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49例皮肤黑素瘤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3 12:39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黑素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增加对皮肤黑素瘤的认识,提高对临床表现为黑色皮损疾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通过检索我科病理数据库,获得49例皮肤黑素瘤患者的基本资料、病理切片及蜡块组织,对49例皮肤黑素瘤的临床与病理做回顾性分析;同时筛选临床上容易误诊为皮肤黑素瘤的疾病,将它们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与49例皮肤黑素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收集皮肤黑素瘤病例共49例,男性患者15例(31%);女性患者34例(69%),男女比率为1:2.27;年龄分布在17~83岁之间;病程为半月到30年不等。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52.18±16.19岁。皮肤黑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斑片、斑块,丘疹、结节、溃疡、肿物,临床第一诊断易误诊为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色素痣、鳞状细胞癌、化脓性肉芽肿、鲍温病、血管角皮瘤等。临床正确诊断者19例,诊断正确率为39%。黑素瘤组织病理镜下可见表皮及真皮分布的异型的黑素瘤细胞,细胞形态不一,大小不同,可见核分裂相,核仁明显,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通过查找数据库发现本组资料中,临床易误诊为皮肤黑素瘤的非黑色素细胞肿瘤主要是脂溢性角化病与基底细胞癌。与皮肤黑素瘤相比较,脂溢性角化病与基底细胞癌均好发于中老年人,但两者均好发于头面颈部,而皮肤黑素瘤主要好发于肢端,以足底多见。结论:1.女性妊娠期先天性色素痣易生长,应警惕出现恶变,因此,对于妊娠期间色素痣突然生长加快并伴有瘙痒等症状时,建议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2.皮肤黑素瘤皮损可表现为多种多样,临床易误诊,需注意与临床表现为黑色损害的疾病相鉴别,如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色素痣、黑踵、血管角皮瘤等疾病相鉴别。诊断必须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3.复习49例病理切片发现,所有原发于皮肤的恶性黑素瘤均有表皮基底层耗损。少部分临床考虑MM,其组织病理切片仅可观察至真皮层,以致难以准确估计肿瘤浸润的深度,导致无法对病理进行有效分期,因此建议若临床考虑MM,切取皮损应力争完全切除,如不能完整切除者则尽量取皮损最深处。4.组织病理上皮肤黑素瘤与皮肤交界痣、Spitz痣难以鉴别,正确诊断必须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相结合,必要时可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诊。
【图文】:

性别分布,黑素瘤,色素痣,黑素


表 1(续) 49 例皮肤黑素瘤患者临床资料Table. 1 (continued) Clinical data of 49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melanoma 性别 年龄 部位 临床诊断 病理诊断XX 女 65 岁 左足底斑块 黑素瘤? 侵袭性黑素X 女 33 岁 左上臂斑丘疹 色素痣? 原位黑素瘤XX 男 44 岁 右足底斑块 基底细胞癌? 侵袭性黑素XX 女 17 岁 右胸部褐色斑片 色素痣? 原位黑素瘤XX 女 24 岁 右侧肛周色素性斑片 色素痣? 原位黑素瘤XX 女 75 岁 左足底黑色结节 黑素瘤? 侵袭性黑素49 例皮肤黑素瘤患者中,男性患者 15 例(30.6%),女性患者 34 例(69.4%女之比为 1:2.27。初诊时年龄最小 17 岁,,最大 83 岁,平均 52.18±16.19 岁;龄小于 20 岁 1 例,21~30 岁 3 例,31~40 岁 7 例,41~50 岁 12 例,51~60,61~70 岁 11 例,71~80 岁 6 例,80 岁以上者 1 例;

图片,黑素瘤,色素性,乳头层


18图 2 皮肤黑素瘤发生于各部位的临床图片Figure 2 Clinical images of cutaneous melanoma occurring in various parts.A1、A2、B8、B9 均为发生于足后跟的皮损;A5 为发生于足趾的皮损;A3、A6、A7、B6 均为发生于足底皮损A4 为无色素性 MM 皮损;B1 表现为足弓色素性斑块;B2、B7 表现均表现为右眼角外侧不规则色素性斑块;B表现为耳后结节。2.4 组织病理学特点2.4.1 皮肤黑素瘤皮肤黑素瘤的分型较多,而与临床预后、分期相关的主要因素是肿瘤浸润的深度根据 Clark 分级即:Clark I 级黑素瘤局限于表皮层(原位黑素瘤);Clark II 级肿瘤细胞见于真皮乳头层;Clark III 级肿瘤充满乳头层并使乳头层扩大;Clark IV 级肿瘤细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战非;张雪梅;马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人皮肤黑素瘤的组学数据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年06期

