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银屑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遗传性缺失的量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10:06

  本文关键词:银屑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遗传性缺失的量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OMIM:#177900)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皮肤病,其基本病理特征是表皮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重构等。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确切病因尚未阐明。随着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The International Haplotype Map Project,简称Hap Map计划)的完成、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逐渐成为研究复杂疾病易感基因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国际上多个研究小组在不同种族大样本量中对银屑病易感基因开展了GWASs,发现40余个银屑病新的易感基因/信号,有效地揭示了银屑病的遗传学机制。然而,研究表明GWAS所鉴定的易感基因仅能解释银屑病一小部分遗传背景,存在“遗传性缺失”现象,仍存在未知的基因变异与银屑病相关。充分整合和深入挖掘GWAS数据,进一步揭示银屑病GWAS中“遗传性缺失”的大小,探索可能存在的未知易感基因,已成为当前科学家研究银屑病易感基因的重点和难点。研究目的:通过深度挖掘银屑病GWAS数据,对汉族人银屑病GWAS中的“遗传性缺失”进行量化,鉴定基因组常见变异对银屑病GWAS“遗传性缺失”的影响,为银屑病易感基因后续研究提供方向。研究方法:通过对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已鉴定的汉族人群银屑病12个易感基因/位点的GWAS数据(1,139例PV患者和1,132例正常对照),在前期混合线性数据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表型关联—基因型关联回归分析,探索银屑病多基因遗传的结构,评估前期GWAS数据的遗传度,量化“遗传性缺失”的大小;对前期运用全外显子组芯片研究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时(含9,390例银屑病患者和10,800例正常对照),存在提示性关联意义的FLT3基因多态性位点rs34172843(P=6.47×10-6,OR=1.18),进行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发病严重程度、皮损类型及家族史)的相关性分析,探讨FLT3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本研究将揭示银屑病GWAS中未达到全基因组显著关联意义的常见基因变异中可能存在银屑病易感基因,为后续研究银屑病易感基因提供方向。研究结果:1.在2,271例汉族人银屑病GWAS数据中,通过表型关联—基因型关联回归分析,发现银屑病40.6%的易患性可由其中的常见变异捕获(s.e.=11.0%);经数据质控和基因填补后,发现45.7%的银屑病易患性被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所捕获(s.e.=12.5%),通过与前期研究结果比较,表明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低估了汉族人银屑病GWAS数据所捕获的遗传度;发现HLA区域基因组变异可以解释11.7%的银屑病易患性(s.e.=2.1%);本课题组GWAS前期发现的12个易感信号仅能解释银屑病易患性的16.2%(s.e.=3.4%),进一步证实和量化了银屑病GWAS中“遗传性缺失”;发现银屑病符合典型的多基因遗传模式,且每条常染色体所捕获的银屑病易患性与染色体的长度正相关(r2=0.87,P=6.52×10-10);常见变异和罕见变异的表型关联—基因型关联回归分析显示,罕见变异仅能覆盖0.8%(s.e.=6.9%)的银屑病易患性,常见变异能覆盖30.2%(s.e.=7.2%)的银屑病易患性。2.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FLT3基因多态性位点rs34172843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5.2×10-3,OR=1.15,95%CI=1.04-1.27)。2.1发病年龄:发病年龄40岁的患者组(迟发型)和发病年龄≤40岁的患者组(早发型)之间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发病年龄40岁(迟发型)的银屑病与对照相比,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45);发病年龄≤40岁(早发型)的银屑病与对照比较,基因多态性位点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意义(P=4.06×10-3,OR=1.16,95%CI=1.05-1.29)2.2严重程度:轻度患者组与中度患者组之间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44×10-2,OR=1.21,95%CI=1.04-1.41);中度患者组与重度患者组之间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轻度患者组与重度患者组之间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轻度银屑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基因多态性位点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意义(P=2.14×10-4,OR=1.24,95%CI=1.11-1.38);中度银屑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基因多态性位点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76);重度银屑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基因多态性位点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65)。2.3皮损类型:点滴型患者组和斑块型患者组之间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76×10-2,OR=1.16,95%CI=1.00-1.35);点滴型PV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相比,基因多态性位点rs3417284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意义(P=7.13×10-4,OR=1.28,95%CI=1.11-1.47);斑块型PV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相比,基因多态性位点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9)。2.4家族史:家族史阳性患者组和家族史阴性患者组之间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家族史阳性银屑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相比,基因多态性位点rs3417284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11);家族史阴性银屑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相比,基因多态性位点rs34172843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意义(P=9.10×10-3,OR=1.15,95%CI=1.04-1.27)。研究结论:本课题首次对银屑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进行表型关联—基因型关联回归分析,并且针对未达到GWAS水平(P5×10-8)的银屑病关联位点开展了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全面探索了银屑病多基因遗传结构,证实了银屑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存在的“遗传性缺失”,并且量化了汉族人银屑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遗传性缺失”的大小。本次研究通过对GWAS数据的深入整合和挖掘,为进一步探索银屑病的遗传性病因、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理、个体化诊疗以及靶向药物的研发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关键词】:银屑病 易感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遗传性缺失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58.63
【目录】:
  • 英文缩写词表5-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3
  • 1 引言13-14
  • 2 研究部分14-40
  • 2.1 银屑病多基因遗传结构模式研究14-24
  • 2.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14-16
  • 2.1.2 实验材料与方法16-20
  • 2.1.3 实验结果20-24
  • 2.2 FLT3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分析24-40
  • 2.2.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24-25
  • 2.2.2 实验材料与方法25-35
  • 2.2.3 实验结果35-40
  • 3 讨论40-42
  • 4 结论42-43
  • 5 参考文献43-47
  • 附录47-49
  • 致谢49-51
  • 课题综述51-58
  • 参考文献55-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京海,金岚,吴惠t ,秦立模,朱丽芬,吴文媛,秦万章;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与银屑病疾病活动的相关性[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4期

