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178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8 23:37
【摘要】: 目的:探讨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主要过敏原,及斑贴试验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部位和年龄中可能存在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皮肤科2004年1月-2007年2月共178例门诊可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所有患者皆行斑贴试验,反应结果分为阴性、弱阳性、强阳性和极强阳性,在计算阳性率时计入弱阳性、强阳性和极强阳性反应者。所选病例符合在斑贴试验前15天内未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7天内未用免疫调节剂,3天内未用抗组胺药以及4周内无曝晒史,并排除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原发性刺激性皮炎和人工荨麻疹的患者。所有病例分别按照性别、部位和年龄分组,研究在不同组别中,各种过敏原斑贴试验阳性率。统计学上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所有统计结果均取单侧检验值。 结果:178例患者斑贴试验检出阳性率84.4%,居于前5位的过敏原分别为:重铬酸钾(30.9%)、硫酸镍(30.3%)、芳香混合物(19.1%)、甲醛(15.7%)和硫柳汞(11.8%)。其中硫酸镍有最高的斑贴试验强阳性率(17.9%)。男性患者中卡巴混合物和对苯二胺两者斑贴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19.6%vs 5.34%,15.2%vs 4.58%)。分别计算每个过敏原在手部、面部、躯干和四肢(不包括手部)的斑贴试验阳性率,,发现阳性率在不同部位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大于等于40岁年龄组相比,硫酸镍在小于40岁年龄组有显著高的斑贴试验阳性率(39.3%vs 15.2%)。 结论:重铬酸钾,硫酸镍,芳香混合物,甲醛,硫柳汞可能是接触性皮炎患 者最主要的过敏原。卡巴混合物、对苯二胺在男性中有着更高的斑贴试验阳性率。硫酸镍在小于40岁患者中有着更高的斑贴试验阳性率。
【图文】:

过敏原,患者,斑贴试验,百分比


1.178例可疑ACD患者斑贴试验检出率在178例可疑ACD患者中,160例患者有一种或多种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84.8%,93例患者(52.2%)有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从图1中可见,一种过敏原斑贴试验阳性的患者或多种阳性的患者各自所占总例数的比例。如表1图2所示,检出阳性率居于前5位的过敏原依次为:重铬酸钾、硫酸镍、芳香混合物、甲醛和硫柳汞。其中斑贴试验强阳性率最高的为硫酸镍(17.9%),其次为甲醛(3.93%)、松香(3.37%)、对苯二胺(2.81%)和硫柳汞(2.81%)等,而总阳性率最高的重铬酸钾的斑贴试验强阳性率仅为(2.24%),见图3。表 1178例可疑ACD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可疑阳性率弱阳性强阳性极强阳性总阳性率过敏原序n(%)n(%)n(%)n(%)(%)1重铬酸钾14(17.9)49(27.5)4(2.24)2(1.12)30.92硫酸镍4(2.24)18(10.1)14(17.9)22(12.3)30.33芳香混合物3(1.69)27(15.2)4(2.24)3(1.69)19.14甲醛1(0.56)20(11.2)7(3.93)1(0.56)15.了5硫柳汞4(2.24)13(7.30)5(2.81)3(1.69)11.86卡巴混合物 3(1.69)13(7.30)3(1.69)08.997二盐酸乙二胺 2(1.12)12(6.74)3(1.69)08.428对苯二胺2(1,12)7(3.93)5(2.81)l(0.56)7.30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5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军;;接触性皮炎—1980[J];皮肤病与性病;1981年Z2期

2 罗育武;李嘉彦;黄振明;黄茂芳;林路洋;张三泉;杨艳;朱慧兰;;雷公藤多甙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9年04期

3 夏宝凤;70例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观察[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85年04期

4 Corazza M.;Virgili A.;王琼;;眼科药物引起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可通过月桂硫酸钠增强斑贴试验敏感性来预处理吗?[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9期

5 朱国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免疫调节、评估和干预新进展[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6年02期

6 张洁;刘玮;;化妆品斑贴试验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08期

7 李绍兴;;由两种新皮质类固醇药物引起的变应性[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5年04期

8 Martin J.A.;Hughes T.M.;Stone N.M. ;潘敏;;造口周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病例报道及文献综述[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9期

9 党倩丽;;左手香引起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貌似下肢慢性溃疡[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3期

10 Cabanillas M.;Fernández-Redondo V.;Toribio J.;张路坤;;西班牙皮肤科植物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一项7年回顾[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瑞琦;张宏誉;;宠物过敏及其防治[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沈华;李承新;;AD过敏原、IgE分析及其与临床分型关系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刘红霞;赵德育;张广毓;梁慧;田曼;;230例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4 何君;;20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及过敏原检测分析[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吴卫红;邓晓红;何玲;刘元英;;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体外检测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孙劲旅;张宏誉;何海娟;王瑞琦;;几种常用的过敏原提取溶液对户尘螨放射过敏原吸附抑制实验荧光值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杨一华;韩晗;梁冰;;杭州市区哮喘儿童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及临床意义[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8 郑轶武;李靖;赖旭新;赵德育;刘晓凡;林小平;Birgitte GJESING;Paola PALAZZO;Adriano MARI;钟南山;Michael D.SPANGFORT;;采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对多中心过敏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的检测[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9 孙立英;郭胤仕;王菁兰;邹寒冰;王群;王怡玮;许以平;;上海地区9年间过敏原谱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廖理超;赵政龙;胡白;卫广英;徐大甫;;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迟春花;运动性哮喘要回避过敏原[N];保健时报;2008年

2 夏文俊;我对美国酒类标签通报评议取得明显成效[N];中国质量报;2006年

3 实习生 郭诗涵;潮热天气须防过敏[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4 李莉邋时仲省;春季如何防过敏性皮炎[N];家庭医生报;2008年

5 记者  曾星;我国酒类对美顺利出口有保障[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6 主任医师 陈同辛;反复上感警惕边敏[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7 杨进;过敏性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陶海;过敏性结膜炎为何久治不愈[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均珠;高过敏体质者:谨防多雨季节致敏发病[N];贵阳日报;2006年

10 江苏省人民医院 变态反应研究所所长 何韶衡邋周宁人 整理;让蟑螂的致敏瀑布断流[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琳;桃过敏原基因定位及其在桃不同组织的表达[D];浙江大学;2010年

2 孙劲旅;户尘螨过敏原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3 郭哲;甘草甜素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防治及其机制的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4 芦源;养血消风饮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及免疫学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梁秀宇;消风散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宋云熙;大剂量过敏原诱导致敏小鼠T细胞不反应性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7 李圆圆;广谱caspase抑制剂抗小鼠接触性皮炎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姚丽娜;应用容量法监测花粉浓度及花粉过敏原交叉反应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李宏;花生变应原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10 吴奎;屋尘螨过敏原转染树突状细胞诱导哮喘小鼠免疫耐受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178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2 程芳;针对山东地区物种特点过敏原数据库的构建[D];青岛大学;2011年

3 张凯;莱芜地区过敏原调查与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常见诱发因素临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张建波;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熊恺轩;喘可治注射液抑制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杨翠霞;过敏性紫癜患者免疫状态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晓斐;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主要过敏原的鉴定及性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林朝悦;茶油的抗炎作用及治疗实验性皮炎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10 孙测;大连地区2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05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605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f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