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天疱疮患者血清OPN和sCD40L的检测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6-11-20 11:23

  本文关键词:天疱疮患者血清OPN和sCD40L的检测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昆明医科大学》 2013年

天疱疮患者血清OPN和sCD40L的检测及意义

索桂英  

【摘要】:目的检测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 PV)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及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同时对同期住院的PV患者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旨在了解我院PV患者一般情况,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情况与国内外相关文献比较分析其异同性,初步探讨OPN和sCD40L在寻常型天疱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为临床上进一步完善寻常型天疱疮诊疗,正确评估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提供思路和参考。 方法(1)收集病例: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的初发或复发活动期天疱疮患者病例(近1个月未规律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临床资料完整。记录病例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相关检查及自身抗体等。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临床分析。 (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对31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OPN、sCD40L的浓度进行测定。 (3)采用SPSS17.0及Excell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相关结论。结果第一部分(1)一般情况:入选的PV患者共48例。1)性别:男26例(54.2%),女22例(45.8%),男女之比为1.18:1;2)年龄: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为(47.29±13.13)岁。其中男性组发病的平均年龄为(49.23±12.55)岁,女性组发病的平均年龄为(45.00±13.71)岁,男女发病的年龄之间没有差异(P=-0.2710.05);3)病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余年,平均病程(17.74±17.37)月。男性组平均病程为(14.59±15.01)月,女性组(21.46±19.51)月。女性组平均病程与男性组相比无差异(P=0.1750.01);4)住院天数:最短为6天,最长为30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6.35±5.99)天,其中男性组平均住院天数(17.84±6.60)天,女性组平均住院天数(14.73±4.90)天,男女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0.05)。(2)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主要实验室检查:发病诱因:48例PV患者中,初发患者20例(41.6%),复发患者28例(58.4%)。其中初发患者18例(37.4%)无明显诱因,1例(2.1%)为阑尾炎切除术后诱发,1例(2.1%)病毒感染诱发;复发患者复发原因:10例(20.9%)为用药不规律,8例(16.7%)为自行停药,5例(10.4%)为减药到一定剂量,5例(10.4%)为感染。5例感染患者分泌物或疱液细菌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1)首发部位:首发于口腔黏膜的有23例(47.9%),重症组首发于口腔黏膜的有15例,重症组口腔黏膜受累率高于轻中症组(P=0.0270.05);2)损害类型:皮肤黏膜同时受累的有27例(52.1%),仅皮肤受累21例(48.9%)。其中重症组皮肤黏膜同时受累的有15例,重症组皮肤黏膜受累率高于轻中症组(P=0.0270.05);3)自觉症状:感觉剧烈瘙痒的有16例(33.3%),感觉疼痛的有32例(67.7%),瘙痒和疼痛同时存在的有9例(18.8%);4)尼氏征:尼氏征阳性的有30例(62.5%),阴性的有18例(37.5%)。其中重症组阳性的有16例,重症组尼氏征阳性率明显高轻中症组(P0.05)。实验室检查:1)常规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6例(33.3%),血小板计数升高11例(22.9%),血沉增快6例(12.5%),血清总蛋白降低13例(27.08%),白蛋白降低12例(25%),白球比降低15例(31.25%),C3降低7例(14.5%),CRP升高8例(16.7%)血脂异常10例(20.8%),肝功异常9例(18.75%)。经统计学分析,轻中症组与重症组患者相比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球蛋白、血红蛋白、ESR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皮肤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30例患者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24例阳性(80%),6例阴性(20%)。30例患者行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其中28例IgG阳性(93.3%),26例C3阳性(86.7%),2例IgA(7%)阳性,0例IgM阳性。24例(80%)IgG和C3均为阳性。3)血清特异性抗体Dsg1、Dsg3检测:31例患者行血清特异性抗Dsg1、Dsg3抗体检测,皮肤黏膜受累组血清抗Dsg3抗体滴度水平高于仅皮肤受累组(P=0.0000.01)。皮肤黏膜受累组血清抗Dsg1抗体滴度水平与皮肤受累组无差异(P=0.9660.05)。据病情进行统计分析:轻中症组血清抗Dsg3、抗Dsg1抗体滴度水平与重症组无差异(P0.05)。 (2)第二部分(1)PV患者血清OPN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0.01);皮肤黏膜同时受累患者血清OPN水平高于仅皮肤受累组(P=0.0460.05);合并感染组血清OPN水平高于未合并感染组(P=0.0000.01);PV患者血小板(PLT)升高组血清OPN水平与PLT正常组无差异(P0.05);PV患者的血清OPN水平与抗Dsg3抗体呈显著正相关(rs=0.489,P=0.0050.01),与抗Dsg1抗体呈正相关(rs=0.383,P=0.0330.05),与补体C3呈显著负相关rs=-0.594,P=0.0000.01),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等无相关性(P0.05)。 (2)正常对照组血清sCD40L水平高于天疱疮组(P=0.0010.01):皮肤黏膜同时受累组和仅皮肤受累组血清sCD40L水平无差异(P=0.4510.05);PV患者合并感染与未合并感染组血清sCD40L水平无差异(P=0.6230.05);PV患者PLT升高组血清sCD40L水平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PV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与抗Dsg3,抗Dsgl,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等均无相关性(P0.05)。 结论 (1)本次入组PV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情况等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2)活动期PV患者抗Dsg3和/或Dsgl抗体高滴度阳性,临床上伴有粘膜损害、尼氏征阳性、继发皮肤感染、皮损疼痛提示病情较重。 (3)感染是PV患者疾病复发、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 (4)OPN在PV患者血清中高表达,特别是皮肤黏膜同时受累的患者,且血清中OPN与天疱疮抗体滴度呈正相关。OPN参与天疱疮发病过程,OPN可作为天疱疮病情活动及严重程度的一项监测指标。 (5) sCD40L在PV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58.6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应斌,王宏,郭辉玉,赵永忠,罗深秋;白假丝酵母ERG11基因突变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2 刘奇;白丽;;白色念珠菌磷脂酶B的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6期

