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和白介素23水平及白芍总苷治疗前后的变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rol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ytokines (IL) 17 and IL-23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czema. Methods: real 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IL-17 and IL-23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80 eczema patients and 40 normal controls. The expression and difference of IL-17 and IL-23 protein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45 eczema patients and 30 normal controls were studied by solid phase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o explore the rol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L-17 and IL-23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czema. The expression of IL-17 and IL-23 in patients with eczema of different TCM types an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total glucoside of paeony. Results: the levels of IL-17 and IL-23 mRNA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eczem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group (P0.05) an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rea of eczema and the (EASI) score of severity index. The serum levels of IL-17 and IL-23 in patients with eczema at acute and subacute stag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eczema and normal controls (P0.05). There was a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IL-17 and IL-23 in patients with eczema (r = 0.53, P < 0.05). P0.05) relationship.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IL-17 and IL-23 mRNA, EASI and (DLQI) of skin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in paeoniae Alb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non-paeon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L-17 and IL-23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czema.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can regulate cytokines involved in eczema and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eczema.
【作者单位】: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天津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
【基金】: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科研基金 天津市卫生行业重点攻关项目基金(12KG131)资助
【分类号】:R758.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豫巍;王永钧;;白芍总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阳;王坤;齐向明;吴永贵;;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巨噬细胞浸润及增殖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1年06期
2 李兴锐;陈茂红;王和融;;白芍总苷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蔡文虹;;白芍总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年36期
4 刘艳丽;林荣军;;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17、ECP及IgE的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10期
5 刘艳丽;林荣军;肖翠林;;支气管哮喘病儿血清IL-17、IgE与EOS计数变化及意义[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吴红萍;王友庆;;白芍总苷联合正清风痛宁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7 凌昊;赵霞;;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哮喘中的作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8 郭纪涛;陈永强;;脾实热证与类风湿关节炎热痹证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12期
9 张玉红;李俊勇;蔡慧敏;;白芍总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1年06期
10 罗文丰;陈静;彭元洪;;白芍总甙治疗老年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维云;;白芍中白芍总甙提取工艺的研究[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光;熊果酸通过NF-κB信号通路抑制小鼠T细胞激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李媛;强力风湿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及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何春年;芍药属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林爱珍;益气养阴方对Graves病小鼠白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陈昱豪;中医药治疗燥痹的用药特色与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王得翔;济南市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和Th17细胞在不同亚型哮喘中的状态及其意义[D];山东大学;2013年
7 郭小芹;IL-17/IL-17R通路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8 程平;IL-9~+CD4~+T细/IL-9与幽门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和γδT细胞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宿主应答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9 杨旭燕;Th22细胞及细胞因子IL-2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初探[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庄园;Tc17细胞在胃癌中的表达调控及作用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辉;芍药甘草汤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邢yNyN;舒健化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海俊;桂苓汤治疗小儿常年变应性鼻炎(营卫不和痰饮上泛证)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杨昌林;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镇兰芳;自拟方内服外洗治疗骨关节炎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6 袁奕清;加味四逆散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7 樊孟飞;益气养阴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李艳霞;\*痹颗粒对RA系膜增殖性肾炎细胞模型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邹永玲;高能处理与传统炮制方法对中药功效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10 余超;口服中药及其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近期疗效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生;白芍总苷与激素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年07期
2 沈友轩,刘晓华;白芍总苷对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高球蛋白血症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年01期
3 王兴旺,陈敏珠,徐叔云;白芍总甙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年05期
4 王志坚,陈敏珠,孙桂华,徐叔云;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药理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年02期
5 王志坚,,万军梅,陈敏珠,徐叔云;白芍总甙对正常人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年03期
6 李俊,陈敏珠,徐叔云;白芍总甙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_2的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年04期
7 李俊,汤晓林,陈敏珠,徐叔云;白芍总甙对佐剂性生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5年06期
8 梁君山,陈敏珠,徐叔云;白芍总甙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0年04期
9 李俊,梁君山,周爱武,陈敏珠,徐叔云;白芍总甙对B淋巴细胞增殖和白介素1生成的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4年01期
10 王斌,陈敏珠,徐叔云;白芍总甙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功能和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艳明,李林峰;未分类湿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11期
2 张玉琬;李强;钟珊珊;;慢性湿疹患者医学应对方式对其病情程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年37期
3 陈德秀;黄孟启;李邻峰;;湿疹患者皮损链球菌检测及临床意义[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5期
4 李玲玲;张霞;瞿幸;段行武;;湿疹患者常见食入、吸入变应原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04期
5 祁增年;;湿疹患者要忌口[J];养生月刊;2014年07期
6 王忠,曹光玲,凌宏忠,杨建;104例湿疹患者皮损处的细菌菌群分类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1年04期
7 田美华,刘彦群;湿疹患者皮损微生物感染情况及局部抗菌治疗[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吴洁;邱晓珏;;湿疹患者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09期
9 颜丹;潘英;汪枫;李燎;黄文才;卿晟;赵家兰;;湿疹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14期
10 佘鸿燕;王见宾;魏红;苏安英;王向英;;262例湿疹患者病理与临床诊断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0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悦强;杨澍;叶强;付祥霞;赵高峰;;中西医结合治疗500例湿疹患者疗效观察[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悦强;杨澍;叶强;付祥霞;赵高峰;;中西医结合治疗500例湿疹患者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赵炳南学术思想研讨会、全国皮肤科中医外治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3 薛茹;罗莉;冯俊荣;刘丽萍;王艳辉;李丽;胡雪慧;;浅谈湿疹患者的健康教育[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湿疹患者胃肠动力学测定及意义[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学术会议、全国中医药防治皮肤病成果与技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治疗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高级研修班文献汇编[C];2004年
5 徐晓迪;;78例湿疹患者的护理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6 朱武;李湘辉;;湿疹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和考评[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万远芳;阎国富;;湿疹患者糖尿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李春婷;李邻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对泛发湿疹患者预后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宋瑜;马绍尧;;健脾利湿方对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宋瑜;马绍尧;李咏梅;;健脾利湿方对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主任医师 吴英为;湿疹患者用热敷烫洗的方法不能减轻痛苦[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刘勇泰;湿疹患者度夏禁忌多[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3 杭州郎氏中医皮肤病研究所 郎玉麟;春季湿疹患者不妨试试药膳[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4 新文;湿疹患者缺乏天然抗生素[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黄显斌;湿疹患者慎用抗菌素[N];医药经济报;2008年
6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张学军 整理 祁芳;皮肤病认识误区多[N];健康报;2009年
7 周颖;发挥中西药学优势保障人类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黄显斌;湿疹患者慎用抗菌素[N];科技日报;2005年
9 张桂宝;吃出来的皮肤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柳;RasGRP1在湿疹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409例湿疹患者的回顾性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陈珈珧;南京、澳门两地门诊湿疹患者临床表现、发病因素、生活质量与中医证侯调查的对比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梁建华;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李湘辉;湿疹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与考评[D];中南大学;2008年
5 齐晓磊;湿疹患者体质类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武李莉;300例湿疹患者的体质分型及中医证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宋贺;广安门医院湿疹患者调查分析及中医证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高东玲;湿疹患者体质类型与其辨证分型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梁军亮;IL-17和IL-23在湿疹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10 董红;TSLP和IL-25在湿疹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24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32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