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样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本文关键词: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样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14年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样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余珊珊
【摘要】:目的:(1)分离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a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备用;(2)建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样动物模型;(3)探讨PMSCs对小鼠AD样皮损的影响;(4)探讨PMSCs对AD样动物模型引流淋巴结和脾脏中Foxp3+Treg数量的影响;(5)PMSCs在小鼠AD样模型中对皮损IL-2、IL-4、IL-6、IL-10、IL-17A、TNF、IFN-γ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1)PMSCs分离用组织块法联合酶消化法,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体外诱导其分化成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2)用1%5-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诱发BALB/c小鼠建立急性(激发1次)和慢性(每3d激发1次,共7次)AD样模型;(3)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PMSCs(0.5×106,1×106或2×106个/次/只)治疗小鼠急(1次)、慢性(2次)AD样模型,肉眼观察小鼠耳朵和背部皮肤的变化,动态测量小鼠耳厚度,处死前称重,处死后称其耳和脾脏重量,计算左右耳的重量差以及脾脏指数;(4)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及耳部引流淋巴结的Foxp3+Treg细胞;(5)用流式细胞仪微球捕获芯片技术法(CBA)检测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匀浆中IL-2、IL-4、IL-6、IL-10、IL-17A、TNF、IFN-γ含量;(6)小鼠耳朵和背部皮肤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切片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皮肤病理改变,并计算表皮层数和真皮中的炎症细胞数。 结果: (一)成功分离、鉴定、扩增PMSCs PMSCs表面表达CD29、CD90、CD105,CD34、CD45、HLA-DR为阴性,PMSCs体外诱导可分化为成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 (二)成功建立小鼠AD样模型 (1)急性AD样模型激发前左耳厚度(24.90±0.89)×10-3mm,激发12h后耳廓和背部皮肤可见轻度水肿性红斑,24h后厚度达到(28.00±1.06)×10-3mm,48h时达高峰(28.70±0.67)×10-3mm,此时左耳重量为(13.88±0.61)mg,左右耳的重量差为(0.84±0.72)mg。耳和背部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类似急性皮炎,表现为表皮轻微水肿和增厚,真皮浅层水肿,小血管扩张,较多的炎症细胞浸润(主要是单一核细胞和少许多形核细胞),与基质组比较,耳和背部的浸润细胞数增多(P0.05)、背部的表皮层数增多(P0.05)。模型组小鼠皮损中Th1、Th2细胞因子均升高,IFN-γ/IL-4比值比基质组下降,此小鼠中出现以Th2占优势的Thl/Th2的平衡失调。 (2)慢性AD样模型第1次激发前左耳厚度(27.00±1.27)×10-3mm,第1次激发12h后即出现轻度水肿性红斑,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多,水肿性红斑逐渐加重,并可见渗出结痂、鳞屑和毛发脱落(主要见于背部),,第28d(处死前)耳厚度为(39.30±4.15)×10-3mm,左耳重量为(19.60±3.86)mg,左右耳的重量差为(5.24±3.26)mg。光镜下皮肤呈亚急性和慢性皮炎样改变:耳部皮肤可见表皮角质层较明显增厚,偶见血清痂,棘层增厚(4~5层),真皮内有大量的细胞浸润(主要是单一核细胞和少许多形核细胞);背部皮肤表现为表皮显著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明显增厚(6~8层),有细胞外移,偶见血清痂,真皮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主要是单一核细胞),与基质组相比,浸润细胞数和棘层层数均明显增多(P0.05~0.01)。模型组小鼠皮损中IFN-γ/IL-4比值仍低于基质组,Th2占优势的Thl/Th2的平衡失调依然存在。 (三)PMSCs对小鼠AD样模型的影响 (1)急性小鼠AD样模型激发后24h时,PMSCs注射的高剂量组小鼠耳厚低于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亦小于模型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48h时,中、高剂量组的耳厚度小于模型组(P0.05)。其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PMSCs中、高剂量组的耳重量小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病理片上,中、高剂量组耳和背部皮肤中的真皮浸润细胞数和背部表皮的层数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表明PMSCs对急性AD样皮损有治疗作用; (2)慢性小鼠AD样模型PMSCs高剂量组在激发1d后与模型组相比耳厚度小于模型组(P0.05),在4d后中、高剂量组耳的厚度均小于模型组(P0.05),且高剂量的疗效好于低剂量组;PMSCs各剂量组耳重量均轻于模型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方面,高剂量组的耳和背部皮肤真皮中浸润细胞数以及背部的表皮厚度小于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的浸润细胞数亦低于模型组(P0.05);此外,高剂量组真皮内的浸润细胞数和背部表皮的厚度小于中剂量组(P均0.05),说明PMSCs对慢性小鼠AD样皮损亦有治疗作用,且其疗效与细胞浓度有关。 (四)PMSCs对小鼠AD样模型中Foxp3+Treg细胞数量的影响 中、高剂量PMSCs可促进AD样小鼠急性期引流淋巴结中Foxp3+Treg的生成,对脾脏中Foxp3+Treg细胞数未见明显影响。 (五)各组小鼠皮损中IL-2、IL-4、IL-6、IL-10、IL-17A、TNF和IFN-γ的变化 (1)与急性基质对照组相比,急性模型组皮损中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显著升高,Th1型细胞因子IL-2升高、IFN-γ无明显变化,炎性因子TNF显著升高,Th17细胞特异性标志IL-17A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IFN-γ/IL-4(1.32±0.76)低于基质组(2.11±0.86),提示该模型是由Th2型免疫反应所致。 (2)与慢性基质对照组相比,慢性模型组皮损中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升高,Th1型细胞因子IFN-γ轻度升高、IL-2无明显变化,炎性因子TNF显著升高,Th17细胞特异性标志IL-17A无明显改变,慢性组IFN-γ/IL-4(0.73±0.64)小于基质组(1.34±0.41),提示该慢性模型组亦是以Th2型免疫反应为主。 (3)地塞米松对小鼠AD样模型治疗的作用机制 地塞米松可显著抑制急性小鼠AD样模型皮损中IL-2、IL-4水平,轻微减少TNF、IFN-γ的产生,对IL-6、IL-10无明显影响,使IFN-γ/IL-4(2.76±3.53)升高,使皮损中的炎性因子TNF减少以及IL-17A下降,表明地塞米松可以通过调控Th1/Th2细胞的失衡来减轻皮损炎症。 (4)PMSCs对小鼠AD样模型治疗的作用机制 ①与急性模型组比较,低、中剂量PMSCs引起小鼠急性AD样模型皮肤中Th2细胞因子IL-6、IL-10明显下降,中剂量组中IL-4下降,低剂量组中IL-4无明显改变,而高剂量组致使皮损中的IL-2、IL-4、IL-6、IL-10、IFN-γ、IL-17A升高;使低、中剂量组的IFN-γ/IL-4(0.86±0.28、0.97±0.22)减少,高剂量组的(2.12±1.55)升高,并趋于正常,提示PMSCs对Th1、Th2、Th17的影响随着浓度的高低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与细胞浓度相关。 ②与慢性模型组比较,PMSCs可使皮损中的IL-10和TNF减少,但对其他因子无明显影响。 结论: (1)成功分离PMSCs; (2)用1%FITC诱导BALB/c小鼠成功建立以Th2型免疫反应为主的急、慢性AD样模型; (3)静脉给予PMSCs可减轻小鼠急、慢性AD样皮肤炎症,且疗效与剂量有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Th1/Th2、Treg/Th17细胞失衡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58.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忠朝;血液干细胞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2年04期
2 杨志宏;田诗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创面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1期
3 张绪斌;王丁;杨博贵;王晓军;张全顺;;干细胞研究的理论与实验[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1期
4 张瑞锋;吴金英;姚金凤;张阳;李中秋;周东平;;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5期
5 华艳龙;李彩萍;;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36期
6 唐利;李承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年01期
7 周卓妍,杨默,霍泰辉;成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8 洪微,张作文;我国免疫性皮肤病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相杰;姜红江;孟鹏;;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实验研究[J];当代医学;2012年09期
2 徐小雅;金慰芳;高建军;周轶;盛辉;;辐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9年02期
3 邢昕;吕蓉;李素萍;刘忠;;体外分离培养人源性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鉴定[J];中国输血杂志;2013年08期
4 刘磊;刘作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8期
5 Jan Henkel;Maria A.Woodruff;Devakara R.Epari;Roland Steck;Vaida Glatt;Ian C.Dickinson;Peter F.M.Choong;Michael A.Schuetz;Dietmar W.Hutmacher;;Bone Regeneration Based on Tissue Engineering Conceptions – A 21st Century Perspective[J];Bone Research;2013年03期
6 许键炜;申长清;赵芳芳;舒莉萍;何志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防治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13年29期
7 崔岳毅;宋纯理;谭杰;付鑫;陈仲强;刘忠军;党耕町;;局部植入辛伐他汀诱导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修复大鼠颅骨缺损[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年06期
8 赵江民;刘佳;林雁冰;宗根林;吴利忠;钱海珊;游建雄;;SPIO标记浓度对BMSC_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体外MRI表现[J];磁共振成像;2014年02期