3 李兴锐;徐建华;周小妹;;骨桥蛋白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7年20期

4 唐书谦;钟白玉;叶庆佾;黄云辉;;143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分析[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08年03期

5 韩捷;陈海燕;何东仪;王维东;沈培辰;;类风湿性关节炎树突状细胞水平及其与T辅助细胞亚群的关联[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6 马月眉;马月耳;栗玉珍;杨士华;姚军英;马烈;于淞;;天疱疮129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12期

7 冯丽娟;陈伟;万喆;王晓红;李若瑜;刘伟;;耐氟康唑的白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8 万远芳;刁庆春;;天疱疮43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9期

9 顾晓;CD40共刺激通路及其在诱导移植耐受中的意义[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0年03期

10 许辉;李若瑜;刘伟;;真菌耐药性产生的新机制:热休克蛋白90的作用[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伟;;自拟祛风涤痰通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2 刘成;李永平;张润红;姚德涛;张康健;;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3 房栩丞;王婴;;结肠宁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4 刘成;李永平;张润红;姚德涛;张康健;;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5 夏莉;李永平;姚德涛;张润红;张康健;;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6 孙桂月;;麝香保心丸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1期

7 张凯;朱永士;马楠;孔德志;;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应用中药联合干扰素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8期

8 朱慧楠;毕可东;刘焕奇;邹明;;氨苄西林混悬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9 梁晓华;梁晓东;徐成东;范树国;黄永才;;空心莲子草总黄酮的提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10 冯锁民;任淑娟;杨颖;王黎;惠乐妮;;同时高产甘露聚糖肽与乳酶生发酵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芬丽;熊芬;唐洪梅;;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中的实践与体会[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曾绍华;卜殷中;;静脉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56例疗效分析[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叶兴文;罗余生;桂芳;;低分子肝素钙与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春霞;;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的应用体会[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5 赵晓风;;输液在临床使用环节中相关问题的探讨[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6 周伟波;;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处方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7 陈艳;王晓娟;;我院处方评价制度实施前后门诊处方质量调查[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8 单松桂;;对病房抗肿瘤药用药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9 李功奇;章虹;;儿童手足口病药物治疗调查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10 刘金虹;;2006~2010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光辉;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刺五加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王占奎;清泻浊毒法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陈冠豪;黄芪注射液对肺癌小鼠模型作用机制初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蒋伟哲;猫豆产业链支撑技术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岳鑫;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梓纲;白念珠菌磷脂酶B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功能验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7 梁腾霄;感冒/时行感冒600例发病规律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李海刚;灯盏花素口服吸收机制及其自微乳剂的研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黄卫;吸收成分水合橙皮内酯与枳壳类方的促胃肠运动规律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温优良;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及临床运用规范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蓉;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以及地塞米松的保护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黎超;硫普罗宁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影响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祁涛;腹腔镜手术CO_2气腹及体位改变对眼内压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4 张广辉;热痹清片的毒理学实验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5 周玉娜;头部腧穴配合循经远近配穴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吴莹;注射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盐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永萍;补肾疏肝法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王茗蓂;肾白宁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王洋;育阴止崩汤治疗肝肾阴虚型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梁晓林;中药复方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应斌,王宏,郭辉玉,赵永忠,罗深秋;应用M13引物PCR指纹法分析假丝酵母菌氟康唑耐药性[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2 郑毅,陆江阳,尹义存,孙笑非,黄火高,杨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树突状细胞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01期

