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中国1990-2011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与趋势预测

发布时间:2018-06-18 12:49

  本文选题:梅毒 + 发病率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14年06期


【摘要】:目的分析1990-2011年我国梅毒变化趋势,并探讨时间序列模型在梅毒未来发病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1990-2011年全国梅毒发病率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ARIMA时间序列模型拟合及发病率预测。结果 1990-2011年梅毒流行特征为:1990-1994年发病率一直较稳定,未见明显上升趋势,自1995年发病率开始上升,1999-2003年略有波动,2004-2011年,发病率急剧上升,截至2011年末,梅毒发病率已为29.47/10万。利用ARIMA模型拟合梅毒发病趋势效果较好,预测2012年和2013年梅毒发病率分别为29.31/10万、29.16/10万。结论运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梅毒发病率进行拟合及预测是可行的,预测效果较好。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nd of syphilis change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1 an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ime series model in predicting the future incidence of syphilis. Methods based on the data of syphilis incidence from 1990 to 2011, ARIMA time series model was used to fit and predict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Results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 of syphilis from 1990 to 2011 was that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was stable in 1990-1994, but not obviously rising. Since 1995,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has been in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has increased sharply from 1999 to 2003. By the end of 2011,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had reached 294,700 / 100 000. The Arima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syphilis incidence trend, and the incidence of syphilis in 2012 and 2013 was predicted to be 29.31 / 100 000 and 29.16% / 100 00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t is feasible to use Arima time series model to fit and predict syphilis incidence.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风险预测研究(81273186)
【分类号】:R75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永怡;李军;陈文;王姝;张玲霞;;AIDS等传染病的全球防控新形势[J];传染病信息;2010年06期

2 王英;倪大新;;2004-2007年中国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8年08期

3 张咏梅;马勇;;我国梅毒预防现况[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04期

4 彭志行;陶红;贾成梅;丁晓艳;马福宝;汪华;赵杨;易洪刚;于浩;陈峰;;时间序列分析在麻疹疫情预测预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0年05期

5 孟蕾;王玉明;;ARIMA模型在肺结核发病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静;杨书;张强;王璐;;时间序列ARIMA模型在艾滋病疫情预测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年13期

2 彭勇;于华;王仙;;网络直报系统下新疆伊犁州肺结核病患者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2年01期

3 程娟;段红岩;李安信;;梅毒流行病学和诊疗现状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2年01期

4 陈敏;;2005-2009年重庆市沙坪坝区性病疫情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8期

5 张新华;曹家红;;宜昌市夷陵区2001~2008年梅毒疫情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年06期

6 张志云;李永双;张晓丽;冉灵芝;林定庄;;梅毒孕妇产后血清固定者的细胞免疫研究[J];广西医学;2012年05期

7 杨梅;牟鸿江;王伟人;王静;;贵州省282例感染梅毒孕产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贵州医药;2012年11期

8 张坚生;聂静敏;何浩岚;蔡卫平;;广东省2011年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2年06期

9 劳云飞;李惠琴;陈庆玲;赵红梅;安靓;周曾全;;云南省定居边境地区外籍跨境婚姻人群AIDS抗病毒治疗现状及需求研究[J];传染病信息;2012年06期

10 谭姣;雷静;;ARIMA模型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甘秀敏;血吸虫病流行的评估与预测预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江震;HIV/AIDS/STI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徐鹏;基于WSN的船舶危险品运输风险预警模型与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宝萍;长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梅毒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福利;状态空间模型在季节性时间序列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张凡;天津市主要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及预测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4 崔兆麟;河南省3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HIV家庭内传播规律队列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5 黄辉云;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脑脊液情况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D];中南大学;2009年

6 丁玲;长春市宽城区2004年-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动态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徐修杰;个体诊所参与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潘姣姣;广西免疫针对性疾病流行趋势的数理流行病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曹元元;某省梅毒和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10 孙玉兰;青海省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和梅毒监测结果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安信;王鹰;;梅毒的诊断和治疗策略[J];传染病信息;2007年01期

2 吕吉云;;2010年我国重点传染病的分析与前瞻[J];传染病信息;2010年01期

3 张玲霞;王永怡;陈文;李军;王姝;;2009年全球传染病疫情聚焦[J];传染病信息;2010年01期

4 张蔚,张彦琦,杨旭;时间序列资料ARIMA季节乘积模型及其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8期

