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坏疽性脓皮病合并炎症性肠病

发布时间:2018-06-14 11:40

  本文选题:坏疽性脓皮病 + 溃疡型 ; 参考:《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年01期


【摘要】:报告1例坏疽性脓皮病合并炎症性肠病。患者男,30岁。腹痛、腹泻及稀薄脓血便1个月余;躯干及四肢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脓疱疹,溃疡伴疼痛12 d入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红细胞外渗及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电子肠镜诊断为炎症性肠病。抗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 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ANCA)阳性。予糖皮质激素、美沙拉嗪及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Abstract]:A case of gangrenous pyoderma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was reported. The patient was 30 years old.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and thin purulent stool for more than one month, red papules scattered in trunk and limbs, purulent herpes, ulcers with pain were admitted to hospital for 12 days.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lesions showed hyperkeratosis of the epidermis, thickening of the spinous layer, infiltr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neutrophils between the whole dermis and subcutaneous fat, erythrocyte exosmosis and fibrinoid degeneration of the vascular wall. Electronic enteroscopy was diagnosed a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ti 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P ANCA was positive. After glucocorticoid, mesalazine and supportive therapy,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分类号】:R753.7;R5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9期

2 张志宏,欧阳钦;以肿瘤坏死因子α为靶向治疗炎症性肠病[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1期

3 章荣华;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0年01期

4 温文;炎症性肠病病理[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4期

5 刘志坚,刘俊;小儿炎症性肠病[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4期

6 徐萍,刘俊;炎症性肠病与癌症[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4期

7 王霞;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护理[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4期

8 彭仲生,胡品津;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研究概况[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0年02期

9 巫协宁;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0年01期

10 张向菊;黄志新;;中药内服合灌肠治疗炎症性肠病31例[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钦;;顽固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展[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郑家驹;;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困惑与挑战[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3 欧阳钦;郑淑梅;;炎症性肠病的过去、现在与将来[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4 高永健;朱峰;钱家鸣;陈伟;;11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5 周峰;姜挺;葛柳青;蒋益;陈志涛;赵杰;夏冰;沈骏;冉志华;钱家鸣;;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基因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6 欧阳钦;;顽固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策略[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向菊;黄志新;;中药内服并灌肠治疗炎症性肠病31例[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杨大平;;炎症性肠病诊治进展[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原;;79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分析[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吴小丽;胡滨;陈小微;;炎症性肠病93例临床分析[A];2006华东地区消化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浙江省分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中桥;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炎症性肠病[N];家庭医生报;2007年

2 保健时报实习记者 李昆鹏;巧克力不算炎症性肠病罪魁[N];保健时报;2007年

3 黄欢;炎症性肠病不可怕[N];健康时报;2007年

4 张中桥;炎症性肠病由不当生活方式引起[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张中桥;精神紧张易致炎症性肠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邋夏洪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李鹏;炎症性肠病的新疗法[N];健康报;2008年

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胡品津;我国炎症性肠病学组已制定了协作研究计划[N];健康报;2010年

8 通讯员 高翔;炎症性肠病患者增多[N];湖北日报;2002年

9 记者 刘海英;英研究揭示炎症性肠病关键分子[N];科技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朱国旺;当心炎症性肠病来袭[N];中国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倩;中国人群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基因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彦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吴迎;炎症性肠病肠组织蛋白表达差异分析[D];武汉大学;2013年

4 刘彬果;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学发病及免疫调节剂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5 沈冰冰;我国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和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6 赵颖;旋毛虫干预实验性炎症性肠病的效应及其免疫学机制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7 朱琴;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安全性监测体系的建立[D];浙江大学;2008年

8 谭蓓;维生素D水平与炎症性肠病及其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滕旭;肠三叶因子对小鼠炎症性肠病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李攀;维生素D与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作用通路中炎性因子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宝霄;109例炎症性肠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2 唐尧;炎症性肠病十年病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丽莎;炎症性肠病858例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崔静;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某些进展[D];郑州大学;2004年

5 李莉;粪便乳铁蛋白对炎症性肠病鉴别诊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杨跃梅;炎症性肠病中补体系统过度活化在炎症性损伤中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许春梅;低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江波;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水平与炎症性肠病活动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项利娟;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耿二冬;炎症性肠病90例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7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017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5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