9 李陈;肖玉周;;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10 王凤武;郝斐;袁建龙;刘东军;荣威恒;;绵羊羊水、胎儿肾脏组织中表达Oct-4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分子学特性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中厚;刘钢铁;张倩;季佳芬;王立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CD4~+CD25~+Foxp3~+Tregs的作用[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2 张可华;袁宝珠;;治疗性干细胞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中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鹏霞;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廖文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4 彭毅;转录辅助因子PC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5 董伟;胚胎干细胞在Lewis肺癌中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李伟;人脐带间质干细胞通过巨噬细胞参与修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7 李燕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及磁标记示踪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8 李远;杂合型重编程Oct4联合多能干细胞因子表现重编程人脑胶质瘤细胞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崔雪艳;低氧微环境对造血干细胞特性及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10 朱天琦;GDNF和NT-3双基因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超;大鼠脑组织匀浆对其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艳丽;“肺主皮毛”理论在哮喘、荨麻疹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体现及与黏膜免疫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3 吴卫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代谢生物标识的核磁共振频谱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4 王震;家兔烧伤早期痂下水肿液中白蛋白的吸收现象及药代动力学观察[D];广州医学院;2010年
5 赵彩霞;脂肪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6 王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向肝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7 魏潇;表皮干细胞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杨文思;“肺主皮毛”理论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王健;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在脊柱融合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梁霄;T淋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外阴白色病变发病中作用的初步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蔚;刘志辉;刘爱民;韩丽英;李荷莲;;胎儿肝脏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2 崔颖,王宏,徐天睿,李学佩,李凌松;人胚胎关节软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3 袁源;杨树源;韩忠朝;张晓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4 向明章;蒋耀光;王慧春;林一丹;;人肺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5 李长东,张为远,江小霞;胎儿心脏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潘萌,郑捷,李卫平,薛峰,黄冬生;重组寻常型天疱疮抗原抗血清的制备与纯化[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2年01期
7 杨立业,刘相名,惠国桢,费俭,郭礼和;皮肤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分化[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03期
8 陈希哲,林云锋,乔鞠,田卫东,闫征斌,李声伟;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及其成骨潜能[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9 郭?,苗登顺,李丽娥,盛伟华,董宁征,杨吉成;儿童外周血成纤维细胞集落培养方法初探[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10期
10 余方圆,卢世璧,袁枚,黄靖香,赵斌;兔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定向诱导为软骨细胞的实验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1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样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2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