5 房新志;90年代梅毒在美国的流行和预防控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8年03期

6 丁守銮,康家琦,王洁贞;ARIMA模型在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3年01期

7 李运明;周厚永;李刚;许贲;李小凯;;应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医院的入院人次[J];西南军医;2005年06期

8 陈峰,王啸天,朱和新;混合指数周期模型及其在疾病季节性分析中的应用[J];南通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9 邓丹,王润华,周燕荣;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在卫生事业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2年05期

10 张仲远;迟红梅;杨洁;;5887例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HBV HCV和HIV抗体及梅毒抗体的检测与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郑灵巧;[N];健康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振华;梅毒是怎样在世界上流行起来的[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88年01期

2 付志智;吴秀玲;邓革红;;1997-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梅毒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J];疾病监测;2008年10期

3 戴孟阳;徐韬;马宁;白杉;陈慧中;;沈阳市1997~2007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02期

4 刘贤贵;;东莞市长安镇梅毒流行病研究[J];河北医学;2009年07期

5 金慧心;王德焕;蒋志坚;周颖;薄潜;杜学博;王卫宪;;1995~2008年黑龙江省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年06期

6 马宁;张秀月;;沈阳市和平区2004—2009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0年21期

7 杨臣;张云朋;张宏丽;;双鸭山市2006~2010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4期

8 姜宪尘;尹志英;占炳东;;衢州市2004-2009年梅毒和淋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11期

9 叶顺章;;梅毒病人社会-个人的和临床流行病学的特征[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6年03期

10 朱中奎;;2004-2009年泰州市梅毒疫情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显明;张族祥;张起律;俞建心;;三明市2000-2009梅毒流行特征分析[A];麻风误诊及其临床病例分析培训班暨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论文集[C];2010年

2 杜贞栋;黄乾;吕宁江;李秀荣;于晓蕾;;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桓台县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3 田锋;李敬扬;;误诊为结缔组织病的梅毒1例[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有敏;;梅毒孕产妇的医院内感染控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5 张君炎;;应重视和加强梅毒预防控制工作[A];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曾淑琴;;浅谈梅毒病人的健康教育[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八卷 护理分卷)[C];2006年

7 陈鹭鸣;;浅谈早期口腔梅毒的诊治[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8 徐强;;睢县2005~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9 张丽玲;于相冬;;山东省烟台市1998~2007年梅毒感染情况分析[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李伟;边兆孔;叶艳萍;;杞县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与分析[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人兽共患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冈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 蔡正平;关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几个问题[N];黄冈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项铮;防治肺癌任重道远[N];科技日报;2005年

3 王锡山 衣晓峰 孙理;饮食不当易诱发结肠癌[N];健康报;2006年

4 翟峰;家庭厨房污染知多少[N];健康报;2007年

5 王雪飞;肺癌研究百年四看点[N];健康报;2007年

6 于振涛;少抽一口烟 食管少癌变[N];健康时报;2007年

7 记者 李颖;中国肺癌治疗进入靶向药物时代[N];科技日报;2006年

8 张华念;补硒能增强人体抗癌力提高免疫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9 靖九江;治愈足癣1+1疗法是关键[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副研究员 蒲昭和;淀粉与肠癌有何关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宇峰;深圳市梅毒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和防治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咸巍;偏正态混合时间序列模型[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陈燕红;时间序列模型的经验似然推断[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邱望仁;模糊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在股指趋势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龙璐;海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孙秋霞;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控制图性能评价及应用[D];青岛大学;2011年

7 彭锐锐;早期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我国多地区性病门诊的横断面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8 张岩;结构时间序列模型在季节调整中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曾进群;开源社区结构与行为及其特点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丁洁;双率采样数据系统的辨识[D];江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君彦;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37例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2 涂晔;时间序列模型的误差分析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董瑶;时间序列模型的改进与应用[D];兰州大学;2012年

4 曲宏巍;模糊时间序列模型相关理论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陈阳;时间序列模型的罚似然方法[D];西北大学;2012年

6 彭红艳;2009-2011年湖北省梅毒疫情及健康教育需求调g芯縖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7 吕敏红;时间序列模型的局部影响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8 邱英鹏;深圳市同性恋门诊梅毒干预项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D];中南大学;2013年

9 任文军;基于平稳时间序列模型的鞅变换参数估计问题[D];燕山大学;2010年

10 董淑丽;模糊时间序列模型的改进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35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035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