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新疆毛囊角化病两家系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2 03:25
【摘要】: 目的:总结并分析新疆毛囊角化病汉族、维族两家系的临床特点、遗传方式及外显子2、3、5、7、8、10、11、12、13、14、15、19、20基因突变情况,对探讨毛囊角化病的临床特点、遗传方式、分子遗传学机制及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有一定意义,为毛囊角化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对新疆毛囊角化病两家系的先证者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及病理检查,采集其家系中其他患病成员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患病年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等),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抽取了每位患者及正常亲属静脉血。(2)采用国际通用的格式符号绘制两个家系的家系图谱,分析其家系遗传方式。(3)采用基因组DNA提取、PCR特异扩增、ATP2A2产物直接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新疆毛囊角化病两家系外显子2、3、5、7、8、10、11、12、13、14、15、19、20进行突变检测。结果:(1)收集毛囊角化病两家系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以皮脂溢出部位的角化性、脂溢性丘疹为主,两家系均无患者伴口腔粘膜损害及神经精神症状。参考Sakuntabhai等提出的毛囊角化病病情评判标准,家系1中轻度患者4例,中度患者3例,重度患者4例,其中伴掌跖损害4例,伴甲损害5例,家系2中轻度1例,中度2例,重度1例,其中伴掌跖损害1例,伴甲损害2例,两家系中9例患者口服阿维A治疗,其中8例好转,1例无效。(2)分析毛囊角化病两家系图谱,显示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3)检测毛囊角化病两家系外显子2、3、5、7、8、10、11、12、13、14、15、19、20,未筛查到文献中所报告的突变。结论:(1)新疆毛囊角化病两家系的临床特征符合典型的脂溢性毛囊角化病,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病情轻重不一,阿维A可能是治疗毛囊角化病的有效药物。(2)新疆毛囊角化病两家系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3)新疆毛囊角化病两家系的外显子2、3、5、7、8、10、11、12、13、14、15、19、20。
【图文】:

照片,先证者,家系,疙瘩


a):表皮乳头瘤样增生伴角化不全、角化过度,角栓形成,棘层肥厚,基底层上方有裂隙(40×);b):a)的局部放大(100×)图 2 家系 1 先证者病理照片1.2 家系 2先证者,男,汉族,26 岁。因身上起小疙瘩六年,加重一年就诊。患者自 19 岁起无明显诱因在前胸部起小疙瘩,不痛不痒,未予任何治疗,疙瘩增多,搔抓后稍痒,,日晒后疙瘩进一步增多,到当地私人诊所就诊,给予中药治疗,具体药物剂量不详,未见好转,自行停药,几年间自感症状冬轻夏重,近一年来,身上疙瘩突然增多,到我科门诊就诊,诊断为“毛囊角化病”,给予阿维 A 胶囊、尿素软膏、维 A酸软膏,自感效果不佳,全身脱皮,搔抓后瘙痒剧烈。患者既往体健,智力正常。体格检查: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胸腹部、四肢屈侧可见数个针尖至豌豆大暗褐色毛囊性丘疹,表面有油腻性结痂,将痂剥除后丘疹中央可见漏斗形凹窝,部分丘疹互相融合成蕈样斑块,部分甲见白色嵴纹(图 3),取前胸部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图 4)。

照片,家系,先证者,病理


图 4 家系 2 先证者病理照片(100×)病两家系中患病成员临床资料分析家系中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脂溢出部位的角患者伴口腔粘膜损害及神经精神症状,符合典不同患者病情轻重不一。病情评价按照 Sakun,轻度:散在或局限的角化性丘疹;中度:广泛度:广泛的融合性疣状斑块。现将新疆 DD 两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5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祥洲;唐国平;郭霞;;腹股沟斜疝一家系6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3期

2 陈海岩;;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4期

3 陆丽萍;谢兰;洪宏;;先天性无虹膜一家系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蓝海冰;李珊;娄卫海;;母女二人同患毛囊角化病[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鞠梅;齐蓓;徐秀莲;顾恒;;线状毛囊角化病一例及文献回顾[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琼;;兄弟同患泛发性毛囊角化病[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丽萍;;毛囊角化病一例[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杭州分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疑难皮肤病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陶小华;潘卫利;陆威;郑福兆;;线状毛囊角化病1例[A];2008年浙江省皮肤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孙嫦娥;;毛囊角化病1例[A];2005年浙江皮肤性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李红珂;梁毅;杨洪涌;;珠三角地区一个遗传性易栓症家系的家系调查和表型初探[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刘芳;陶莉;;毛囊角化病伴kaposi水痘样疹一例[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红珂;杨洪涌;梁毅;;珠三角地区一个遗传性易栓症家系的家系调查和表型初探[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任韵清;杨森;张学军;;毛囊角化病致病基因突变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岳金凤;毛囊角化症能在孕期治疗吗?[N];健康时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博士杨勇;我的皮肤病会传给孩子吗[N];健康报;2003年

3 朱长振 王阿敏;“幽灵”出没的家族:我科学家揭秘[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蔺惠芳;社区护理前途广阔[N];健康报;2003年

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 王利锋 杨高云;异维A酸在皮肤科的应用[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覃遵奎邋通讯员 李泽勤;永顺实施出生缺陷预防让232对夫妇放心妊娠[N];团结报;2007年

7 周颖;专家建议重视社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孙扬;遗传性皮肤病可以产前诊断[N];健康报;2002年

9 孙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成功实施遗传性皮肤病产前诊断[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远宏;人乳头瘤病毒在某些皮肤病中的检测[D];中国医科大学;2001年

2 谷峰;遗传性白内障致病基因的定位及其突变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张小宁;新疆地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病人的临床表现、MRI特点以及基因突变和CAG重复扩增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4 潘博;先天性小耳畸形家系收集和VRK1基因突变检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5 王小娟;三个X连锁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6 汤霞靖;进行性多形态先天性白内障疾病相关候选基因的定位和克隆[D];浙江大学;2007年

7 张强锋;单体分型和单体型频率估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高晖;Alport综合症临床病理分析及COL4A5基因突变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赖宏;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突变及临床表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梁佳;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致病基因的筛查及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珍珍;新疆毛囊角化病两家系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孙良丹;毛囊角化病的基因突变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3 李红珂;珠三角地区一个遗传性易栓症汉族家系的系谱调查和遗传表型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权晟;毛囊角化病致病基因突变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5 聂宇航;吉林省遗传性耳聋家系库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1年

6 任韵清;毛囊角化病致病基因新突变的发现[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7 刘天庆;62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8 何文斌;两个指(趾)骨异常家系基因突变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9 朱玲;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一家系人群GJB2基因突变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10 席妹景;GEFS+家系的临床分析及SCN1B、SCN1A基因突变筛查[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9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539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a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