2 张晓红,瞿幸,周志强,牛福林,张建中;消银解毒饮对银屑病患者鳞屑白介素8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2期

3 刘涛峰,张学军,杨森,王福喜,魏生才,陈珊宇;银屑病诱发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5期

4 张力军,杨雪琴,樊建勇,刘秀清;银屑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6期

5 冯素英,靳培英;饮酒和银屑病[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4期

6 孙军红,方跃明,郑茂荣;银屑病与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5期

7 李占国,秦社玲,张素红,张长军;整体综合思维在银屑病诊治中的应用[J];皮肤病与性病;2000年02期

8 曹序浦;老药新用治疗银屑病[J];天津药学;2000年03期

9 陈英,智强,朱年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0年04期

10 霍秀琪;银屑病治疗的进展[J];医学文选;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斌;李斌;;银屑病与肥胖新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范平;张禁;黎超;;127例长期缓解的银屑病共同点调查分析[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郑厚峰;;根据三个基因分类的银屑病临床特征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涂彩霞;齐晓怡;;银屑病治疗的整体观——生活方式和饮食[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杨雪琴;;对银屑病30年的研究和认识[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6 付翔宇;陈宏;;银屑病的危险因素(摘要)[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王刚;;特殊类型银屑病的治疗[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沙海松;;陈凯教授对银屑病的中西医治疗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银屑病中医药防治交流会暨赵炳南学术思想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9 樊建勇;杨雪琴;张力军;刘秀清;;银屑病患者血中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mRNA的测定及其意义[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潘德海;张晓艳;郑占财;刘永生;;染发剂过敏诱发银屑病8例[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成学;烟酒与银屑病[N];中药报;2000年

2 牧童;银屑病怎样防[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记者严少卫;银屑病诊治应重视心理疏导[N];健康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海霞 吴大卫 夏厦;关爱银屑病患者[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郭艳丽;引起银屑病的4大因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本报记者 徐亚静;银屑病宁可不治莫乱治[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张英栋;治银屑病当重疗心[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记者 顾泳;上海银屑病发病率约0.2%[N];解放日报;2010年

9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英栋;从系统理论解读汗对银屑病防治的重要性[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10 记者 田雅婷;我国银屑病患者仅15%接受正规治疗[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平;银屑病激发因素的调查与防治对策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2 徐丽敏;银屑病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及相关药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陈静;银屑病患者皮损和外周血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LR9、IRF-7、IFN-αmRNA表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高春芳;转化生长因子βs及受体在银屑病皮损和外周血中的表达与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唐玲;银屑病患者朗格汉斯细胞异常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6 李波;银屑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7 陈小红;β-溶血性链球菌、结核分支杆菌与银屑病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8 孙联文;抗银屑病相关药物及化合物对花生四烯酸系统中5-脂氧合酶代谢途径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9 李铀;银屑病患者心身状态研究及新医学模式的治疗探索[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樊昕;白细胞介素18对银屑病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7表达调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军;银屑病临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罗庆;银屑病社会心理因素调查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3 吉莉;银屑病患者的疾病感知和应激、应对[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任为;IL23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关联分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5 田雅;527例银屑病住院患者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6 赵艳霞;银屑病的发病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刘爱花;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8 梁兴龙;62例银屑病住院患者回顾性临床分析[D];汕头大学;2011年

9 李俊丽;银屑病治疗现状及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吕艳;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血脂影响的回顾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银屑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遗传性缺失的量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67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3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