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侧黄斑纯合子小鼠的培育、表型分析及其突变基因的鉴定过程
本文关键词:腹侧黄斑纯合子小鼠的培育、表型分析及其突变基因的鉴定过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腹侧黄斑小鼠(VYslac)为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工作人员在C57BL/6J(B6)小鼠正常生产繁殖过程中发现并分离的突变系小鼠,呈单基因显性遗传,表现为头颈躯干的腹侧面为黄色,其他部分被毛与背景品系一致为黑色。前期工作已经将突变基因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距着丝粒149804749bp与155060764bp间约5256015bp的范围内。本实验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培育了突变基因纯合子小鼠、初步比较了表型差异,同时扩大定位用样本量,筛选更高密度的分子标记将突变基因定位范围缩小至523731bp,并对部分候选基因进行测序鉴定,为建立相应的人类疾病模型及基因功能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 1腹侧黄斑小鼠纯合子(VYslac-m/m)的培育及表型分析 将杂合子黄斑小鼠(VYslac-m/-)GO互交2对,在后代G1小鼠中,随机选择具有黄斑表型者(可能为突变基因杂合子或纯合子)20只分别与背景品系B6小鼠交配,若G2小鼠出现正常表型,表明其G1亲代为杂合子;若后代(大于20只)全部为具有黄斑的突变小鼠,则说明其亲代(G1)为突变基因纯合子小鼠。一共筛选出纯合子G1雄鼠2只,纯合子G1雌鼠3只。将突变基因纯合子G1小鼠雌雄交配且后代连续采用同窝交配的形式,已培育出VYslac-m/m小鼠至第7代。在此基础上,我们将VYslac-m/m、VYslac-m/-及背景品系B6的部分表型特征进行了比较。VYslac-m/m背部毛发的颜色及结构与B6无明显差异,腹部毛发颜色较B6浅淡,但结构正常。VYslac-m/m背部皮肤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及毛囊内黑色素含量与B6小鼠无明显差异,腹部皮肤组织内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及毛囊内黑色素较B6小鼠含量少,分布稀疏。VYslac-m/m主要脏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组织病理等与B6小鼠比较均未发现明显异常。VYslac-m/m与VYslac-m/-的表型比较中未发现明显的差异,说明了该突变的遗传模式为完全显性遗传。 2腹侧黄斑小鼠(VYslac)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初步鉴定 在前期已经将黄斑突变基因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距着丝粒149804749bp到155060764bp之间约5256015bp的基础上,本实验继续将VYslac与DBA/2交配得到Fl代,再将F1小鼠回交DBA/2J得到F2代,扩大繁殖定位用的F2代小鼠总计526只;同时在前记及SNP标记:D2mit285、D2mit495、D2mit411、rs27310903。利用这些标记对526只F2代小鼠进行连锁分析,把突变基因定位在D2mit495及rs27310903(即距着丝粒154711297bp-155235028bp)之间,这一范围约523731bp是前期结果的十分之一。通过对小鼠基因组数据库查询发现:该区域内只有9个基因,分别为Gm14217、Gm14214、Raly、 Eif2s2、Agouti、Ahcy、Rik、Itch、Gm14227,其中Agouti基因显性突变小鼠由于Agouti信号蛋白ASP的过度表达而伴有不同程度的黄色被毛,此外Raly和Eif2s2这两个基因也可以通过影响Agouti基因的表达产生黄斑表型,而其他6个基因未查询到与黄斑或色素表型的形成有关,故我们将Agouti、Raly和Eif2s2定为黄斑候选基因,分别设计引物,从mRNA及基因组DNA水平对其进行PCR扩增及测序鉴定,但未发现Agouti、Raly和Eif2s2基因的编码区存在碱基突变。实验结果提示,在基因组局部距着丝粒154711297bp至155235028bp之间523731bp范围内还存在着另外一个α基因的拟等位基因,或者在这一范围的非编码序列上存在重要的调控序列,相关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腹侧黄斑小鼠 表型分析 基因定位 基因鉴定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58.43;Q78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符号说明8-9
- 文献综述:Agouti基因及其拟等位基因Raly、Eif2s2的结构与功能9-23
- 参考文献19-23
- 第一部分 腹侧黄斑小鼠纯合子(VY~(slac-m/m))的培育及表型分析23-32
- 1 材料与方法23-26
- 2 结果26-28
- 3 讨论28-30
- 参考文献30-32
- 第二部分 腹侧黄斑小鼠(VY~(slac))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初步鉴定32-58
- 1 材料与方法32-39
- 2 结果39-53
- 3 讨论53-56
- 参考文献56-58
- 结论58-59
- 致谢59-60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目录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妍;佴文惠;黄玲;王金焕;苏伟婷;LIN Chyi Chyang;杨凤堂;;黑麂和费氏麂四种卫星DNA的克隆特征和染色体定位(英文)[J];动物学研究;2008年03期
2 齐可民;肥胖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9年04期
3 ;Epigenetic regulation: methylation of histone and non-histone protein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2009年04期
4 徐向明;王琳;翟国勤;龚文;华峥;陈兵;薛整风;;Pax3基因无义突变导致Wbct小鼠显性白斑形成[J];江苏农业学报;2008年06期
5 ;Four kinds of ENU-induced white spot mice and chromosome locations of the mutant gene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年24期
6 吴宝金,茅慧华,邵义祥,薛整风,李厚达;ENU诱变获得4种白斑小鼠及对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J];科学通报;2003年22期
7 Dasari Vasanthi;Rakesh K Mishra;;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genes during development: A conserved themefrom flies to mammals[J];遗传学报;2008年07期
8 邓素华,黄路生,任军,陈克飞,丁能水;猪显性白毛调控基因(KIT)的研究[J];遗传;2000年06期
9 吴宝金,茅慧华,朱洪,阎志峰,杨玲,孙强,徐向明,薛整风,李厚达;小鼠39个微卫星的PCR条件及其运用[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腹侧黄斑纯合子小鼠的培育、表型分析及其突变基因的鉴定过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6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