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线粒体DNA缺失对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

发布时间:2016-11-26 00:25

  本文关键词:线粒体DNA缺失对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三军医大学》 2013年

线粒体DNA缺失对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

陈胡林  

【摘要】:背景: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主要是卤代烃类的排放,导致平流层臭氧空洞形成,这使得日光到达地面的有害射线增多。日光照射是一个已明确的导致人类皮肤光老化和皮肤癌发生的自然因子。长期的日照对皮肤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皮肤光老化和暴露部位皮肤肿瘤的多发。光损伤诱导多种类型的线粒体DNA缺失在光老化皮肤及暴露部位皮肤肿瘤中大量累积已被广泛证实,但其生物学意义仍有待进一步阐明。细胞凋亡在皮肤光老化和日光相关皮肤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日光诱导的细胞凋亡可使皮肤组织中的细胞成份减少,,从而出现退行性的老化改变;另一方面,出现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如果不能及时凋亡则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日光照射是否能通过对线粒体DNA的作用影响细胞的凋亡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以线粒体DNA缺失细胞(Rho°206细胞)及其母本细胞(143B细胞)为模型,利用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细胞凋亡,进而探讨线粒体DNA对凋亡的影响,为阐明线粒体DNA缺失在慢性皮肤光损伤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目的:通过研究模拟日光照射诱导Rho°206细胞和143B细胞凋亡,探讨线粒体DNA缺失对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1、TEM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2、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模拟日光照射剂量(177mJ/cm~2+3.39J/cm~2、354mJ/cm~2+6.78J/cm~2、531mJ/cm~2+10.17J/cm~2和708mJ/cm~2+13.56J/cm~2)诱导Rho°206细胞和143B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3、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模拟日光照射剂量诱导Rho°206细胞和143B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模拟日光照射剂量诱导Rho°206细胞和143B细胞的凋亡情况。5、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模拟日光照射剂量诱导Rho°206细胞和143B细胞的活性氧簇水平。 结果:1、形态学结果显示,在照射组中,两细胞都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和143B细胞相比,线粒体DNA缺失细胞相应照射剂量组诱导的凋亡效应较轻。而在假照射组中,两细胞的凋亡形态未见明显差异。2、Annexin V/7-AAD检测结果显示,在假照射组,143B细胞的凋亡率(9.23±0.85%)和Rho°206细胞(9.10±1.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照射组中,143B细胞相应照射剂量组凋亡率分别为30.51±1.61%、39.76±1.15%、46.56±1.30%和55.86±1.81%,Rho°20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93±1.15%、27.26±0.91%、36.10±1.20%和39.53±1.15%,同一细胞不同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细胞同样照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显示,在假照射组,143B细胞的ROS水平(8.25±0.86%)和Rho°206细胞(8.15±0.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照射组中,143B细胞相应照射剂量组ROS水平分别为21.41±1.04%、24.82±1.12%、28.85±1.07%和32.78±1.14%,Rho°206细胞ROS水平分别为14.99±1.17%、18.36±1.05%、24.44±1.14%和27.61±1.11%,同一细胞不同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细胞同样照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模拟日光照射可诱导线粒体DNA缺失细胞及其母本细胞凋亡,且其凋亡在一定范围内呈照射剂量依赖性,即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其凋亡也增加。2、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与其母本细胞相比,线粒体DNA缺失细胞能抵抗模拟日光诱导的细胞凋亡;3、线粒体DNA缺失细胞抵抗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的凋亡作用可能与其ROS生成减少有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58.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扬,金光辉,刘树铮;流式细胞术在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内活性氧检测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2 龙朝钦;杨慧兰;张发洲;薛礼长;;HSV-2多功能蛋白ICP27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年02期

3 孟洪弟,戚豫,潘虹,吴希如;无线粒体DNA的ρ°206细胞的培养及其呼吸链功能损害[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春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干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志成;李艳博;郭伟;赵红光;姜晓燕;吕文天;龚守良;;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活性氧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2 严奉伟;朱建飞;吴谋成;;功能食品清除自由基活性评价方法及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6年04期

3 冼健安;苟妮娜;陈晓丹;苗玉涛;王安利;;流式细胞术检测虾类血细胞活性氧含量方法的建立[J];海洋科学;2012年02期

4 严奉伟;朱建飞;吴谋成;;功能食品清除自由基活性评价方法及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年11期

5 伍甜甜;杜嵘;李莉芬;朱亚琴;;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牙髓细胞内活性氧的方法探讨[J];上海口腔医学;2012年06期

6 贝煜;李宗奕;赵文;吴思娴;张卉;肖巧学;黄亚东;项琪;;莪术油有效成分联合金丝桃苷抗紫外辐射作用研究[J];中药材;2013年01期

7 王珊;廖杰;于立方;李宁;;定量检测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的流式细胞[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靖;紫薯素对~(60)Coγ辐射导致的小鼠胸腺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蔡明春;缺氧及缺氧复合运动大鼠心肌、骨骼肌的适应性变化及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3 陈海英;扇贝多肽抑制UVB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辐射损伤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晓琼;吡罗昔康对乳腺癌细胞声动力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2 李丽娟;氧化应激对仔猪肠细胞葡萄糖转运能力及转运载体表达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光辉,刘树铮,刘扬,李效昆,马兴元;人参三醇组甙、VitE及VitC对紫外辐射致皮肤损伤的防护机制初探[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1期