2 付靖波;于斌;张红霞;朱海英;;人黑素瘤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17年05期

3 金人一;;可能用于治疗黑素瘤的两种新方法[J];生物技术通报;1988年12期

4 方险峰;张序心;李家文;;孕激素对无经典孕激素核受体黑素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05期

5 柴丽娜;王捷熙;李伟静;刘敏霞;王璇琳;王艳;贺敏;杨超;于群;韩颖;任素萍;Adam I.Riker;;5-氮杂-2'-脱氧胞苷体外对黑素瘤细胞系肿瘤相关抗原和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J];军事医学;2013年10期

6 刘可微;张坤;郝玉琴;;黑素瘤免疫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80期

7 李东升;王玮蓁;童中胜;张良;高云;黄茜;段逸群;;白藜芦醇对黑素瘤细胞周期的影响[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年09期

8 陈雪琴;陈永艳;袁伟;;肢端黑素瘤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年07期

9 李玲,周华,宋伟民,苏瑾;长波紫外线照射对小鼠黑素瘤细胞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年01期

10 杨建林;曹春雨;秦烨;吴红艳;王艳林;;鸟氨酸脱羧酶抗酶抑制因子-1高表达抑制黑素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J];生命科学研究;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昕所;陆洁;;IL-2转染小鼠黑素瘤细胞稳定表达的筛选及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段昕所;李志加;陆洁;孙立新;;siRNA沉默肾上腺髓质素基因对黑素瘤细胞周期和侵袭力影响[A];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付长亮;Desi Wagner;龙勉;;β_2-整合素/ICAM-1介导的白细胞与黑素瘤细胞聚集的二维反应动力学[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段昕所;陆海涛;孙立新;陆洁;;T-钙黏蛋白对黑素瘤细胞增值的研究[A];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王傲雪;张荣鑫;金宛宛;刘敏;王竞;涂彩霞;;葡萄糖胺对小鼠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颜璐璐;陆洪光;;人A375SM黑素瘤细胞皮肤体外模型的构建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陆洁;齐海花;孙立新;段昕所;;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VEGF的影响[A];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刘志军;唐显华;;皮质类固醇对培养的人A375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涂彩霞;张荣鑫;金宛宛;刘敏;林玲;;葡萄糖胺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吴品茹;刘健航;陈向东;徐慧;;新型内皮素拮抗剂对鼠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影响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雯;澳发现流感病毒能治皮肤癌[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王小龙;英发现免疫细胞抑制黑素瘤机制[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欣;Nova1通过调节FoxO3a的表达促进黑素瘤的发生发展[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2 杨钰琪;钙通道蛋白TRPV1对黑素瘤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3 张岚;温热联合敲除DNAJB1/DNAJA4对黑素瘤细胞功能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4 宋昊;miR-128靶向CCL18调控黑素瘤细胞侵袭转移机制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5 王小坡;泛素连接酶Cbl-b对皮肤黑素瘤增殖、凋亡、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6 侯麦花;三氧化二砷对小鼠黑素瘤的抗肿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7 宋宁静;M14黑素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影响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陈思远;大蒜素对黑素瘤诱导淋巴管增生及黑素瘤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王李雯;SIRT6在黑素瘤中的表达及调控黑素瘤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

10 牛军州;Foxp3在黑素瘤细胞中表达的鉴定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桥艳;49例皮肤黑素瘤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2 钱慧;[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徐鹏;Sestrin2在黑素瘤失巢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4 王瑞芳;CDK5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迁移和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5 李红;灵芝多糖对小鼠黑素瘤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抑制作用[D];承德医学院;2017年

6 赵艳红;361例黑素瘤回顾性临床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

7 吴琼;何首乌水提物对小鼠黑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徐继敏;黑芝麻水提液对鼠黑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许梦玲;何首乌醇提液对小鼠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影响及分子机理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齐海花;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分子的影响[D];承德医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596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596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a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