诊断迟发型药物变态反应中的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15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815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0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