3 王茜;曾抗;周浩;孙乐栋;周再高;;天疱疮患者84例临床治疗体会[J];广东医学;2008年10期

4 范青源;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疗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年06期

5 刘根起,陈树民;寻常型天疱疮的治疗、缓解模式和预后[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6 臧敬五;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骨桥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病理机制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年03期

7 郑捷;个体化:天疱疮的治疗原则——以尽可能少的皮质类固醇治疗天疱疮[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年06期

8 渠涛,王宝玺;107例天疱疮回顾性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12期

9 朱学骏,赵景辉,陈喜雪;重症天疱疮21例治疗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03期

10 邓丹琪,李学平,蔡梅,姜福琼,杜鹏;天疱疮48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安梅,仲人前,陈孙孝,周晔,薛菖,孔宪涛;中国天疱疮患者的免疫遗传易感性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年09期

2 南明彩,董翠锋,鹿春;天疱疮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3 邓宏;蔡涛;胡丽;;天疱疮患者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2期

4 罗光浦;黄琼;翁孟武;;118例天疱疮患者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年01期

5 马寿萍;浅谈天疱疮患者的护理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6 杨玲,王保梅;浅析天疱疮患者的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7 骆肖群,苏玮,侯爱琴,翁孟武;天疱疮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年06期

8 邹桂华;25例天疱疮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3年02期

9 黄素毅;22例天疱疮患者的护理[J];广西医学;2004年10期

10 郝淑荣,肖燕;1例天疱疮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孙孝;温海;廖万清;邓安梅;仲人前;孔宪涛;;中国天疱疮患者的免疫遗传易感性研究[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宋芳;;天疱疮患者的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王瑜;;天疱疮患者的护理[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4 罗莉;冯俊荣;薛茹;刘丽萍;王艳辉;李丽;胡雪慧;;天疱疮患者47例护理体会[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郭生红;李薇;;建立有限采样法估算天疱疮患者口服霉酚酸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模型[A];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骆肖群;金岩;李峰;翁孟武;徐颂立;;天疱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γ、白介素10信使RNA表达水平的研究[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赵明;黄葳;张庆;高飞;王利涛;张桂英;苏玉文;肖嵘;张静;陆前进;;天疱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皮损组织异常表观遗传修饰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付梦珠;蒋亦秀;胡湛歆;吕香花;黄池清;刘冬梅;许功军;;天疱疮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分析[A];2013浙江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欧阳艳玲;张朝然;陈荣家;毕颖文;方艳文;徐建江;徐格致;钱江;常青;周行涛;张勇进;;伴严重眼部表现的天疱疮患者皮肤及眼部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李晓东;赵玉铭;高兴华;王雅坤;陈洪铎;;天疱疮患者头发毛囊中抗体检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献怀;[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张献怀;[N];科技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小耿;天疱疮患者生存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来学民;天疱疮患者毛囊直接免疫荧光的检测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3 田清华;天疱疮患者PBM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及5-氮杂胞苷和4-苯丁酸对其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4 索桂英;天疱疮患者血清OPN和sCD40L的检测及意义[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天疱疮患者血清OPN和sCD40L的检测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3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83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0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