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发病机制及其易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08:51
【摘要】: 本文由5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发现病例场所所用三氯乙烯成份分析;第二部分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部分免疫功能变化观察;第三部分三氯乙烯染毒小鼠免疫功能变化研究;第四部分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与免疫相关基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第五部分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基因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 第一部分发现病例场所所用三氯乙烯成份分析 目的:选取部分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使用的三氯乙烯进行全成份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检测,检测三氯乙烯及各种杂质的含量,了解不同工厂使用的导致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三氯乙烯是否存在共同杂质,为确定三氯乙烯致病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9个发生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工厂病人发病时使用的三氯乙烯,采用HP 6890/ 597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抽取0.4ml三氯乙烯直接进样进行全成份分析。在经气相色谱分离后,对离子流中每一峰的质谱图与谱库中谱图比对,与某物质谱图匹配率达90%以上时确定为该物质。然后将所有样品进行汇总比较,观察是否存在共同杂质。如存共同杂质则判断其是否存在致敏可能。 结果:9个工作场所三氯乙烯样品所含杂质不尽相同,其中9个样品共同的成份为三氯乙烯、1-1-2-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另外,三氯甲烷、二甲苯和四氯化碳分别在约2/3样品中检出。 结论:综合本次研究结果,所有样品中除三氯乙烯外存在共同杂质:1-1-2-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烯,但尚未见二者引起致敏的报道。初步认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过敏原是三氯乙烯可能性较大。 第二部分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患者部分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通过对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患者部分免疫功能指标的观察,了解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发病时机体部分变化情况,为探索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方法:采集病人外周静脉血进行体外实验。采用MTT法观察患者淋巴细胞在加入三氯乙烯前后增殖情况差异;观察患者白细胞在体外加入三氯乙烯后其移动范围的变化以及将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 结果:三氯乙烯(40 mg/L及80mg/L)可显著促进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患者淋巴细胞增殖(P0.05);该类患者CD4+/CD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三氯乙烯对该类患者白细胞移动的抑制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提示TCE可能是该类患者免疫反应的抗原(或半抗原)。 第三部分三氯乙烯染毒小鼠免疫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本部分研究应用NIH小鼠染毒后,进行小鼠足跖肿胀实验和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等,观察了三氯乙烯染毒小鼠免疫功能的变化,为探索三氯乙烯致敏作用提供依据。 方法:给予NIH小鼠皮下染毒三氯乙烯后,研究胸腺、脾、肝脏等脏器系数变化情况、进行足跖肿胀实验、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等。 结果:三氯乙烯染毒小鼠胸腺、脾脏器系数等未见明显变化。24h、48h时小鼠足跖肿胀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80mg/L三氯乙烯可抑制对照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但可促进TCE染毒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结论:三氯乙烯可能诱导NIH小鼠产生迟发性变态反应。 第四部分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与免疫相关基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根据HLA-DM、HLA-DQA和Lag-3基因多态性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和正常对照分布情况,探索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易感性基因,为其危害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提取病例组(61例)及对照组(60例)淋巴细胞DNA,应用降落式PCR扩增,分别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检测方法、直接测序或二者结合方法,确定其HLA-DM、HLA-DQA和Lag-3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之间三个基因的等位基因型和基因型出现频率。 结果:病例组HLA-DMA*01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HLA-DMA*010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例组HLA-DMB*0103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等位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HLA-DMA*0102-*0102纯合子比例明显高于病例组(P0.05),OR为3.86,CI为2.78-4.94。而对于HLA-DMB,病例组*0101-*0102杂合子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R为3.59,CI为2.71-4.47。其他HLA-DMA、DMB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HLA-DQA等位基因型中,*0201频率在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5频率在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但P值经校正后大于0.05。 所有受检的病例及对照Lag-3基因的exon1-6及exon-8序列与Genebank中序列一致,未发现缺失、突变及多态性情况。exon-7存在多态性,但其在两组间分布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HLA-DM基因、HLA-DQ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易感性有关。Lag-3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易感性无关。 第五部分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基因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看作近似正常)基因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涉及哪些基因。进而选取病人共同改变的部分基因,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其他病人加以验证。通过观察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基因表达改变,探索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涉及哪些基因及其病理过程。为研究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发病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收集12例病人入院及激素治疗一个月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提取总RNA。其中2例应用基因芯片检测治疗前后基因表达谱改变。然后比较两例结果,找出其共有的改变。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中选取部分表达差异较大的10个基因在其他10个病人中加以验证。 结果:将治疗前后两样品信号强度间的比值(Ratio)大于2或小于0.5的数据作为有表达变化的基因数据。在506号病例中有基因表达改变317个,在治疗前样品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262个,下调表达的基因有55个;在507号病例中这类基因有591个,在治疗前样品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467个,下调表达的基因有124个。两例同为上调的基因147个,同为下调的基因9个。从初步的结果分析来看,与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因子以及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有比较明显的表达变化,其他具有明显的功能类型特征的基因包括与蛋白质合成及降解相关的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论:初步研究显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人病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似的基因表达改变,从而引发相同的病理过程。
【图文】:

产物,凝胶电泳,再进,条件


2.5mmol/L) 1.5μlfer(含 Mg2+2.5mmol/L) 6μlDNA(150ng) 1.5μlu/μl) 0.8μl水 47.7μl积 60.0μl条件为:94℃预变性 3min,94℃变性 30sec0.5℃)、72℃延伸 1min(共 10 个循环),然后 、72℃延伸 1min(共 20 个循环),最后 72℃延糖凝胶电泳 30min(电压为 10V/cm,EB 染色70bp,DMB 为 348bp 时,,再进行酶切,如出现认(图 1)。

判断标准,内切酶,灭活,银染


10×酶切缓冲液 1μl内切酶 2.5U共 10μlHinfI、HhaI、Apal44I、AciI 酶切温度为 37℃、灭活温度 65℃;FokI 酶切温度为 55℃、灭活温度 80℃;BsrI 酶切温度为 65℃、灭活温度 80℃。所有酶切时间均为 3.5h。表 1 为各 DMA 及 DMB 被内切酶酶切后判断标准,其中 DMB-*0105 及*0106 为本研究新设计判断标准。如酶切结果判断存在疑问,再进行直接测序。直接测序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采用 ABI3730 测序仪进行测序。用 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 2h,银染后判定等位基因型和基因型。电泳参数:电压为 12V/cm,5℃电泳 3h。银染操作步骤根据参考文献[5]。银染后透射扫描,分析结果(图 2)。直接测序结果判断见图 3。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75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庆红,杨秋玲;三氯乙烯中毒的免疫损害特点及防制对策[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2 许雪春,王小丽,赵风玲,文春河,郭伟;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3例临床观察分析[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3 李富荣,叶志中;基因芯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1期

4 陆伟青,李向培,张永青,施小明,杨仕贵,胡以松,叶冬青;HLA-DM基因多态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产生的影响[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09期

5 孙明姝,于宏伟;HLA-DQ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0年01期

6 苏素花,翟日洪,农康,陈捷;3例三氯乙烯中毒患者免疫损害指标的观察[J];广西预防医学;2005年04期

7 陆伟,李向培,施小明,徐元勇,胡以松,杨仕贵,叶冬青;HLA-DM基因遗传多态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影响[J];疾病控制杂志;2002年02期

8 张惠敏;三氯乙烯生产及应用现状[J];中国氯碱;2004年08期

9 王艳,于岩岩;三氯乙烯高过敏反应引起血小板降低一例[J];临床内科杂志;2004年11期

10 薛文群,何士林;三氯乙烯致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调查[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2638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638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