2 于慧敏;聂英坤;王振宇;;不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王克明;王桂兰;;槐杞黄颗粒对婴幼儿哮喘的早期干预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10期

4 张碧丽;李志军;宋兰云;张瑄;王文红;;Desmin蛋白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9年01期

5 仇佳晶;宋红梅;魏珉;景红;何艳燕;;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心肌炎4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9年02期

6 高建;黄宇烽;曹晶;王浩洋;陆金春;;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培养及gG-2基因特异片段的克隆[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年03期

7 史桂英,高飞,石学耕,汤雪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方法[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陈瑜;王宏伟;周建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国内外诊断标准比较[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09期

9 黄松明;张爱华;丁桂霞;费莉;郭梅;潘晓勤;陈荣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减轻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22期

10 丁桂霞;张爱华;黄松明;费莉;郭梅;潘晓勤;陈荣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2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郑军廷;贾承英;崔艳敏;张青;;早期日光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17期

2 苗小春,尚瑞雪,李莉,周远鹏;Ge2922对模拟日光照射引起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8年03期

3 阎怀成,徐青梅,陈学存,何陆莉文,马黛,孙恪明,曾振锚,倪必礼;母乳喂养婴儿血中25羟胆钙化醇水平与日光照射关系的研究[J];营养学报;1986年02期

4 王均容;夏日旅游要护肤[J];家庭医学;2002年07期

5 李旭东;;皮肤病的预防措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Dawe R.S.,Ferguson J. ,田中伟;对光照射治疗有反应的银屑病史不能预测UVB的疗效[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1期

7 蔡广研,徐学明;活性氧簇与慢性肾功能不全[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6年02期

8 王家林;陈国芳;彭崇基;姚龙;张加连;唐晨翠;李小群;;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9 李士欣,秦克勤,龚小玲,张永霞;小儿佝偻病母婴同步防治观察研究[J];农垦医学;1996年02期

10 段进先;帮助家长合理给孩子补钙[J];当代护士;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兵;吕荣文;;日光照射对荧光增白剂VBL顺-反异构现象影响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宗威;朱永法;;日光下光催化降解聚乙烯塑料的研究[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王蔚;刘芸;康瑞霞;陈丽;夏高晓;邓鹏;姜勇;;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MK2调控磷酸化蛋白的鉴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肿瘤和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王斯文;黄俊;余刚;;模拟日光条件下得克隆的光化学降解机理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蔡田恬;;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脏毒性的作用机制[A];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慧;赵慧敏;全燮;;模拟日光照射下对苯基苯酚的光化学转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张国华;魏绪明;;黄褐斑的中医药疗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葛林科;陈景文;张思玉;乔显亮;蔡喜运;;水成分对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光解的作用依赖于光源:机理与动力学[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刘秀华;邓义;龙素群;傅依备;;Pt/T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10 王雅坤;赵玉铭;陈光;金光玉;李远宏;陈洪铎;;日光模拟器照射后正常人CD1a、CD68标记细胞的变化[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卫;[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三元公司供稿;[N];大众科技报;2002年

3 李水根 黄春燕;[N];健康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张荣;[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5 何浓;[N];山西科技报;2003年

6 孙梅;[N];解放日报;2004年

7 晓兰;[N];中国石油报;2001年

8 ;[N];西藏日报;2000年

9 夕夕;[N];保健时报;2005年

10 武安市第三中学 胡双林;[N];河北科技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毓;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基因修饰对其活性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2 杨欣;稳定融合表达拮抗Aβ_(1-42)肽细胞内毒性的适配子策略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阮云军;活性氧在鼠血管增龄性变化中的作用及脱氢表雄酮的干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黄嵘峰;乙肝病毒X基因对正常人肝细胞株HL-7702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5 时慧琦;软脂酸致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6 吴婷;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7 郜攀;内肽酶Meprin抑制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8 张俊香;人肺腺癌细胞多药耐药机制及辐射敏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王瑞艳;强脉冲光照射对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10 葛林科;水中溶解性物质对氯霉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光降解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胡林;线粒体DNA缺失对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2 王晓丽;72例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对照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晶晶;191例脂溢性角化病临床及病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贾丽丽;白藜芦醇对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皮肤损伤的保护与治疗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高峰;模拟日光照射后皮肤屏障损伤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6 张芬;对日光强吸收的水处理光催化剂改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孙丙华;草酸钙晶体与小鼠巨噬细胞系Ana-1相互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8 孙晋亮;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偶联因子6的影响及活性氧簇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沈阳辉;白藜芦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10 李菁;喹唑啉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筛选及Erlotinib抗肿瘤新机制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线粒体DNA缺失对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3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93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